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576840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节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并指畸形【病史采集】1出生后发现手、足趾并指趾。2影响手指功能及发育。3影响患儿心理发育情况。【 物理检查 】1专科检查:畸形类型多样,多指并指,三指或四指并指,并指程度,指蹼皮肤情况。2并指分类:(1) 皮肤并指(部分、次全、完全并指)。(2) 骨性并指。(3) 复合性并指。【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HBsAg、HBsAb、HBeA、HBcAb;2器械检查:胸部线透视、手部线照片。【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包括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2手术治疗等长并指(35岁);涉及两指以上并指(23岁);不等长、并指功能障碍或异常生长挛缩应在12岁。3手

2、术原则(1) 分离彻底,直达指蹼基底。(2) 重建指蹼。(3) 采用锯状切口,避免瘢痕挛缩。(4) 部分随着年龄增大,需分二次分指。4术后康复治疗。【疗效及出院标准】1并指分离成功,植皮成活。2骨性并指骨质分离,固定牢固。3伤口愈合。先天性多指畸形【病史采集】1出生后发现。2多指并影响手的功能。3影响手及心理发育。【专科检查】畸形类型,多为拇小指两侧,有否指骨相连,或从掌指、指间关节长出是否为球状小肉赘,有时难以分辨哪个为正常指。【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两对半、肾功能。2器械检查胸部线透视,拍患手,正侧位线片及健侧对照片。【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手术指征:(1)

3、 组织相连多指,任何时候可做简单切除。(2) 有骨、关节、肌腱相连,25岁手术。(3) 骨、关节矫形者,10岁以后。2康复治疗。【疗效及出院标准】1伤口愈合。2有骨关节矫形者,内固定牢固。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史采集】1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及病历。2内容包括患儿出生时有无产伤、发现畸形的时间及畸形进展情况、颈部有无肿块及其变化情况、既往治疗过程及效果、有无家族史。【检 查】1特别注意检查胸锁乳突肌挛缩及有无肿块、质地、能否手法矫正及矫正程度,面部有无变形。2常规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排除骨性因素导致的畸形。3拟手术治疗者行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等检查。【诊 断】1. 病史:新生儿期胸锁乳突肌

4、下端可触及梭状肿块,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变短,随年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并导致面部畸形。2. 体征:头颈部偏向患侧,下颌部转向对侧,患侧面部变小,颈胸椎可有代偿性侧弯。3诊断时必须排除颈椎骨关节疾患或损伤引起的斜颈,及某些眼疾引起的斜颈。【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新生儿期胸锁乳突肌血肿尚未机化者,可作局部热敷、理疗、手法按摩等处理,睡觉时用沙袋固定头颈部于矫枉过正位。2手术治疗:适用于年长儿童,畸形明显,胸锁乳突肌血肿块已机化成条索状者。手术方法是切断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及锁骨头,并切除部分挛缩机化组织。如畸形严重需同时切断胸锁乳突肌乳突部。3术后处理:畸形严重者术后可行头颈胸石膏固定头颈于矫

5、枉过正位34周,畸形轻且术后已完全矫正者,可不作外固定。【疗效标准】1治愈:斜颈畸形完全矫正,头颈部活动正常。2好转:斜颈畸形部分矫正,头颈部活动部分受限。【出院标准】矫正后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史采集】1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史采集及病历。2内容包括患儿出生后双下肢活动是否对称,有无髋部弹响,学步时间有无跛行或鸭步步态,既往治疗过程及效果,有无家族史。【检 查】1髋关节活动范围、蛙式试验、Ortolani试验,Allis征和Trendelenburg征。2常规摄双髋关节X线片,了解髋臼发育情况及股骨头位置。3拟手术治疗者行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等检查。【诊 断】

6、1患儿双下肢活动不对称、学步时间晚、跛行或鸭步步态。2患侧腹股沟纹深且位置偏高,两侧臀纹不对称,髋关节外展受限,蛙式试验、Ortolani试验、Allis征和Trendelenburg征均为阳性。3X线特点:髋臼及股骨头发育不良,股骨头于臼外上方脱位,不在Perkin 方格之内上象限,髋臼指数大于30,CE角小于20,前倾角及颈干角可异常增大。【治疗原则】1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最满意的疗效。2婴儿期可用外展尿垫或连衣挽具维持髋关节外展位612个月。3幼儿期可在全麻下行闭合复位,然后用蛙式石膏固定912个月,一般每3个月更换一次石膏并复查X线片。4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行切开复位、髋臼

7、成形及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此外,根据不同病情及年龄,还可选用Salter或Chiari骨盆截骨术、关节融合等手术治疗。【疗效标准】1治愈:股骨头完全还纳于髋臼内,髋外展活动及步态、行走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好转:股骨头基本复位,髋臼形态欠佳,髋关节功能部分受限。3未愈:股骨头未复位,髋臼发育差,髋关节活动及行走功能均受限。【出院标准】关节复位,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史采集】124小时内完成病史采集及病历。2内容包括患儿出生时的畸形程度、能否手法矫正、以后畸形进展情况、站立及学步时间、有无跛行及步态异常、既往治疗过程及效果,有无家族史。【检 查】1重点检查患足跖屈、内翻、内收

8、程度及有无小腿内旋,手法能矫正的程度。2常规摄患足X线片,了解诸足骨发育及畸形情况。3拟手术治疗者行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等检查。【诊 断】1患儿出生后即发现足畸形:患足跖屈、内翻及前足内收,足跟小、跟腱挛缩、足内侧上皮肤松弛或皱折,严重者有小腿内旋。已走路者因用足背外侧踩地,可形成胼胝和滑囊。2X线片特点:正位片示距骨轴线与第一跖骨轴线不连成一条直线, 跟距骨轴线交角30;侧位片示距骨轴线与第一跖骨轴线不连成一条直线,跟距角20。【治疗原则】1. 尽早治疗,出生后即行手法按摩矫正及间歇性石膏外固定。2. 13岁患儿可作分期石膏矫形,矫正顺序为先矫正前足内收,再矫正足内翻,最后矫正马蹄足(跖屈)畸形。3经上述治疗无效或矫正不满意者,可行足后内侧软组织松解、肌腱延长术及肌腱移位术。12岁以上患儿骨骼畸形,严重关节僵硬者,可行足三关节融合术。【疗效标准】1治愈:畸形完全矫正,患足发育正常,外观及功能良好。2好转:畸形部分矫正,跟足发育不良且不同程度内翻,功能部分受限。【出院标准】矫正后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门诊随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