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359333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50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doc(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精选北京市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试题一、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带刺的朋友(节选)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就看见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出来散步了!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鸣鸣”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咬刺猬无从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它的

2、嘴正滴着血呢。 “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别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1)文中“甭说”这个词语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替代?( ) A.没有说。B.可以说。C.不用说。D.不能说。(2)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_。 (3)面对大老黑的进攻,刺猬是怎样应对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4)刺猬的“护身法宝”是_。 (5)从文中看,下面哪一项不是“我”对刺猬的感情?( ) A.钦佩。B.称赞。C.喜爱。D.讨厌。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骡子和铃铛 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脖子上系上一个铃铛。铃铛制作精巧,响声清脆,骡子每走动

3、一步,铃铛便发出“叮当”的声响,比鸟儿唱歌还悦耳动听。 一天,骡子撞开了篱笆,走进了菜园,白菜、韭菜一畦畦,鲜嫩又可口,骡子好不欢畅,它低头啃个不停。“叮当,叮当”,一串串尖厉的急响,钻进了主人的耳中。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挥动竹枝赶到菜园,一边抽打着骡子的屁股,一边斥责道:“混账东西,你胡嚼乱踩,把菜地弄得一团糟。要不是铃铛叫我来,菜地准被你糟蹋完了。看你下次再敢闯进菜园” 骡子疼得直叫唤,不要命地跑出了菜园,“叮当,叮当”,铃铛的响声,伴着骡子远远地到了山脚下。 没多久,骡子拉着一车货,长途跑路,傍晚时返回了村里。“叮当,叮当”,一阵脆响,引得一些乡亲们竖起大拇指夸奖道:“嗬,好一头结实顶用

4、的骡子,拖这么多货物跑了一天,还那么精神抖擞的。听,配上这清脆悦耳的铃铛声,多有气魄!” “叮当,叮当。”铃铛听了这番话,响得更加起劲了,像是说:“对的,对的,骡子了不起!” 骡子耸起耳朵听了这些话,满心喜悦。突然,它望见了菜园,不禁感到一阵阵隐痛,立刻不高兴地责问铃铛道:“你发出的同一个声音,为什么一时出卖我,一时又吹捧我?”“叮当,请你听清,”铃铛含笑地解释道,“你和我,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犯错误时,我发出警告,为的是挽救你,不让你越陷越深;当你干得对时,我理所当然地赞扬你,为的是激励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啊!”(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满心喜悦:_。理所当然:_。(2)铃铛两

5、次的声响,骡子认为第一次是_,第二次是_自己;铃铛却认为第一次是_,第二次是_骡子。 A挽救 B吹捧 C赞扬 D出卖(3)画横线部分中“同一个声音”是指( ) A.主人斥责骡子的声音。B.铃铛清脆悦耳的声音。C.鸟儿唱歌的声音。(4)联系文章,请你想想:骡子和铃铛能成为好朋友吗?说明理由。 3课内阅读。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

6、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1)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说的?请你写出相关句子。 (2)从青头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3)想象一下,红头得救后会说些什么? 4课内阅读。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

7、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要是不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1)在作者眼中,水泥道像,梧桐树的落叶像,棕红色的小雨靴像。 (2)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的水泥道很美?写出相关句子。 5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蜡烛 看着正在燃烧的蜡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你看,蜡烛通体洁白,不停地燃烧着,在这漆黑的夜晚放射出明亮的光芒。它的一生是dun zn_的,却又是高尚的。它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老师的品质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他们从不企求个人的名利

8、和地位,埋头苦干,为培养接班人gng xin_毕生精力。一些老师虽然已经到了暮秋之年,但是他们还是如夕阳一样把生命的每一缕光都洒在祖国的繁花嫩叶上。他们像蜡烛一样,“油不尽,光不灭”,愿在有限的岁月,“燃烧”自己,放出光辉。我赞美蜡烛,更赞美老师。(1)看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相应词语。 (2)“蜡烛的高尚”是指_。 (3)文章中“燃烧”打引号是( ) A.表示引用语言B.表示专用名词C.表示讽刺,嘲笑,说反话D.表示特殊含义(4)文章中“繁花嫩叶”是指_;“油不尽,光不灭”中的“油”指_、“光”指_。(从文章中找出) (5)写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 有关港珠澳大桥材料的阅读材料一: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从设计到建成历时14年,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只要40分钟左右的车程,基本实现“1小时经济圈”目标。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的工程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该桥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早在2015年就被英国卫报称为“即将完工的当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从上面的材料中,可提取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大桥总长约55公里。B.大桥从设计到建

10、成历时14年。C.大桥建成通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只要40分钟左右的车程。D.大桥建成通车。基本实现“1小时经济圈”目标。(2)港珠澳大桥是连接哪些地方的大桥?( ) A.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B.西接广东省珠海市C.西接澳门特别行政区(3)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工程。它获得了什么赞誉? 7课外阅读。 一次,猫在森林里遇到了狐狸先生,猫想:“他精明,有经验,对世界上的事都有见识。”猫就友好地招呼狐狸。 “您好,亲爱的狐狸先生!你好吗?身体怎样?您在艰难的日子里过得怎么样?” 狐狸傲慢地把猫从头到脚打量了好久,不知道他是否该回答猫。狐狸终于说:“噢,你这可怜的捋胡须的,你这花斑的傻瓜,你这

11、饿鬼,你这捕食老鼠的东西!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呢?你怎敢问我过得怎么样?你学到了多少东西?你懂得了多少本领?”“我只一种。”猫温顺地答道。“那是一种什么本领呢?”狐狸问。“猎狗追我时,我会跳到树上逃命。”“就这些吗?”狐狸问。“我掌握了一百多种本领,另外我还有满满一袋子计谋。但是我可怜你,和我一起吧,我教你怎样逃避猎狗。” 就在这时候,一个猎人带着四条猎狗来了。猫敏捷地跳到树上,悄悄地爬到树顶上,这样树枝和枝叶可以把它完全遮住。“打开袋子,狐狸先生,打开袋子!”猫对狐狸叫道,但是猎狗们已经咬住了狐狸,叫它动弹不得。“噢,狐狸先生!”猫叫道,“你有一百种本领,可还是给抓住了,而我只有一种本领,却逃了

12、命。如果你能像我一样爬上来,你就不会丢命了。”(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_ 困难_ 计策_ 灵敏_(2)按要求改句子。 但是猎狗们已经咬住了狐狸。(改为“被”字句)另外我还有满满一袋子计谋。(缩句)(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照应了上文中的哪句话,请写下来?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用冰取火 从前,有一个探险队到达了南极洲。那正是南极洲的夏季,说是夏季,其实也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南极的夏天没有黑夜、白昼之分,柔和的太阳一直徘徊在天空,把它那几乎使人感觉不到的温暖默默地赐给探险队员们。 南极的天气变化无常,探险队员们顽强地抵抗着无情的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和风暴,进行科学探测。当他们到达一个孤

13、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要动手生火烧水做饭,打火器却找不到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也不见打火器的踪影。 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活;没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胁。 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一个年轻的队员,望着惨白无力的太阳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着。 随后,他取了一块冰,用小刀轻轻地刮,用温暖的双手不断摩挲,慢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 他举着“冰透镜”,向着太阳,让太阳光穿过“冰透镜”,形成焦点,射在一团干燥蓬松的火绒上。一分钟,两分钟火绒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又过了一会儿,火绒上,出现了一个红点,接着便燃烧起来了! 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生的欢乐;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的正常生活。他们欢呼,跳跃,像在欢庆一个重大的节日。(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 潮湿_(2)探险队到南极洲进行科学探测正是什么季节?(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