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62472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模板[1]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物理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黄上工单 位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华侨二中课题名称初中物理有效练习的研究课题方案学情分析 物理有效练习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环节,有效练习的设计直接影响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要想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就必须开展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有效练习设计最优化研究。 物理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行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无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还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也会发现在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学校物理教师共有6名,我们很

2、注意团体的力量,为了提高物理教研组的水平,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我们每周都进行教学组的集体备课,每周总能保证一定时间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但一阶段的教学过程,我们发现学生的提高并不迅速,学生课堂反映很好,可学生的课后解题能力没有明显提高,每次测试的失分点都比较明显,老师与学生的付出没有得到明显的回报。 2010年,我校初中部开始校本学案的编写,对物理练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编排,并将学案编成一册,让学生在课堂、课外练习,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有效性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本校教学实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有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以建构课

3、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为基础,开展推进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优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形成我校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模式和特色,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使物理有效练习设计的优化能为物理教学过程发挥最大效能。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能有效利用时间进行适当的有效练习,避免为了中考进行题海战术而浪费大量时间精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有效练习设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初中物理课堂有效练习策略,切实进行新课改。教学过程 (一)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

4、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各年级部分班级,进行有效练习课例研究和活动研究。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有经验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经验,收集一些优秀的有效练习,并编写完善校本学案。 (二)课题管理措施 1、严格建立课题管理制度:本课题组成员按时参加会议、学习培训。 2、按时参加课题组安排的理论学习与培训、记录,并用个人博客记录网络日志与研究困惑,与同行进行网络交流。 3、能对学生容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设计有效练习,能总结学生试卷或习题中的错题进行有效练习

5、的设计。 4、本课组每个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与物理有效练习相关的i研究课,并上交相应的教案、课堂评价及反思。 5、每期编写好校本学案,并不断完善。研究步骤和内容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子课题立项论证阶段。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缺少一种灵性、活泼、有趣的物理学习,而是倍感物理学习的枯燥,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练习变成了一种累赘。 有效练习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同时这种练习应当是练习内容和练习形式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练习量、练习时间和练习效率的统一。那种靠大量的反复练习让学生掌

6、握知识的练习不是有效练习,那种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练习也不是有效练习设计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练习的设计、应用和管理。 改善教学中练习的形成结构。 各种课型的课堂例题、练习的有效设计,课后练习的有效设计,家庭练习(作业)的有效设计(包括对练习收集、编制的针对性,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练习设计的质与量的科学性等)。 练习的反馈与科学讲评(包括每天的练习,巩固练习与单元检测型练习)。 我们以初中的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以有效练习的设计、应用和管理作为手段,探索物理教学这个难关,并以点带面,使我校物理教学与课改接轨,培养学生良好的

7、学习情感和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有学校特色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改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2、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学校优势:我们学校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思想、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使本课题的成功成为了可能。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有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重视及学校课题经费直拨的政策是课题完成的保证。此外,我校物理学科教学质量高,师资配备优,领导重视程度高。 师资优势:本课题的共有6名成员,精力充沛、上进心强,且有在九年级的一线教学岗位上,经过多年初三教学,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在近年时间里已累计有多篇论

8、文在省市级评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012年2月,子课题初步研究阶段。 1、理论学习,全体课题组成员阅读及学习论文,并撰写读后的体会。 2、实践探索,以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为主题,课题组成员各自设计教案,并进行上课,本学期1次/人。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练习设计。 具体分工如下: 1、 由物理组长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学期研究计划、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的制订与监督; 2、由各备课组长完成课题学期工作计划、课题研究资料的网络管理及九年级上册的有效练习研究;由谭忠建完成八年级上册有效练习的研究;并收集课题组的理论学习及活动的资料。 3、由课题组成员分别负

9、责有效练习的设计与收集。 第三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子课题进一步研究阶段。 本学期我们初步确定了物理上册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形成本学期学期研究计划。 此外,安排所有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进行研讨,本学期组内公开课1节/人次,课后组织评课,针对课堂提问、练习设计一块进行研讨,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借助平行班间的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反馈。 第四阶段:2012年9月2013年6月,子课题深入研究阶段。 根据子课题研究方案、计划要求如下: 1、2012年9月初:根据区总课题组及我校课题实际情况制订学期研究计划。 2、2012年11月:通过阶段考试,进行统一测试后收集并分析学生成绩,并与

10、上学期的成绩做比较,然后得出结论,开展教学沙龙进行研讨。 3、2012年12月:要求组内成员利用寒假认真学习指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和读书心得,并撰写相关论文一篇。 4、2012年12月:由课题组长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并召开课题组阶段总结会议,大家交流反思和总结报告,并讨论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和得失,并对相关要求和制度作进一步改进,然后就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惑向学校课题研究资深专家或总课题组咨询,寻求帮助,形成新的有效练习设计的建议及更成熟地相关的管理制度。 5、2013年1月:开展有效理论学习和培训工作,由物理组长围绕课题开设一节关于期末复习的研究课,搜集并整理本学

11、期的各种试题,使学校的试题库更加完整。 第五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课题结题阶段。 备课组内进一步明确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求。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整理已学过的知识,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服从总的复习构思,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该阶段是一个确立结论、总结成果阶段。进行检验、评价,在新情景和取得共识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研究。通过在实验班级摸索与有效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升华理论;在课堂实验的同时,使用课题组指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检测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六、预期研究成果 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做好课题实施方案,修改完善

12、课题方案。召开开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书面方案2010年6月由物理组长完成。 初步实施阶段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完善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编写校本学案。 中期评估参加实验的教师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实验效果的检测,并结合从问卷调查等形式反馈回来的信息,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 深入实施阶段课题组将收集到的课例、教案、论文等加以整合,寻找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同行的点拨。 总结验收阶段结题。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实践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作业或预习 课题组组长负责本课题的方案、计划、总结、中期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和修改,负责本课题具体实施过程的指导与督察,协助

13、上级专家组对本课题所产生的主要成果进行鉴定; 课题组员:各个物理老师 课题组组员分工负责子课题教学方案的设计、多媒体课件集的建构和收集,根据各项具体研究活动的方案组织实施研究过程,撰写活动小结和反思,学科信息资料库建设,专题教学博客的建设以及协助开展子课题组的沙龙、研讨、听课评课活动,并负责编写校本学案。自我评价 以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在研究课程标准基础上。来听我课的教师将会发现学生在一起合作学习,忙于从事探究设计、收集数据、综合各种思想、解释结果、构建概念。我提出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有许多思想与技能与别人分享。学生处于以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氛围中。我对学生自己解释有关问题越来越感兴趣,而不是我自己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把我的精力集中在提高我提出高度有序的探究性问题的本领上,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营造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放的学术氛围。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丘校长 张校长 廖组长 评议一单位:大埔华侨二中 姓名:黄上工 日期:2013.1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