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7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583075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7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7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7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7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7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7年级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学科 音乐 教师姓名 王蓓 授课班级 2012级 114 班 七上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观察与思考跨世纪的新一代;学唱歌曲中学时代教材分析 中学时代是一首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歌曲,表现了充满自豪感的中学生在中学时代的求知、探索,对友谊对生活的珍爱、怀念和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学情分析这是开学的第一节课,必须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激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入手再慢慢进入课程。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观察与思考、欣赏、听唱、探究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磁带、钢琴、录音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中学时代,了解歌曲的主旋律、风格,并在学会一声部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的合唱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唱歌曲中学时代两声部,锻炼学生的配合能力和初步的和声感觉。2、 通过活动与探究初步了解歌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友谊对生活的珍爱、怀念和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中学时代教学难点中学时代的两声部配合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导入: 同学们从各个小学汇集在一个中学的课堂,每个人都抱着对中学生活的美好希望和憧憬,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值得留念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求知和探索的重要人生阶段,相信每位同学都能“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上团徽走向未来。” 开学第一节课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目标新授一、 了解学生小学学习

3、音乐情况,提出课堂要求:1、 以聊天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音乐爱好、喜欢的歌曲、学习的乐器2、 聆听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用观察与思考的方法复习小学的一些音乐知识。3、 提出课堂要求。二、 学唱歌曲中学时代: 1、放中学时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4、学生听录音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5、

4、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7、活动与探究:初步了解歌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按课本中的步骤分组探究,老师做一些指导。探究后每个小组代表发言。8、学唱歌曲二声部。师用钢琴带唱(可先挑选一些音乐基础好的同学唱二声部)。9、两声部合唱,注意声部的均衡,做到边唱边听。10、可以用不同形式演唱,如:小组竞赛形式演唱,巩固教学效果。聊天形式让学生感觉亲切些,拉近师生距离。明确的课堂要求是上好课的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分析歌曲特点有助于唱好歌曲。让学生学会分组合作探究。训练学生的和声感觉。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结

5、让学生自己小结中学第一节课的情况。作业布置 课后复习歌曲。板书 课后反 思七上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蓓蕾之歌、飞来的花掰;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教材分析本课以欣赏为主,两首欣赏的歌曲都是赞颂老师的歌曲,要让学生从歌曲中感悟到老师的爱。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主要以听唱法学唱,并认识声乐的演唱形式。学情分析这是初中阶段的第二节课,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在小学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听歌学唱也较容易把握。在欣赏和演唱中要进一步教会学生对细节的把握。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听唱法学唱歌曲;欣赏歌曲蓓蕾之歌、飞来的花掰,感受音乐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钢琴、磁带、录音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

6、歌曲校园的早晨;认识力度记号和声乐的演唱形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歌曲、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丰富的情感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音乐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和欣赏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感受歌曲中力度记号的运用。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导入: 1、 复习演唱歌曲中学时代。注意两声部的协和、均衡。2、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3、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7、用教师节引入,为下面的欣赏做好铺垫。新授 二、欣赏:1、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掰播放录音: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3、 教师引导:“你从这两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4、 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5、 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6、 讲述力度记号。7、 学生活动:再次听飞来的花掰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体念力度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学生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8、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8、 学生谈谈力度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9、 老师用钢琴带唱飞来的花掰中的最后几句,用不同力度让学生感受力度记号的作用。三、 学唱校园的早晨:1、 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聆听。2、 提问:歌曲的内容、情绪、演唱形式?(学生回答)3、 讲解声乐的演唱形式。4、 再次播放录音,学生用听唱法学唱。5、 讲解谱子中的休止符,并让学生练唱。6、 启发演唱情绪,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7、 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巩固教学效果。让学生养成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从思考中、欣赏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欣赏再加上哼唱,听唱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从实践中才能真正感受力度记号的作用。难点突破小结 从演唱态度、演唱声音、准确性方面评价学生的演唱。作业布置 复习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板书 课后反 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