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361489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书愤导学案(教师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第 周课 题主 备审 核使用教师编 号编写时间书愤(第1课时)贾克文边 强2014、11、3【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蕴美。 2、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 3、掌握诗歌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4、白描、对比等手法的运用。【课前导学】一、知识链接。1、作者作品: 陆游,字 务观 ,号 放翁 ,山阴(浙江绍兴)人。 南宋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剑南诗稿。他是我国文学史上 存诗最多 的诗人,现存9300首。“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本首诗属

2、于格律诗中的七言律诗,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写作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二、朗读全诗,梳理大意。1、诗题解读明确:书:即书写,愤:心中不平、不满意。两个字合起来,即:写写我心中的不平2、解释加点字中原北望气如山气:豪壮的气势楼船夜雪瓜洲渡渡:渡口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兄弟,引申不相上下

3、3、翻译全诗。年轻时候,哪里知道世事艰难;中原北望,幻想着收复失地,豪气如山。曾记得,瓜洲古渡,飞雪洒满大宋的楼船;大散关头,铁甲骑兵在秋风中飒爽酣战。可惜啊,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壮志未酬,衰鬓先斑。出师表真足以万古流传,试问千载之下,谁能和诸葛亮并立比肩?!4、探究问题:诗人“书”了哪些事?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课堂导读】一、赏析全诗1、作者从哪些方面

4、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A.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B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C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2、书愤颔联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第二联:“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分大散关”由六个名词叠加,省略了相关的动词,体现了诗歌的精炼性和含蓄性。而且名词叠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声势浩大、勇猛进攻、抵御敌寇、收复失地的抗敌场面。(且此联全用名词,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这种名词叠加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就是连续地运用名词叠加,营造浓郁的抒情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

5、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本诗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明确: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 “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尾联用典明志。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诸葛坚持北伐,把统一中原为其终身大业。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的悲哀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

6、确: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第 周课 题主 备审 核使用教师编 号编写时间蜀相(第2课时)贾克文边 强2014、11、2【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散关(sn) 谮言(zn) 跛脚(b) 无耻谰言(ln)B伯仲(b) 薄似纱(b) 杜撰(zhun) 寡廉鲜耻(xin)C斜行(hn) 蕴藉(j) 冠冕(un) 锃光瓦亮(chn)D塞上(si) 商榷(qu) 形骸(hi) 游目骋怀(chn)答案D 解析A散sn;

7、B.薄bo;C.藉ji,锃zn。2、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答案C 解析例句与A、B、D三项纯用名词性意象连缀。二、拓展阅读阅读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回答37题。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从表达情感看,_、_两个字应该读成重音。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全诗的情感:_。答案空先悲愤4、对这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为同期诗作,但其风格与表现形式却迥乎不同。前者,情调严肃而激越,正面凸

8、现一个“愤”字;后者,情调诙谐,在貌似轻松中流泄内心的忧愤。 B、书愤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大捷,诗人将自己的激情直接蕴藉其中,使全诗悲愤的基调透射出一抹靓丽色彩。 C、临安春雨初霁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征尘叹”,既是自砺绝不会坏风气的污染,又是对家人的安慰。 D、陆游的书愤与杜甫的蜀相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即诗人均联想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分别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5、对陆游的这两首律诗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B )A、书诗首联抒写诗人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为全诗的诗眼和灵魂。不仅总挈了全诗,也刻画了诗人早

9、年的自我形象空怀爱国热忱,却不知世事艰辛;遥望金兵侵占的中原,愤恨之情郁积如山。 B、书诗颈联与首联形成对照首联写过去,本联写现在,首联写暮年。“空自许”与“世事艰”相对应;“已先斑”与“气如山”相对应。二联不仅仅处处对照,而且诗脉贯通,概括出诗人的整体形象。 C、“世味”,“薄似纱”,诗句表层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其隐含信息,则是揭示世味薄必然直道穷的现实南宋小朝廷得过且过,官场风气一天坏似一天,诗人慨叹:在如此的环境中为官,会有什么作为? D、临诗颈联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到了京城,不屑去结交权贵以求攀升,却独自待在客馆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对生活细节的这种描写,既是个

10、人心迹的剖白,又是对污秽的官场生活的否定。4、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小楼”这一意象表现了陆游何种思想情感? 答案:“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场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如李煜的虞美人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小楼”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家仇的伤感抒发的淋漓尽致。陆游也是如此,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正是惆怅所至,抒发自己的落寞情怀。6、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答案:书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悲愤和抑郁。临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

11、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与牢骚。风格: 书严肃而激愤,沉郁顿挫,深沉蕴藉, 而临以轻松诙谐的形式表达内心的忧愤。附:临安春雨初霁翻译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味那名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课 题主 备审 核使用教师编 号编写时间蜀相(第3课时)贾克文边 强2014、1

12、1、2【素材积累】一、作家故事。少年壮志陆游出身于官宦。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官员。同他交往的也都是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些人经常在陆家谈论国家兴衰、民族灭亡的大事。当他们谈到悲愤之处,有的拍案大骂,怒发冲冠,有的义愤填膺,怆然涕下。少年陆游看到这景象,深深地为父辈们的爱国激情所感动。陆游自小勤奋好学,特别注意攻读兵书,学练剑术。每当父亲同那些友人学者秉烛夜谈时,正是小陆游增长见识的好机会。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坐在一旁,凝神倾听,铭记心坎。这种家庭、亲友间的爱国思想和高尚情操,对他耳濡目染,熏陶默化。因此,陆游很早就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应用话题“影响”“立志”

13、“爱国”。二、美文赏析。1、片段一: “拿剑,拿剑,痛击狂胡三百万。” 回望中原,你看见萧萧边关,你听见刁斗笳鼓,猛然呐喊。 激愤万千,气势如山,比五千仞摩天之岳还高,比三万里入海之河还长远。 少年时的梦想,壮年时的期盼,都是想恢复中原,恢复那几万里河山。而梦想是你的,期盼是你的,所有的正义和悲愤都是你的,江山却是那个姓赵的,他只想求得半壁江山的苟安。于是,你的手,你可以草就军书和锦绣文章的手,你可以抽倚天之剑的手,你充满正气和愿望的手,此时,攥紧的是一把喷血的激愤和疼痛。 狂胡不是你的对手。你在茫茫夜雪里的楼船猛然一动,就啸气成剑,就剑影刀光,就杀声震天,就让狂胡伏尸百万,那河山就阳光遍布,

14、那遗民就笑语纷然。秋风里,你铁血强劲的狂飙,就激起万里滚滚烟尘,胡马望尘而逃。 你的对手在大宋的朝廷里,他们躲在阳光射不去的最潮湿的角落,他们附着那个姓赵的家伙,一遍又一遍地算计你,让你满手的力量无法释放,让你的剑抽不出来。无路请缨,空怀长风;欲死报国,不见战场。你只能在那个名叫大宋而其实很软很弱的国度里,把那段长城在内心里修筑,巍巍浩荡,坚不可摧。但岁月的侵蚀终是抵挡不了,时光使你的貂裘暗淡了光色,使镜中如霜的鬓发更接近秋天。 于是,在你61岁的时候,在你的书房,在你的窗前,在你纵横万卷诗书之时,你想念三国的诸葛孔明,你想他当年怎样力主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想念出师一表中的恳切浩荡之气。你想,在千年的过往英雄之中,试问有几人可与诸葛伯仲之间,那帮主和派嗷嗷不已的群凶自不必说了,而你胸中的百万雄兵,你那词句铿锵的出师表,又是怎样的被遗落?而今又在何方? 放翁,无可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