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585119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2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55].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安徽小岗村;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过程与方法】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感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和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制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学生对改革产生巨大作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认识到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台,认识到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任何

2、一项得力的措施都要依据国情。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教学难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与联系。三、课前准备教师方面: 相关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学生方面: 课前预习、相关史料。四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使用方法,如情境导入法、阅读法、问题探究法以及讲解法等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一)音频导入学习新课【教师导语】 (出示课件)MV视频“小岗、小岗”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的凤阳县,40年前,该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开启

3、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买入新时代的小岗,正向着新航程扬帆奋进,可改革前的小岗村又是怎样的呢?(展示两幅图片)(二)新课探究第一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师:【多媒体展示下列两则材料】老李的烦恼材料1:“土地归公社所有,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材料2: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师提问:农民老李的烦恼体现了当时农村什么样的生产状况?和当时国家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学生1: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学生2

4、:人民公社化运动。【多媒体播放小岗村改革前的图片】师讲述:1960年,小岗队只剩下10户39人,一头半牛,耕种100多亩土地。据统计,在这3年中纯属饿死的(也叫非正常死亡)60人,死绝6户,有76人背井离乡,寻找活路。当时全村是满目残垣断壁,处处蒿草丛生。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都外出讨饭了。没有外出的小岗村农民感到与其坐等饿死,不如大胆想个办法。于是,在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秘密会议,决定冲破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并写下了保证书,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可以将多余的粮食

5、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场,农民手上的现金大增,农村经济大为好转。而农民除了需要上缴的公粮外,对种谷物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农民可以选择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农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部分的农户更跃升为万元户。农村出现了一番新境象。“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实行,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材料一:1979年秋天,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 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

6、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材料二: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 邓小平时代阅读教材39页,归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意义。生:意义(1)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师:课堂延伸人民公社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异同?学生回答后师总结:(1)同:都坚持

7、土地公有制。(2)异:生产经营上由集体到单个家庭;分配上由平均主义到多劳多得,真正按劳分配;影响上,由抑制积极性到激发积极性;前者超越生产力水平,后者与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师:【多媒体展示】老李的新烦恼: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积极性提高了,农副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出来,富余劳动力多了,怎么办?生:发展乡镇企业。师: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乡镇企业是大农业和大工业的交集,是中国农民发展经济的成功创造与实践。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无论是农业的工业化,还是农民的富裕化、农村的城镇化

8、都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第二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多媒体展示史料】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材料二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教师: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多媒体展示史料】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它还只是一家只有一种产品,职工人数不到800人,亏空147万元的小厂。到2008年,海尔在全球共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

9、海外贸易中心,营业额达1220亿元。教师:青岛冰箱厂前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多媒体播放视频】邓小平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讲话教师: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多媒体展示材料】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比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人民日报 师:阅读教材,归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开始、内容、中心环节、结果及意义。师:在学生回答后概括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

10、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内容:(1)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结果:198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多媒体展示材料】师:阅读教材40-41页,结合上述材料,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何时提出、实施的?有何意义?学生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学生2.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多媒体展示资料】教师:从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图片中看出,1994年后增长迅速,为什么?学生: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四、课堂小结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号角最先从中国的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广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城市的改革也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