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1].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359912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案相城区蠡口中学费莺莺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感受这首词语言、情感的豪放之美。2、 品味字词,赏析语言,并结合资料理解该词的深刻内涵。3、 敢于质疑,学会思考,感悟词人豪放洒脱下那颗为国为民之心。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读出不受重用的落寞无奈。2、 结合词作的内容,文字表达以及相关材料,解读词人“少年”之“狂”的内涵。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学会思考,感受词人在逆境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2、 结合相关资料感悟词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对抱负的追求,践行古代优秀文人穷达有道的品行与操守。

2、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课前结合注释,读通读熟此词,初步疏通该词内容。2、 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对苏轼生平及该词的创作背景有初步了解。3、 教师制作课件,熟练使用西沃3、西沃5等教学软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在上课之前,老师和同学玩一个竞猜游戏他是谁?a.他擅长书法和绘画,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b.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c.他是豪放词的开创者,扩大词的题材,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d.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学生齐答:苏轼。2、 苏轼,大才子,同学们学过他不少的作品。那么他在同学们心目中是个怎样的人呢?请

3、做下面一题诗词匹配。题西林壁中“ ( , ) ”显示他超人的睿智。 “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最高层“记承天寺夜游中“( )道出他难言的微妙。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水调歌头中“( , )”说出千古离人的心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浣溪沙中 “( , )”有他老当益壮的豪迈。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二、 初读1、 人如其文,作者的诗词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人的思想、志趣等。今天,我们将再度走进苏轼,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板书课题)2、 词人对该词颇为得意,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幻灯片出示)“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4、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引导学生理解本词的特点:豪放。3、 台湾已故诗人余光中老先生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请同学们拿出一份雄壮,一份豪迈来朗读这首词。a.自由朗读。b.音频范读。c.全班齐读。4、在朗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学生抢答:“狂”幻灯片出示“狂”的四种解释,学生理解本词中的含义。狂妄、傲慢;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失去常态,狂乱;发疯。学生齐声回答:三、 品读结合诗词内容,文字表达以及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理解作者”狂“在哪里

5、?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有组内推选组长在班内展开交流。遇到有疑惑不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在下一个环节提出来,由同学来展开解读,形成共识。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交流。学生呈现讨论结果,教师适时板书:生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衣着华丽,装备齐全,雄姿英发,好不威风!板书:装备齐全威武生2、“千骑卷平岗“词人带着成百上千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猎猎马蹄声中扬起大片尘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阵容强大,声势浩大,好不壮观!板书:随从众多壮观生3、“为报倾城随太守”全城的百姓倾城而出区围观词人出猎,满是对这位父母官的

6、爱戴,何等热烈感人!板书:倾城观猎热烈生4、“亲射虎,看孙郎”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太守出猎的盛意,词人倍受鼓舞,气冲斗牛,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词人的“狂”劲和豪兴来,何等气魄!板书:自比孙权气魄生5、“鬓微霜,有何妨”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词人是“老骥伏枥,只在千里“,外貌上的老态不能磨损内心中少年一般的年少轻狂和风发意气,何等自信!板书:老当益壮自信生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那时)词人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词人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

7、雄心壮志,何等志向!板书:杀敌报国志气教师小结: 孔子言:“狂者进取”,诚然,苏子的“狂”不论从外形之狂还是到内心之狂,无一不显示出他的进取精神,雄心壮志。板书:进取精神,雄心壮志出示词人生平资料,幻灯片出示,并发送至学生设备中,加深学生理解: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共享文名,合称“三苏”。政治上,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收到排挤打压,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饱尝艰辛。但他生性乐观豁达,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辽和西夏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

8、”,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四、思读引导学生将讨论过程中的困惑提出来,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养成探究的习惯。学生质疑:该词中有些地方并不适合用高昂激烈的语气语调来朗读,比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探究的精神,要求同学结合上述补充资料,理解这两个句子。学生思考,交流:生1:词人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收到排挤打压,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饱尝艰辛。而作此词是,词人也就三十八岁,自称“老夫“,可见仕途失意的落寞与无奈。生2:“

9、聊“是姑且,暂且之意,因他年届不惑,而非少年,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落寞中又有一种不甘与狂傲,朗读时先是低沉缓慢进而激昂张狂。生3、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文字中既流露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流露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思,还流露出不知何期的无奈。朗读的时候语气低沉向下又不失期望。师生共同朗读演绎这两个句子,教师板书:身处逆境,落寞无奈。五、悟读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对于常人来说,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是一种惩罚,但对于苏轼来说却“不”。我们可以从他给朋友的另一封信中一窥究竟。幻灯片出示:“吾侪虽老且

10、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教师引导:为什么在人生逆境中,苏轼仍能笑谈生死?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个英雄的豪放和洒脱。是“道理“”忠义“的信念。是何种道义,又是对谁的忠义?是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的责任感,是对理想、抱负的追求。请同学拿出笔纸,结合本堂课所学,写下对苏轼最新的理解。学生书写感悟,教师巡视,将学生中比较成熟的感悟用手机拍摄下来,并投影至大屏幕。教师总结: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传统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教师板书:穷达有道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诵读此词,向这位天才词人,文学史上耀眼的明星致敬!学生深情朗诵。六、拓展无情未必真英雄,有情未必不丈夫。推荐苏轼的一首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给大家,他既能将词写得慷慨激昂,也能将词写得潸然泪下,两首江城子呈现不一样的风味,不一样的苏轼,同学们课后去研究吧!幻灯片出示词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七、板书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装备齐全威武随从众多壮观进取精神倾城观猎热烈自比孙权气魄雄心壮志老当益壮自信穷达有道杀敌报国志向身处逆境落寞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