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60869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题课型课时数出师表新课3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2、了解“表”的有关知识。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 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梳理目标链接 表是古代臣民向君主呈递的公文的一种名称。常见有疏,表,奏章几种。表主要是用来陈情的。本篇是诸葛亮要出师北定中原前上给后主的表章,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同于一般疏表,它的特点是: 1内容上没有陈述出师的利弊得失,而是追念先帝殊遇之恩,点明此

2、次出兵非同一般,既是为了完成先帝统一天下的未竟之业,又是为了扭转危急处境。全文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2表达方式运用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文章既有细致的说明,又有感人至深的抒情。如劝戒刘禅说理深刻而充分,句句饱含着忠于先帝寄希望于后主的诚挚之情。教学过程阅读过程(一)结合“十注”带疑初读(15分钟) 1、生字注音忠谏( ) 裨补( ) 遗( )陛下 攸( ) 咨( ) 阕( )陟( )罚 臧( )否( ) 行( )阵 倾颓(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崩殂: 疲敝: 秋: 殊遇: 开张圣听:光: 恢弘: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陟罚臧否: 异同: 作奸犯科:刑赏: 平明之

3、理: 良实: 志虑忠纯:简拔: 遗: 咨: 裨补阙漏:(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25分钟) 1、讨论: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本文陈述的重点是什么?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文章第5段为什么插入对往事的回忆,去掉这一段文字,好吗?2、齐读课文67自然段,讨论交流疑难,思考:课文第6段叙写自己的生平(21年的经历),好象是逸枝衍菖,对此你怎么看?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出师“的战略是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

4、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3让学生就“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教师组织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分钟)(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20分钟)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

5、,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译文: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

6、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作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

7、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况向陛下陈述如下:高帝象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未韶赶得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谈论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种种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话,满腹都是疑问,胸中塞满了难题,今年不战,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孙策安然强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象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一点死在潼关,后来才在表面上稳定了一段时间。何况我的才力很弱,却打算不经历危险来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渡过巢湖没有获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他还有这些失误的地方,何况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获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1、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16分)学习记载:教学反思 :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自我评价等级小组寄语等级老师寄语等级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