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5737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作用 2019/08/23 摘要:语文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中小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新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产生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习共同体学习,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进步。本文概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高效开展的教学方法。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共同

2、体;合作学习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在众多的学习方法中,笔者认为学习共同体学习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于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的认同感也比较强,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使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不断进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学习存在的问题(一)学习共同体小组构建不合理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时,可能会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来分配,往往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学习共同体

3、构建不合理,可能会造成学生之间差距拉大,能力强的小组动力和积极性更高;反之,能力弱的共同体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会降低,也可能导致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难以得到保障。教师强行按照学习能力的强弱来分,而没有遵循学生的意愿,会造成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共同体成员间关系不融洽,内部矛盾加大,导致共同体学习达不到预定的目标,甚至使得共同体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二)职责分工不明确共同体成员职责分工不明,可能造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任务增多,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无所事事。共同体内部学生做不到各司其职,会使共同体小组学习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也无法使学生做到相互帮助。学生回答问题时,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意见和表述可能会存在不一致

4、,这时共同体内部没有相应的负责人从中调解,容易出现意见不统一,矛盾激化。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造成学生对共同体没有依赖性,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精力充沛。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而言,语文学科显得较为枯燥。语文是人文学科,需要大量的记忆、背诵和练习,而这种较为单调的学习方法,显然与想象力丰富,容易异想天开的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相符合。开展合作学习,让课堂教学“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为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人

5、翁地位。同时,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让学生产生认同感,为培养综合性人才做储备。这种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学生在学习上不断加强主人翁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而非被动地去学习知识。(二)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教学不是单向的传输,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着教师。学生通过共同体合作中的沟通和交流,可能会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为了解答学生的问题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积累,以免对学生的问题不能详细地讲解或讲解错误。在初中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仅是权威,还是自己学习和

6、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学工作者,应注重师德形象塑造,释放自身的魅力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共同体合作学习,强化了课堂互动的广度、深度,教师可从学生的互动中更加具体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更多的生产性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学相长。(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者,能够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清晰地把握各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教学。一堂语文课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但教学质量却大不相同,对学生不了解,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也就无从谈起。学习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在客观上拓展了课堂的互动宽度,加深了课堂互动的深度。学生之间思维相互碰撞,

7、相互启发,启迪智慧,对语文学习主题的把握将更加具体,获得更多感悟。为此,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无论是从教学产出效益还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考量,开展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都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如何推进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首先,尊重学生意愿。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有区别于他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性格秉性。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由地组建学习共同体。民主地选举出勇于承担责任的组长。其次,组间相似。确保每个合作学习共同体的实力差不多。共同体不一定要人数

8、完全对等,性别均匀分配,而是要注重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小组实力间的对等。实力相当,可便于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竞争学习,以积极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为学习共同体小组荣誉而努力学习。其三,组内相异。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运行效率不高,学生们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主要是因为组员之间缺乏差异性。为此,注重学习共同体内部的差异性,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意识到自己是组内不可或缺的一员,这对于共同体合作学习的开展十分关键。(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当前的学生群体,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深受父母家人的呵护。部分娇生惯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

9、,尤其是缺乏探究学习的良好品质。每当遇到问题时,学生总是等待、依靠教师,缺乏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合作学习,以共同体为单位,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共同体小组在收到任务后,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此时,教师可引导组员们分解任务,同时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组员积极地进行交流、分享,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四、结语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合作学习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合作、理解、责任、交流、共赢等思想与品质,而这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作为教学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思想。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体差异,为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