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60685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阅读名著教学初探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还应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 兴趣导入法: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

2、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 典故联系法;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wS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 巧设谜团法: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悽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

3、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三、 设题助读法: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四、 分段承包法: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对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尤

4、其是即将参加中招考试的初三学生,更是勉为其难。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段承包,共同完成阅读名著。如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时候,我就把全书分为“林冲和鲁智深的故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武松的故事”、“李逵的故事”、“宋江的故事”等几部分,每个学生读一部分,然后利用每天的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轮流介绍故事情节,不但使全班都熟悉了原著,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强调中学生阅读名著,重视知识的积累,是中学语文新教学大纲的一大要求。如今在许多学校,由于老师的大力倡导,中学生读名著已慢慢成了一股热潮。但在众多的名著面前,许多学生难免不知所措,怎样读好它们,确实需要指导。下面介绍十种读书

5、方法,作为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六疏不间亲法。疏不间亲是一句成语,意为关系远的人不能挑拨关系近的人之间的关系。读书亦如此,闲书不能挤正书,正书不能挤用书,应作为一个原则。学生首先应吃透教科书,然后把课外名著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七蜘蛛求食法。一个大蜘蛛,稳稳坐在蛛网之中,一有动静,飞扑过去。读书最怕见事迟,什么都慢吞吞的,多好的事情都给耽误了。名著不易得,一有机会,最好及时涉猎,一时没有明白,先将其存储脑中,不妨来日研究。八不求甚解法 “不求甚解”原出自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意指读书方法要灵活,不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陶渊明的读书法对我们很有启发。由于名著浩如烟海,只就教育

6、部列出来让中学生阅读的就达二十多部,按六年中学生涯计,每年阅读量也接近四部。书海茫茫,哪能处处求甚解。不求甚解是大量接受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恰如走马观花,在特定的场合下,正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九见缝插针法就是挤时间读书。实际上,每个同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想花大量时间来读那些名著是不可能的,只有见缝插针,才能化整为零,于繁忙之中“巧”读书。十比较阅读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人对于书籍有不同的需求,要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必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之。应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可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一般部

7、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拒读书,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十一寻根问底法读书尤需问,王充有问孔、刺孟。凡有创造者,无不从发问开始。你对前人的著作敬若神明,高山之下,自己变成了一胚黄土,还能有什么创造。读完一本书,如果连一个问号都没有得到,那是不能说有真正收获的。十二旁敲侧击法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无穷的魅力,是因为它内容博大精深,隽永耐读。因此一些同学在读原著时往往不容易立刻就理解。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有关的辅导读本来读,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围而攻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总之,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可泛度读可精读,可翻阅可品析,只要能让学生喜欢上读名著,能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他们自己的情操,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