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60452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课文徐悲鸿画马教案教材简析:徐悲鸿画马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徐悲鸿刻苦练习画马,获得成功的故事。本文篇幅短小,作者选取最典型的材料来表现文章主题,并通过细节描写把徐悲鸿刻苦画马的精神和他伟大的艺术成就表现得十分深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刻苦学习的信念,形成顽强不息的意志品格。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依托,采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多元朗读,个性理解,引导学生快乐阅读,自由想象,心情表达,深刻感悟。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会认课后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2、引导学生感悟徐悲鸿的专心致志,刻苦努力的精神。3、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和学习徐悲鸿专心致志,刻苦努力的精神。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生情,赏画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八骏图】。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什么了?觉得这些马画得怎么样?师: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师:不错.这正是八骏图.它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你们看,画上的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宛若真马一般。那么徐悲鸿为什么能把马画得这样栩栩如生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徐悲鸿画马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和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主阅读,整体把握:1、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可以借助

3、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师:刚才你们读得那么认真,相信课文里的词语朋友一定难不倒你们。看,他们都已经跑到屏幕上去了,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看谁最先全部认识他们。(自由认读。)3、师:觉得自己都能读准的孩子举手?这么有自信呀。从你开始领读第一行,如果他读对了,请大家跟着他一起读。4、师:你们的表现真棒。认识了这些词语朋友,相信你们再读课文的时候,一定会流利多了,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段读读课文吧。老师想请五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

4、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学法指导:倾听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三、研读课文,品味“成功”:1、问题牵引,理清思路。(1)师:从刚才的汇报中,老师感觉到你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文中哪两句话最能概括徐悲鸿的地位和成就呢?生回答:师出示课件:【开头:徐悲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他擅长画马。】师:什么叫举世闻名?板书:举世闻名。师:这是对徐悲鸿地位的高度评价。哪一句话又能概括出他伟大的艺术成就呢?生:结尾一句。师:出示课件【结尾一句】板书:艺术珍品.怎样理解“艺术珍品”?生:珍贵的艺

5、术品。师:对,像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些都是珍贵的艺术品,徐悲鸿的奔马图和它们一样,令世人惊叹,所以它成了-生: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师:让我们带着敬佩、自豪的心情齐读这两句话。2、直奔重点,体会“成功”。(1)师:那么他画的马,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竟让全世界都公认为是艺术珍品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段,找一找哪句话最能概括出他画的马的特点,找到后动笔画下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找到的句子一样吗?生汇报,师出示句子:【课件:他画的马,不论是奔跑的,还是静立的,不论是单马、双马还是群马,都充分表现出了各种马的神态。】师:自己练习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从中能读懂

6、什么?生练习读句子。师指名读。提问:你读出什么来了?师:还有谁也体会到了,再来读读这句话?注意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表现马的不同状态。生读。师:这句话作者借助一组关联词语,把徐悲鸿画马的特点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结果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下徐悲鸿画的这些马?生:想师出示课件:【各种马,伴着马蹄声】你们看,马已经跑来了:奔马腾空而起,立马侧头远望,单马鬓毛飞扬,双马相映成趣,群马疾驰而过,真是姿态各异。正如文中所说:他画的马,不论是,生接读这句。(2)师:在这众多的画里,徐悲鸿的奔马图尤为突出,请大家快速浏览第四自然段,找一找

7、文中是怎样描述这幅奔马图的?指名读,师出示师: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看看哪个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动笔圈出来。一会来说说你的感受。生汇报并理解意思。(气势雄壮、四蹄生风、奔腾、一望无际)师:这样的一匹马让看画的人产生什么感觉?生:(听到马蹄声。有一股振奋的力量。)师:为什么会这样?生:画得太像了。师:你还能用一个别的词来形容这幅画吗?(栩栩如生、逼真)师:画画得这么好,我们更应该把它读好,读出奔马的气势,读出文字中蕴含的力量。请同学们先自由练习一下,一会就请你来读。A指名读3、4人读,评读。B男女生比赛读,看哪一组读的马有气势,能给人以力量师:真是不分高下,作为共同的奖励,老师请你们一起来欣赏这

8、幅艺术珍品奔马图,好吗?课件【奔马图】:师:你们看,画中的马骨骼劲挺,肌肉发达.它昂首扬尾,四蹄腾空,从神态气势上看,这真正是一匹骏马。这就是:他画的奔马图(生接读句子)师:这幅图画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鬼子想彻底打败中国,在长沙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被日寇占领,正在马来西亚举办画展的徐悲鸿听到国难当头,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这就是:他画的奔马图(生接读句子)师:这幅画不仅表现了马的神采和特征,还赋予了画家的个性和理想,更体现了一种勃发向上的民族精神,一看到它,就会让人热血沸腾,全身充满力量。这就是:他画的奔马图生接读句子。3、回读“当年”,感悟“刻苦”。(1

9、)师:徐悲鸿在绘画方面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但他并不是画马的天才,在他成功的背后,又付出的怎样的艰辛与努力呢?请大家默读课文2、3段,静静地体会他为了画好马是怎样做的?(2)生读文后汇报。(出示2、3段)A:常常跟在马车后面,仔细观察马在行走时的神态和肌肉变化。B:两眼只盯着奔跑的马,忘记看脚下的坑洼,摔了一跤,手脚的皮都擦破了。问:只盯着,是什么意思?如果换成“看”行不行?为什么?生:盯着是看的意思。不能换成“看”。因为用“看”字感觉徐悲鸿不够认真。C:可是他连身上的土也顾不上拍打,爬起来追赶马车继续观察。师:你们想,路上车马那么多。像他这样观察,当他爬起来以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3)师

10、:已经专注到忘我的程度了。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入了迷”,这入了迷不仅仅表现在他专心地观察奔马上,还表现在哪里?生:在他睡觉的小屋里贴满了骏马图。读第三段。师:什么叫“揣摩”: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徐悲鸿贴满骏马的小屋。看看他是怎样揣摩画马的?大家看书上的插图,小屋里的男孩就是徐悲鸿,他正在干什么?生:思考,望向远方。师:他可能在想什么?引导想象,整天沉浸在马的世界里会是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出示练习句式辅助:他看到的是();想到的是();口里说的是();手上拿的是();(),真是对画马入了迷。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对一件事这么入迷过呢?(帮助学生理解沉浸)师:就是这样,一边画,一边思考,一

11、边修改,这样反反复复的练习就是“揣摩”。(4)师:为了画马,徐悲鸿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悲鸿就这样一直刻苦地练习,所以才有后来惊人的成功。从这两段的描述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徐悲鸿?(5)师:你觉得他的成功和我们知道的哪些名人很相似?生:梅兰芳,达芬奇,安培,牛顿,聂耳师:你们知道得真多。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勤学苦练,下足功夫,最后才取得成功。这就是“功到自然成”板书。四、拓展延伸,实践导行:1、师:那么徐悲鸿的成功会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课文我们已经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你想对徐悲鸿说点什么?写下自己的心语!2、选取王羲之练字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进一步感受

12、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3、师小结: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欣喜地看到,勤奋的种子正在你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记得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做事都能像徐悲鸿画马、王羲之练字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勤奋、专注,相信我们就一定也能成功。因为:(齐读:功到自然成)。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