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登记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58079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员工登记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优秀员工登记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优秀员工登记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优秀员工登记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优秀员工登记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员工登记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员工登记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员工登记表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进入本单位时1间学历工作部门目前职务工作履历起讫时间单位职务证明人备注所在部门意见日)盖月年主管领导意见日|月盖戶年总工会审批意见日章月盖年备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法治国家,要强调依法治国。一个企业,也应该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内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生机的团队的基本特征。因此,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是每个成功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最有效办法,也是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体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就要重标准。制度就是工作标准,是人们干工作的一个尺度,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就会把工作干好,就不

2、会偏离正常轨道,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生产事故等违章事故。所谓的违章,就是违反了制度,违反了标准。但是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经常会有一些新的制度产生;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制度也需要根据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既要突出严谨性,还要有艺术性、灵活性和人性化。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并不一定意味着领导和管理是呆板和沉闷的,因为管人既要讲规矩,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制定出来的制度既要有硬性规定,也要有人性化管理的弹性。让职工在工作时,既要有规定动作,也可以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不断创新,保持企业管理的源头不断有活水来。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就要重执行。一个好的制

3、度出台后,简单地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阶段,只是纸上谈兵,唬人的作秀,到头来只不过是白纸一张。目前,许多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基层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坚持性不够,有的工作刚布置的一段时间执行得好,可时间一长就变味、走样,有制度不执行、有监督不到位。有的工作在执行中一遇到阻力,大家就开始怀疑上级的决策,不会把决策要求实际化,将一般的东西典型化,将上级要求与实际落实一致化,工作停滞不前,甚至还满腹牢骚,缺乏一种追踪目标直至实现的果敢、信心和能力,影响工作推进。因此,一个科学严谨的制度出台后,就要坚持不懈地推下去,在推的过程,不断增强领导力和学习力,明确职责,加强监督,让

4、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尽快适应新制度要求,从而,实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常态管理目标。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就要重责任。科学的管理制度出台了,职工也执行了,最终的效果如何,是制度管人,制度办事的最终目的。一个制度具有好的执行力,就必有要落实责任加以保障。因此,一要强化责任体系建设。责任不明确,就无法抓落实。必须形成职权明确、责任清晰的职责体系,为执行奠定责任基础。二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理出头绪,把执行的重点放在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上,学会“弹钢琴”,抓住“牛鼻子”,实现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推进。三要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监控,全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切合武威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实

5、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区农业产业开发总体规划,为发展凉州区具有区域特色的养殖业服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项目设计可操作性强,能形成优势产业,有示范带头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实施条件具备,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项目由来养牛是我区农村养殖业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许多地区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富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区肉牛饲养数量逐年加大,面积较广,饲草饲料资源比较丰富,但长期以来,群众基本上以饲养当地品种为主,品种落后、生长缓慢、饲养周期

6、长,经济效益低下。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农户养殖上不了规模,畜产品上不了档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业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农村的优势产业。为了切实提高我区肉牛生产科技水平,完善良种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畜牧养殖方式彻底转变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该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建基地、带农户,建立健全产业化营销体系,成功打造出武威畜产品名牌。对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2.1.2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为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使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国务院西部

7、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及国务院西部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中提到开发的重点领域农牧产品深加工。引导东部地区参与西部地区农业资源深度开发,联合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推进西部地区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建设畜产品、制糖、酿酒、茶叶、纺织、果蔬、林浆纸、中医药、生物发酵等特色优势农牧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根据文件的指示精神,建设1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望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能够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加快项目的顺利开展。2.1.3资源优势的显著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地处东经1015935-

8、1012340,北纬372315-381254,东接古浪,西邻双城,南靠天祝,北连民勤县,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总面积5081.97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14403263米,日照时数2968小时,年均气温8C,无霜期150天,降雨量101.6mm,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有发源于祁连山的西营、杂木、黄羊、金塔四大水系。现有耕地面积146万亩,凉州区现有天然草场80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0.5%。年可产鲜草26万吨,加上各种农作物秸杆约200万吨,全区牧草产量约226万吨,其载畜能力至少可达80万头牛、300万只羊、300万头猪。实施该项目秸秆资源丰富。另外,我区是国家

9、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区)之一,养牛基础好。2.2.1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项目把葡萄栽培和肉牛养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葡萄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解决农民增收的同时,发展“林果草牧”一体化的种养业基地,从而为农村种养业生产和能源的改造提供发展空间。公司采取了“企业+基地+农户”等的组织管理模式,它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把生产、加工、科研、销售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生产、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增值,增加农民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2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民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农民的就业问

10、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是导致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农村的发展、农村社会的安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本项目实行“林果草牧”一体化种植,同时,还能带动包装、运输等间接就业机会,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助于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村社会安定,有利于推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2.2.3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本项目建设后,使企业年存栏10万头优质肉牛的规模。企业籍此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能力,为企业产品上档次,生产上规模,做大做强主导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就目前来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品符合市场需求,销售良好。本项目的实

11、施将提高企业的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武威市凉州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地理位置优越,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和国道312线、省道211公路为骨架,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原辅料运输方便,葡萄种植的气候、土壤资源丰富。项目位于凉州区清源镇。厂址西距武威市区15km距武威南火车站20kmo本项目中的葡萄种植基地选择在清源镇刘广村境内。四周被低矮沙丘环绕,具有盆地绿洲特征,地势平坦,坡降每千米在1米之内。已经建设成的葡萄种植基地,东面、北面为戈壁沙漠,是一个新型绿洲,生态环境良好。基地周边无污染性企业,

12、无有毒有害气体、烟雾、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的排放。甘肃威龙有机葡萄酒有限公司厂区内配套有较为完善的给水、排污、电力等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新建的100000亩葡萄园拟在凉州区实施,葡萄基地连片形建设,便于规模化的管理。3.1.2自然条件项目区为典型的温带干旱气候类型,日照长,温差大,降雨稀少,有利于作物养分和干物质的积累。年均温7.7C,无霜期158天。10C的积温3003Co项目区土壤为绿洲灌淤土,质地以轻壤、中壤为主,PH值在7.3-8.0之间,土层厚度3米以上,熟土厚度达30厘米,保水保肥性能好。项目区所在的石羊河流域属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属石羊河水系的较大河流从东到西有古浪河、黄羊河、

13、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和西大河。较小河流有大靖河、柳条河、沙沟河和马营河。它们均发源于祁连山脉。石羊河的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六条支流的地表年平均径流量9.6亿立方米。但时空分布不均,河流径流7-9月最多,占54.2%,夏作物主要生长期46月仅占29.7%。受气候演变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河流径流量呈减少之势。地下水较丰富,系由地表水补给转化而成,年平均补给量5.17亿立方米。水资源可以满足本项目葡萄基地建设需求。基地及厂区所在区域地下水为松散层空隙潜水,含水层及上部包气带均为单一的大厚度砾石层,含水层厚度约为200250米。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中质软水,矿化度

14、0.50.53g/l,总硬度为14.917.4德国度,PH值为7.6左右,水质良好。适用于工农业用水及生活用水,是当地的主要水源。地下水依靠河流、田间渠系入渗和祁连山基岩裂隙水潜流补给。3.1.3社会经济状况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北连腾格里沙漠,东西长122公里,南北宽90公里,土地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6.66万亩,人均耕地2.15亩(按农业人口),辖38个乡镇,44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01.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74万人,农业人口78.12万人,农村劳动人41.14万人。2009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54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0.

15、18:40.14:39.68;大口径财政收入6006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0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全省第五位。凉州区作为国家重点产粮大区之一,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己初步确立。清源镇位于凉州区城东20公里,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武长公路和双清公路横穿境内,交通便利,全镇辖15个村委会,114个村民小组,5707个农户,总人口25700人,耕地37719亩,人均1.47亩。农户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比较高,除从事酿酒葡萄、畜牧、蔬菜、瓜果、制种业外,还从事第三产业。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凉州区地处腾略里沙漠边缘,非常适宜种植酿酒葡萄,是专家公认的酿造葡萄最佳产区之一,也是国家六大酿造葡萄生产基地。2005年,武威市酿造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以上,年产量达15000吨以上,有威龙、莫高、皇台三大葡萄酒生产企业。具有全国知名品牌2个,省级知名品牌一个,是甘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与销售基地。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武威市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全市畜禽饲养量、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为保障市场供给、抑制物价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