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教学”的魅力.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358564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语教学”的魅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词语教学”的魅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词语教学”的魅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词语教学”的魅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词语教学”的魅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语教学”的魅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教学”的魅力.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语教学”的魅力李怀源 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词语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被认为是扫清阅读障碍的,知道了词语的意思往往被认为是解决了词语。词语教学究竟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语文教师困惑的地方。我举出一些词语教学的案例,试图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力求对词语教学有更深更透彻的认识。所选的案例,多是“年代久远”的,在那个年代,往往偏重于课文的分析,而分析多是字面意思的分析,这恐怕是多数人的普遍认识。我相信看过这些案例以后,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让我们愿意从过去的教学中获得营养。一、发现词语的现实意义。斯霞我们爱老师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生:老师教育

2、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问我为什么要把手放在嘴里,我说我的牙齿活动了,斯老师就替我把牙齿拔了。师:黄晓说,前几天他牙齿活动的时候,老师帮他把活动的牙齿拔了,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身体健康。生:有一次,天很冷,周小松穿的衣服很少,斯老师就找了一件衣服给他穿上,这也是老师关心我们。师:对!这是老师在生活上关心你们。呵,龚遵群也想说,你说吧!生:有的时候,我们有缺点,老师找我们谈话,要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师:你们都讲得很好。老师从学习、生活、思想品德方面关心你们,所以课文上说:“老师关

3、心我们。”现在大家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解读:斯霞老师对“关心”的理解显然超出了“关心”的字面意思,老师更重视词语的现实意义,通过几个事例的说明,从学习、生活、思想品德三个方面讲了老师是如何关心学生的。让学生明白,其实书上“老师关心我们”是有多种含义的,关心这个词理解了,学生对老师关心我们有了更多切身的体验,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文本的理解,更使文中看似平常的语句“活”了起来,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这句话的温暖。为“我们爱老师”奠定了真实而充沛的情感基础。二、进入词语营造的意境。霍懋征月光曲片段一:师:“清幽”是什么意思?生: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师: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

4、屋,但是,在月光下,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那么幽静,那么美,这才叫做清幽呀。片段二:师:什么叫“微波粼粼”?生:形容海中波浪不大。师:微波是小的波浪。但被月光一照,这个“粼粼”怎么样?生:像鳞一样,闪闪发光。师:描绘地静静的海面,小小的波浪,月光一照,霎时间整个大海师生同说: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片段三:师:兄妹俩专心听贝多芬弹琴,有一个词叫“陶醉”,“陶醉”是什么意思?生: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心理活动上。师:对。沉浸在里面,被美妙的琴声迷住了,什么都忘掉了,所以叫陶醉。记得上回我给你们讲过,画家吴道子看到嘉陵江美丽的山河怎么样啦?生:自我陶醉了只看到美了,什么都

5、忘掉了,陶醉了。师:“等他们苏醒过来”,“苏醒”什么意思?生:睡了以后,刚醒过来。生:什么都不知道,昏迷过去了,清醒过来叫苏醒。师:对了。一般人要是病重了,或者有特殊情况昏迷了,当他醒过来时,叫苏醒。兄妹俩不是别的,是沉醉在美妙的琴声中了。解读:霍老师在处理“清幽”一词时,让学生把安静的意思说出来,又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到美,词语营造的意境就出来了。把词语的解释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画面,这画面和词语结合在一起,再碰到类似情景的时候,“清幽”这个词就会浮上学生心头。处理“波光粼粼”时霍老师采用了和前面相似的方法,教师语言的描绘,把词语放进了具体情境,也放进了使用的语境,让词语表达的意

6、思立体起来,生动起来。从霍懋征老师月光曲教学中三个片段来看,霍老师在词语教学时更注重情境的营造。她不过分执著于解释词语的意思。总是把词语的意思与词语所描绘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由一个词语想开去,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中。“清幽”注重了意境美,“波光粼粼”的动感美,“陶醉”与过去讲的故事情境的联系。教师没有执著于词语的意思,总是把学生引入词语和句子共同表达的意境之中。三、发掘词语的表现力。袁瑢狼和小羊师:这时候,“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板书:龇着牙 逼近),想想,这时候狼是一副怎样的神情,它有哪些行动。生:这是,狼睁着眼睛,非常凶狠。生:这时,狼露出牙齿,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里在想

7、,这只小羊真会争辩,我一定要把它吃掉。生:这时,狼张牙舞爪穷凶极恶地逼近小羊。师:狼逼近小羊,大声嚷(在板书“嚷”字前面再添加“大声”两字),“嚷”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大声喊叫。师:那么,我把“嚷”字换成“喊”,行不行? 生:行的。师:但是,这里为什么用“嚷”不用“喊”呢?生:因为狼想,我已经找了两次借口,都被小羊驳倒了,不能再和它讲了,应该给它点厉害看看,所以狼就大声嚷了起来。师:对。“嚷”字里边还包含着无理取闹的意思,狼存心要吃羊了,就大声嚷起来。解读:从袁瑢老师对“嚷”的处理来看,她重视词语对内心的表现力。通过“嚷”与“喊”的形式上的比较,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矛盾,让学生去思考,在此处为何用

8、“嚷”?通过学生思考,想到狼的内心世界。这样词语对内心世界的表现力就看出来。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之中,又能够切实体察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四、掌握词语的解释方法。(一)李吉林桂林山水师:对了。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这里的山就是奇特。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生:叫奇峰。师: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生:叫奇峰罗列。师:“罗”是什么意思?生:散开的。师:对。“罗”是散开,“列”是排列。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大家把这句念一下。(生齐念)师: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师:在

9、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画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生:危山。师: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生:危险。师:你们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个注释(出示小黑板:不安全;损害;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生:用第三个。师:对。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生:危峰兀立。师: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画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生:怪石嶙峋。师:(出示词卡)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

10、解读:从李吉林老师这个教学片段来看,她不只关注了一个词语,而是关注到多个词语。方法也是多样的,对“危”的处理,让学生选择字典中的义项,除了锻炼查字典的能力,更是对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词义能力的训练。通过图让学生说“怪石嶙峋”的意思,特别是“嶙峋”,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就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很多怪石堆积在一起,才是“嶙峋”。选择义项,通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都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二)左友仁伟大的友谊片段一:师:同学们注意,这个“汇”是什么意思?生:“汇”就是“寄”的意思。师:那么,左老师有一封信要你寄一寄的话,能不能说这封信请你“汇一汇”?生:“汇”是“送”的意思。师:这支笔你送给我,能

11、不能说“你汇给我”?生:“汇”是“寄钱到某个地方去”。师:“汇”有寄的意思,我们平时是这么说的,爸爸妈妈每个月都要寄钱给奶奶和外婆。但书面语言寄钱一般都用“汇款”或“汇钱”。解读:左老师带领学生理解“汇”的意思,如果只理解到“汇”就是“寄”的意思,也没有问题。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他能够让学生细致分辨词语的意思,因此,教师又提出“寄”与“汇”“送”是否可以通用?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掌握了“汇”的用法。学词语不但是知道意思,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已经学会应用词语了。片段二:师:“热忱”是什么意思?生:情意热切真实。师:简单地说就是“热情”是吧,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解释?生:热烈。师:不确切。生:热切。师

12、:不对。生:热心。师:还可以把“忱”字改成“诚心诚意”的“诚”字,说成“热诚”“热情”是不是?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释“热忱”这个词的?是用同义词“热诚”“热情”来解释的。这是我们解释词语的一种方法。解读:左老师让学生解释“热忱”没有满足于“情意热切真实”,因为这是字典里的解释,和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不搭界。老师提出“热情”引导学生想还可以用哪个词来解释,学生就想到了“热烈”“热切”“热心”,虽然这些词解释的并不准确,但是学生能够抓住“热”字。教师引导学生把不太熟悉的“忱”字换成比较熟悉的“诚”字。用同义词来解释词语,是词语解释的一种方法,这是教师在这里的教学重点。片段三:师:什么叫“毫不在意

13、”?生:就是“毫不在乎”。师:“毫”字没有解释。生:丝毫不在乎。生:一点也不在意。生: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师:一个词语就可以用好几种说法来解释,中国的词语就是这么丰富多彩,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学。 解读:让学生解释“毫不在意”,学生已经掌握了前面的方法,就是用同义词“毫不在乎”来解释。教师对“毫”字的深究,让学生把词语的解释更确切,学生的解释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是真的理解了词语。教师在这里的教学重点是提示学生一个词语可以用不同的说法来解释。片段四:师:“厌恶”是什么意思呢?生:厌恶是恼恨的意思。生:令人憎恨、讨厌。生:形容对事物或某人感到十分反感。师:你背了词语手册上的话,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

14、说说。生:可以说对人产生反感。师:可以一个字一个字解释,“厌”就是“讨厌”,“恶”就是“反感”,“厌恶”就是“讨厌、反感”的意思。 解读:学生在解释“厌恶”的时候,已经能够使用前面的方法,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左老师显然还是不满足于此,他教给学生另一种解释词语的方法,那就是拆字法,把厌恶拆成两个字。通过这样的拆解,学生对词语的解释有了更多的切身体验。在以后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运用了。通过左友仁老师伟大的友谊中的几个片段,可以看出左老师在词语教学时,更重视词语的构成方法和解释方法。汉语中的词汇丰富多样,教师解释一个词语只能解决“流”的问题,而无法解决“源”的问题。左老师通过词语解释

15、的具体操作,让学生从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替换,词语解释的多样,用拆分的方式解释词语等方面认识到词语的魅力。通过丝毫也不重复的形式,让学生对词语有了更真切的认识,教师让词语变得和学生更亲近,更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给学生词语的意思显然是词语教学最表层的功用,借助词语理解内容,是词语教学的基本作用。通过左老师的教学实例,我们看到了词语教学的更深层次意义,就是通过词语教学,使学生学会词语解释的方法。让他们对词语更敏感,对词语的把握更细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词语的时候,才能够“字斟句酌”,准确使用词语。词语用教学不至于理解,而至于欣赏和应用。这是左老师的案例给我们的启发。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细读文本”被我们上一辈的教师熟练地使用着。通过看这些案例,我们能够看到在词语教学中既有语文作为工具的使用,又有语文中人文因素的发掘。细读文本,词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台阶。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入词语的意境能够使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生动起来。词语就像学习语文的一把钥匙,握住了这把钥匙,就可以走进文字的大门,进入无限广阔的语言空间。词语教学有无穷的魅力,引导学生学会解释词语,发现词语构成的规律,有意识地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