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620273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政府采购需求报告编制时间:2019年12月9日项目名称:淄博市政务云监管服务项目采 购 人:淄博市大数据局联 系 人:盛科长联系电话:0533-3181070 资金来源:财政资金拟采用的采购组织形式:分散采购拟采用的政府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拟采用的评审方法:综合评分法拟采用的供应商资质要求:1、具有加载统一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具有服务本项目的能力;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且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3、供应商近三年内无行贿犯罪记录;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项目内容及要求一、技术要求

2、1.1项目背景简介为加强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过程,实现全市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形成设施集约统一、资源高度共享、业务有机协同、服务便捷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发展格局,根据山东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775号)、淄博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淄政办发201745号)、淄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淄政发201716号)等文件要求,目前我市由浪潮集团、山东省计算中心两家云服务商分别分别投资建设淄博市政务云平台公共服务云和淄博市政务云平台行政服务云(以下统称政务云),政府购买云服务服务模式,为淄博市各级政务部门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等各类云计算基础

3、设施资源、相关软件和服务,执行业务运营和相关管理工作。为保障云平台更高效地发挥效能,需引入第三方云监管机构,协助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对政务云服务提供和使用情况实施监测、分析、预警、评价等工作。1.2项目建设目标2019年,为全面规范淄博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监管服务,提升对云服务商的专业性、规范性、法律遵从方面,云平台的架构完整合理性、安全性方面,进行专业评估和监督管理,根据政务云平台状态数据,对云服务商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运维成效和安全指标进行监测。1.搭建第三方云监管管理平台,用于实时监控政务云平台的设备状态、系统状态、安全状态、云资源利用率等,提供资源分配功能,具备宏观调度、资源申请、监控

4、、审计等能力,实现集约控制和统一管理。2.构建自服务能力,在已经构建的第三方云监管管理平台基础上,构建面向最终用户自服务门户,允许最终用户通过选择服务目录的形式,实现快速构建系统,并实现快速审批。3.建立客观评估云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服务时效、服务管理的体系。建立监督云服务商执行安全配置,持续的脆弱性管理,及时修补漏洞的机制。每月出具对云服务商的服务质量报告及政务安全问题及整改报告。4.进一步完善安全评估系统,不论是已经部署的业务系统,还是即将部署的业务系统,都能够通过平台快速识别安全风险,并提供整改建议。5.进一步完善运维监管流程,在确保流程可控的前提下,实现部署,升级,巡检等方面日常运维工作

5、的自动化能力。6.对政务云的运维工作进行指导,并对监督检查、考核及相关服务费用进行审定。7.指导云服务商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并建立合规监督机制。8.指导上云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9.指导云用户信息系统迁移业务,对待迁移的业务进行安全评估,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监督云用户进行整改。10.进一步完善系统评估体系,在充分考虑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成本以及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对用户系统资源消耗进行评估,出具云资源评估报告,基于需求统筹分配云资源(包括变更云资源、回收云资源等),如云用户有特殊需求,出具调研报告和可替代方案。针对资源使用情况,形成针对问题的快速报表系统

6、。11.监管云计算中心机房,包括进行网络监管、安全监督、人员管理等。12.选派了有云监管方面资格证书的人员提供驻场服务。13.定期组织了对云用户在技术、安全及业务等方面的培训。1.3服务内容要求1.3.1云服务规范性服务从法律层面保障用户的安全权益,确保云服务商提供云服务过程中规范的操作,从而保障用户在云环境中的应用、数据安全。投标厂商需在继承2019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服务规范性涉及的多个层面,包括服务合同、保密协议、服务目录、安全保障协议等方面进行方案阐述,说明如何评估和落地。协助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梳理规范云服务采购合同以及各相关方之间的服务协议、保密协议等,明确合同中服务内容、服务

7、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安全责任等相关条款,健全政务云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全市政务云平台管理规范和安全保障制度。协助电子政务云服务管理部门,定期开展政务云平台及上云系统的安全检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问题督查相关单位及时整改。1.3.2 云平台安全性评估服务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立安全的云平台,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的运行构架来保证云平台的安全运行。投标商应详细阐述云平台安全性评估服务方案,包括:详细的优良云架构评估方案和评估报告(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成本以及可操作性);对架构的整体评估应包含云计算中心机房的运行状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审核等监督工作。专业的数据安全评估方案和评估

8、报告(数据隔离、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备份、数据访问权限、数据流向监控);主动的渗透测试方案,每年至少执行两次针对云平台的渗透测试;应急演练:针对云服务平台,定期审核云服务商和云服务客户的安全应急预案,审核相关演习记录,确保云服务方进行应急演练(一年两次,至少一次网络安全应急演练),落实相互配合环节,以满足云服务客户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通过以上安全评估工作,监督云服务商执行安全配置,保障持续的脆弱性管理,能及时修补漏洞,保障云平台安全运行;审核确认云平台已通过所要求的安全等级保护认证及其他相关认证。1.3.3 云费用评估服务目前国家、省、市对政府购买云服务的计价缺乏依据,具体计价规则需要进一

9、步沟通协商,要求投标厂商能够根据政务云平台状态数据,对云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服务时效、服务质量、和SLA指标进行评估,为政府考核云服务商和支付云服务费提供依据。同时,在云监管平台上实时记录各区县的资源使用量,设定资源使用策略,并以此作为各区县付费的依据。投标厂商需明确给出费用评估建议方案以及具体落地阐述。1.3.4 上云单位需求受理评估服务每个上云单位的业务场景、系统架构、所需资源都不同,投标厂商需要建立统一的服务台,负责审核上云单位向政务云平台进行信息系统迁移时或部署新建信息系统时技术方案情况、安全责任边界及安全计划和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审核上云单位业务系统是否满足对应的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统

10、筹分配云资源(包括变更云资源、回收云资源等)。投标厂商应该详细给出上云单位需求受理评估服务方案,阐述该项工作如何进行及落地。1.3.5 云架构及需求的变更管理服务不同的云服务商变化后,需要重新对架构变更进行管理,评估其对上云业务的影响,变更的合理性、规范性;上云单位业务需求架构进行变更后,评估其变更合理性。制定区县政务云和部门行业云归并整合方案并进行统筹管理和布局优化。投标厂商应该给出详细变更管理服务方案,阐述该项工作如何进行及落地。1.3.6 流程管理平台以上两部分管理服务,即需求管理和变更管理服务,需通过流程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管理平台应为云运营业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组

11、织管理、服务目录管理、资源申请管理、SLA管理、安全管理、日志管理、事件管理、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需求管理、知识管理、满意度管理等相关服务管理模块,具体实施部署可以根据情况分布进行。1.3.7 云监管平台云监管平台作为所有服务项的信息化落地系统,投标厂商应详细阐述监管平台的系统设计方案,方案应考虑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提供最佳的系统设计方案。监管范围应覆盖到云平台的资源性能监控、资源使用率监控、管理员操作日志、安全系统日志、审计系统日志等,提供监管报表和监管报告,实现集约控制和统一管理,协助电子政务云服务管理部门,保障云平台的稳定运行率,提升使用单位对云平台的使用

12、效率和安全性,最大化发挥云平台的价值。二、 项目实施要求制定完整的实施计划,选派在项目服务方面富有经验的软、硬件技术人员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选派有经验的人员负责驻场服务,要求驻场服务资深云专家3名。项目建设周期要求。为使项目有计划地进行,要求乙方提供项目详细计划和项目进度表,保障所提供的服务方案内容在服务周期内全部完成。针对服务内容提供详细的培训计划并落实,包括流程管理平台的培训和运营监管平台的培训,可以提供相关的云基础知识和云安全方面的基本培训。三、项目服务要求在服务期内,提供7*24小时的驻场咨询服务,如果逾期未作出响应,承担由于工作延误所造成的全部损失。除驻场服务之外,提供云服务专家关键节点咨询服务,包括服务项顶层设计、云知识授课、汇报、解答用户在云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工作。驻场服务人员在驻场前3个月按天形成工作日报提交甲方,后续按周形成工作周报提交甲方;自合同签订日前,需要驻场人员进驻现场试行2周,通过甲方认可方可签订协合同,自合同签订日起,驻场人员需立即到场开始工作,中标通知书下发后需提交前3个月的详细工作计划。四、项目完成时间: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内。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