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3622883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商河县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一上河南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学生进步了,老师带全班同学对他行鞠躬大礼,这是成都市营门小学某班的一条“班规”,这条“班规”被曝光,便引来众多非议,有人认为,学生进步当仁不让 , 行此大礼,要把学生置于何地。B . 时下,尽管国家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采取了多项强力措施,然而房价上涨仍是百尺竿头 , 更进一步,这让尚没有住房的“刚需族”心急如焚,不知所措。C . 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在百花齐放的同时也鱼龙混杂。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既有众多思想艺术性

2、俱佳的精品力作,也有很多粗制滥造、庸俗无聊、缺少审美价值的劣质作品。D . 钱伟长与孔祥瑛的婚姻稳定而又和谐,夫妻二人荣辱与共,相濡以沫61年,可以说,妻子孔祥瑛既是钱伟长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忠实伴侣,又是他事业上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2. (2分) (2019高三上嘉兴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瓷器大量销售到欧洲,16世纪后期,成为王公贵族生活中的奢侈品,变成财富与权力的象征,由此产生的时尚审美,使普通民众对瓷器也产生了强烈需求。B . 孔子学院是一项大规模行动,它主要传播中国文化,是本世纪之初最重要的地缘文化之举。有人将其比作是“语言上的人类登月工程”。C . 除了

3、社会生产能力、消费能力的提升外,生活垃圾大量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商品维修成本的提高,人们宁可买新的也不愿维修坏了的产品。D . 滨海新区在全面落实建设“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中持续发力,尤其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着力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产业集群。3. (2分) (2017高二下望都期末) 诗歌中的“诗眼”指的是全是中最能体现作品主题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下列“诗眼”各是属于哪首诗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A . 蜀相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琵琶行B . 梦游天姥吟留别蜀相琵琶行长恨歌

4、C . 琵琶行蜀相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D . 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琵琶行蜀相4. (2分) 下列作家、作品描述正确的是( )A . 最后一课是德国都德的一篇小说 资治通鉴司马光 纪传体通史B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英国 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C . 邓稼先 杨振宁 爸爸的花落了 林海音D . 伤仲永 王安石 北宋 丑小鸭安徒生 法国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7高二下临沭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李白蜀道难中“_ , 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杜甫登高中,不仅写出了自然之秋,而且暗含对人生之秋强烈而深刻的体悟的诗句是

5、“_ , _”在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描写将军率铁骑突入敌阵,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壮阔景象的两句是“_ , _”三、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55分)6. (19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与李翱书韩愈使至,辱足下书,欢愧来并,不容于心。嗟乎!子之言意皆是也。仆虽巧说,何能逃其责耶?然皆子之爱我多,重我厚,不酌时人待我之情,而以子之待我之意,使我望于时人也。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劫,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家累仅三十口,携此将安所归托乎?舍之入京,不可也,挈之而行,不可也,足下将安以为我谋哉?此一事耳,足下谓我入京城,有所益乎?仆之有子,犹有不知

6、者,时人能知我哉?持仆所守,驱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间,开口论议,其安能有以合乎?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所贵乎京师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贤公卿在下,布衣韦带之士谈道义者多乎?以仆遑遑于其中,能上闻而下达乎?其知我者固少,知而相爱不相忌者又加少。内无所资,外无所从,终安所为乎?嗟乎!子之责我诚是也,爱我诚多也,今天下之人,有如子者乎?自尧舜以来,士有不遇者乎?无也?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而处其所可乐哉?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仆于此岂以为大相知乎?累累随行,役役逐

7、队,饥而食,饱而嬉者也。其所以止而不去者,以其心诚有爱于仆也。然所爱于我者少,不知我者犹多,吾岂乐于此乎哉?将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嗟乎!子诚爱我矣,子之所责于我者诚是矣,然恐子有时不暇责我而悲我,不暇悲我而自责且自悲也。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耳。孔子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彼人者,有圣者为之依归,而又有箪食瓢饮足以不死,其不忧而乐也,岂不易哉!若仆无所依归,无箪食,无瓢饮,无所取资,则饿而死,其不亦难乎?子之闻我言亦悲矣。嗟乎,子亦慎其所之哉!离违久,乍还侍左右,当日欢喜,故专使驰此,候足下意,并以自解。愈再拜。【注】本文写于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时李翱在

8、长安,韩愈在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节度推官。李翱,中唐著名的古文家、哲学家。从韩愈学古文,实则处师友之间。(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酌时人待我之情 酌:考虑B . 子之责我者诚是也 是:这样C . 将亦有所病而求息于此也。 病:担忧D . 履之而后难耳 履:践行(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家本来就穷困,最近又遭劫难,面对一家三十口的生计问题,韩语陷入极其艰难尴尬的处境之中。B . 韩愈在京城度过的八九年里,生活没有来源,只能每天靠求人打发日子,这些让他当时感到羞愧的过往如今想来更是令他痛定思痛。C . 韩愈感叹自从

9、饶舜以来,读书人就存在怀才不遇的现象,一个人是很难让自己不受玷污而得到一个乐于接受的位置的。D . 韩愈认为颜回因为有孔圣人做他的靠山,而又有饭吃有水喝可以不死,不忧食而乐道是很容易做到的。(3) 今年加长矣,复驱之使就其故地,是亦难矣。 (4) 非不愿为子之所云者,力不足、势不便故也。 (5) 韩愈在给李翱的回信中主要表达了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7.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人庙门,西面而立;

10、将人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将己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

11、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胜。”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 , 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

12、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 , 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B . 敢为其目 目:条目C . 军皆定次 , 将乃就舍 次:次序D . 白刃始合 合:交锋(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见其虚则进/置杯焉则胶B . 是故智者为之谋/且君尝为晋君赐C . 无以知士卒之寒暑/蚓无爪牙之利D . 炊者皆熟,将乃就食/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13、项是( )A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B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B . 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标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C . 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

14、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D . 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8. (12分) (2015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相州昼锦堂记宋欧阳修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