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356799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教育学论述及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S学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结构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四、简答(5小题共20分)五、案例分析 (每小题10分,共20分)200字六. 论述题 (20 1小题 ) 400字主要问题 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势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素质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如何增强德育实效 改进德育过程的组织教学过程基本环节后进生的教育方法教育学案例分析练习20100521 要求:辨别现象(表明观点)并引用有关教育原理进行针对性分析。200字案例一:王老师是某校资深的优秀老师,不少家长都送自己的孩子到她的班级学习。多数学生在王老师的关切和启迪下,成绩、品德都日渐精进。但对于

2、好动不羁、个性强的学生可能就有点吃不消了。小刚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刚今年11岁,聪明活泼,喜欢画画、音乐和打球,自从进入王老师的班级以来,最令他头痛的就是每天早晨必须比其他班早一小时到校补数学课,因为王老师的座右铭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迟到或没来得及写完早自习布置的作业,下课后就不得休息。另外每天还要交一篇日记、两篇书法,更令小刚伤透脑筋。月考渐近,王老师总觉得现在的学生没有以前用功,因此,她显得比学生还紧张,留给学生的家庭作业也随着月考而增多。小刚连续两天功课没做完,昨天的随堂测验又不及格,于是王老师想利用午睡时间给他补课,帮他写完作业。小刚转过脸去坐下,一肚子的不高兴,王老师要

3、他把脸转过来,小刚硬是不肯,王老师只好用手挪动他的头,没想到他用力把头一甩,正好碰上王老师手上蘸水的红笔,笔尖划过他的脸颊,于是一道伤痕就留在他的脸上了。事后小刚父母坚持要王老师公开道歉,并要她立下悔过书,声明日后绝不再“碰伤”他儿子。王老师身经此事,心中也不禁划下了一道伤痕,并且自问:“我错了吗?问题:请结合相关知识对王老师的行为加以评析,她真的错了吗?为什么?参考:教育环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发展自己个性;学生的学习任务与需求也是多样的。当师生发生观念和行为冲突时,教师应该反思,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了适宜的发展教育环境。案例二:开学不久,何老

4、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尤其在学习方面。何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何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何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何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你怎样看待“差学生”?请你根据有关原理加以分

5、析, 何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并说明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学业不良学生的指导工作。 分析(1)所谓差等生(后进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2)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3)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疏导原则,品德评价法、修养指导法说服法。(4)教师指导学业不良学生时应当做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依靠、发挥班集体的力量等)案例三: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

6、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简要分析: 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确立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要反复抓,巩固。 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四-探究式教学- 2.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地理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

7、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 问题:、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模式,有何特点? 、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具体教学方法?对你有何启发?简要分析: p302(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有关知识:(新的教学方式强调:) 探究性学习概念:在学科领域或现实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

8、学习方式的过程; 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则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 提出探究的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讨论。 案例五: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籽、胡萝卜等,上课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他相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个

9、梨,问道:“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为什么说它们是果实呢?”“都能吃。”一个学生问答。“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苹果和梨都是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都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都有核儿。”一个学生猛然想起,脱口而出。“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 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教师说:“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叫果实。”一个同学答。这时,教师总结:“对

10、,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试阐述以上这个案例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哪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对于教师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谈话法 演示法)案例六:“蝴蝶”的启示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其实,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

11、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重视能力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情感意志) 高难度高速度任务 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案例七:某班语文课的彭老师在备小桔灯这篇课文时,特地到超市买了桔子,自己动手做成小桔灯。讲解课文时,她拿出了自制的小桔灯,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事后的作业和测验都表明,教学效果非常好。你认为彭老师的这个做法最明显地符合了哪个教学原则?试分析之。 直观 案例八:珠海某学校改革评“三好”的办法。把“三好学生”改称为“全面发展好少年”,另外设立二十多个单项奖,如语文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等。一时间,学校变得满天星,连平时很自卑的学习差的同学也成了

12、“星”。家长们对此褒贬不一。你认为此举有何积极意义?如有负面因素,该如何完善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通过评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其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案例九:在一节观摩课上,中国的教育专家陪着英、美教育专家一起听一位中国特级教师的课,教师讲得特别精彩,十分完美,教学内容科学、严谨,学生听得十分投入,并仔细记下了老师讲到的所有重点。陪同的中国的教育专家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在课后评议中,大家以为外国教育专家也一定会大加赞赏。然而,外国教育专家却连连摇头,说:“不理解!不理解!这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学生们在看教师表演教学艺术,因为教师讲得这样完美,学生哪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智慧?”问题:请你根据有关教学原则并联系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实施的相关要求,谈谈你对这节课的看法。(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 (2)分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 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