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59008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考纲要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课标提示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查理一世王权议会“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下院首相首相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本主义考点二邦联制中央政府间接4众议院和参议院各州人口比例自治权资产阶级“分权制衡”民主民主党资产阶级巧学妙用易错易混英王“统而不治”权利法案颁布时英王仍有较大的行

2、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议会制约。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图解历史责任内阁制的运转形象记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概念辨析“邦联”与“联邦”(1)邦联:指若干独立的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体,实际上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各成员国拥有完全独立的主权。(2)联邦: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国、州、邦)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图解历史国徽体现的政治理念图示解史美国政体中的分权制衡考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题1】 (2017安徽合肥模拟)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3、见证了12位英国首相,也是英国民众非常尊敬和欢迎的君主。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A.为了取悦民众,拒绝行使手中应有的权力B.是可有可无的虚君,但能代表国家出访C.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D.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没有任何实权答案D “正确区分历史现象与历史事实”是解答高考试题的重要能力之一。材料中国王“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这只是历史现象,不代表国王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如国王形式上有权任命首相,国王虽无实权,但却是英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

4、成部分。 从创新角度认识近代英国的变革(1)“革命”创新: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2)“政治”创新: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议会制度,率先完成了政治的近代化。(3)“技术”创新:最早爆发了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火车等,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科学”创新: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和达尔文进化论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考法21787年宪法【考题2】 (2017安徽马鞍山调研)“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

5、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A.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B.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C.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答案A 理清历史材料中有关事件或事物的内在含义或寓意是深度分析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本题材料中的核心是美元兑换的价值问题,而实际上美元代表中央政府,不同的兑换数额代表地方权力的分散,据此可以看出美国当时还处于松散的邦联体制下。 美国1787年的“宪法精神”(1)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力。(2)中央集权: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地方各州在行政上拥有部分自主权。(3)分权制衡:立法、司法、行

6、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4)民主制: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考法3“分权与制衡”的政治运行原则史料一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腿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史料二(启蒙思想者)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

7、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1)史料一论证了“均衡”在政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所建立的近代政体实行这种“均衡”的具体表现。提示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发起政府不信任案;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的制衡,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2)史料二从三权分立的角度认识英美的政治体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或“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提示“首相民主

8、”是指英国首相拥有实权,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行政权等权力。“皇帝般的总统”是指美国总统权力较大,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等。 “阅读史料出处”是解题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解题关键信息往往就隐含在其中。如史料一的出处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而史料论述的核心内容是“均衡”,据此可归纳史料一的主旨是“均衡是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史料二关键史料信息为“英国并不是严格的”“美国也发生了嬗变”,据此可知“首相民主”和“皇帝般

9、的总统”强调的是首相和总统权力的膨胀。 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分权与制衡”(1)理论基础:吸收了洛克、孟德斯鸠等著名启蒙思想家思想的精华。(2)相互关系:“分权”是实现“制衡”的前提和基础。“制衡”是分权的目的和结局。(3)具体表现:(4)实施结果: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和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关键因素。(5)存在问题:三大权力机关互相扯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权分立的原则在政治生活中难以真正贯彻。(6)本质:分权仅是资产阶级内部的分权,而不是资产阶级与其他阶级的分权。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实质是资产阶

10、级对国家权力的垄断。考法4“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史料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

11、求以英美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晰)提示观点: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示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举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示例二: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

12、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 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解答本题时,首先根据材料明确观点,再结合英美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完善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斗争及妥协。 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的“妥协”智慧(1)雅典贵族和平民的“妥协”,使雅典避免了内战,走上民主和发展的道路;罗马贵族和平民的“妥协”,产生了一部伟大的法律,使罗马走上发展、繁荣的道路。(2)在英国革命时期,斯图亚特王朝复

13、辟和“光荣革命”的妥协,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成为各个集团不满情绪的宣泄口和妥协平台,这种“妥协”精神,为以后的英国人提供了一种用和平谈判和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政治问题的大智慧。(3)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4)法国大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5)辛亥

14、革命中对旧官僚、立宪派和清朝逊帝的“大妥协”,虽导致了革命果实被“篡夺”和清朝复辟,但也加速结束清王朝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保存了革命力量,维护了民族团结。(6)规律认识:妥协有利于政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1.(2016课标全国,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解析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

15、制下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于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答案B2.(2015课标全国,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析据题干“18世纪中叶”“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真正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国王只是名义上仍保留权力,故选D项。A、B两项说法不符合“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的史实,排除;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并未控制内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