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357986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鹤壁市第二中学孙秀杰尊重与热爱每一位学生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学校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几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其中就有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才有幸拜读。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用大量的教育实践阐述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建议。通读一遍后,我被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深深打动。所以我认为,要想教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锤炼自己的素质。教育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下面我就谈谈读后的些许感受。感受一: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用心爱

2、孩子们 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我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做一名教师。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他们神圣,博学,无所不知。但是真正到我开始走上了这三尺讲台并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有欣喜,好奇,但烦心的事也随之而来了。今儿张三和李四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

3、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有的时候,如果你站在学生角度去看问题,你会发现学生作出的一些举动不但不那么烦人了,反而不失有些可爱。我对自己说: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我想让他们健康快乐,聪明伶俐,宽容豁达,乐观向上。感受二:尊重每位学生的

4、个体差异性,主张学生和谐发展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米哈伊尔在平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 苏霍姆林斯

5、基说: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感受三:开卷有益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功,正源于他广泛地阅读,渊博的知识,他说:“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论专著和几百篇论

6、文,才有了“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因此,只要我们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我们一定可以走出平庸,走向成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书中有许多理论都对我影响深远。比如“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议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的我也是深有感触!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后进生,学生常规管理;有时还要接待家长,布置班级工作等等,真是有点应接不暇!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

7、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书中所举的那位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我想,作为教师,每天还是应该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

8、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他让我记住:老天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跑在时间前面的就是最大财富的拥有者。感受四:坚持写教育日记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写给教

9、师的建议时已经写了32年的从教日记,他在书中写到:“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老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把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

10、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正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日记的实践者,所以他道出的话语才真实、贴切。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道出了写教育日记的意义和作用,即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积累和反思,教育日记在这三个方面都可以起到作用:1、帮助教师的专业学习。2、帮助教师积累资料。3、帮助教师的自我反思。教育日记的内容包罗万象,只要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规律都可以做记录,如教育教学中现象的描述、事件的经过、数据的记载、规律的总结、方法的创新、成败的体验。具体而言,可以做以下分类:1、记录一些名言警句。2、记录成功的教育事例。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会有一些成功的事例,一些

11、闪光的东西。记下自己成功的案例,包括对“问题学生”一次成功的转化、一堂成功的课、一次有意义有效果的家访、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的捕捉,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活动等等,这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3、记下失败的事例。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有收获,也都有过失,或大或小。我认为失败的事情,更应该一记,因为它更能帮助一个人进步。在日记中是有勇气讲述自己的失败的,叙述事件的经过,分析失败的原因,为自己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再次遇到这一问题打好预防针,是非常有好处的。4、记教育的理论和理念。教师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我们固然懂得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是,教育实践活动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

12、学习、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关注本学科或德育工作的前言理论和理念。特别是教育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悟的,也不是一次两次培训就能解决的。有些话听起来也是比较好理解的,可是具体地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中,落实到每一堂课上,那就不容易,我们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论证并实践一个优秀的教育理论。5、记下和学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在本书的第一条建议中就写下这么一句话:“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和谐、互信的关系十分重要,师生的交流也就必不可少。当然,我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学生说许多的话,也没有必要一一记下,应选取典型的、感人的材料进行记录。6、记录自己的观察、实验、感想、反思。如针对某

13、个“问题学生”,可以建立动态观察材料;针对班级中自习课学生经常讲话的现象,实施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的效果;针对某种教育现象可以记录自己的感想和思考。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依然能感觉到他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既要以此教育经验和建议为指导,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不断的摸索和探索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