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56304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2、学会从语言入手,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3、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人格追求。教学重点: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对屈原之死的评价,理解“殉道者之歌”。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朗读,介绍屈原、离骚、楚辞(一)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出示对联:“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2、从对联中的“天问、汨罗江、香草、三户地、九歌等词,可知凭吊的是屈原。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二)、介绍屈原、离骚出示屈原图片。解说:屈原,就带着这种悲痛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他生活的楚国原先也是个强国,但当屈原登上政治舞台时,楚国的综合国力已日趋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但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忧郁愤怒出诗人。于是,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他写下了离骚。明确: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指忧愁,离骚就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

3、作品。(三)介绍楚辞过渡语:请大家各自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出示资料:苗裔(y)、孟陬(zu)、庚寅(gngyn)、降(jing )、揆(ku)、肇锡(zho c)、重(chng)、扈(h)、辟芷(zh)、汩(y)、搴阰(qin p)、道(do):通“导”向导 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生自由朗读四分钟后,播放课文录音,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划分。明确: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形式特点:1、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

4、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2、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3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原来楚词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后来,一般把有语助词“兮”的诗歌称为楚词。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 二、赏析课文内容,走近人物形象。过渡语:看了项羽的垓下歌,我们再回过头看离骚。这里有一组图片,请大家从课文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诗句。明确:图片一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5、。译文: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父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父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图片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译文: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这美好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把它作为自己的佩巾。 图片四: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译文:光阴像流水一样迅疾,我好像赶不上啊,惟恐年岁不等待我。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攀折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

6、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图片五: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译文:太阳与月亮快速运转,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依次更替,永无止境。只看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图片六: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译文: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

7、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讨论明确:1、出身高贵,降生时刻不凡,名字美好。2、器宇不凡。3、勤勉修行,自强不息。4、忧国忧民,鄙视小人。5、是君王的领路人。思考: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但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明确:运用比喻句,即“移情法”,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

8、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如: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这样,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小组讨论:对屈原这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又应有怎样的外貌和气质?请看三张图片,你认为哪张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并结合课文简单说下理由。(依次出示三张图片,一是打扮华丽的屈原,第二张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第三张是遭流放后愤怒忧郁的屈原)学生发言,言之有理即可。三、探讨: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出示图片“屈原被贬

9、离开国都”。文字资料:屈原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离骚结尾: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结合离骚来理解。小结: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用悲壮的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屈原的一生是一首殉道者之歌。 四、积累名句。出示资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

10、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五、布置作业背诵离骚,要背出情感和意韵,要背出自己的理解。教学反思:还是先来回忆一下我的备课经历。抽签抽中离骚一课,我马上叫了起来:“怎么会是古代诗歌呢?能让我换吗?”我喜欢唐诗宋词,对于诗经、离骚这一类年代早些的诗歌却有点“敬而远之”,“只可远观”难以“心领神会”,算得上是“离骚离骚奈如何”。坐在家中,连看了三遍课文,屈原和我们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真是差得太远了!如果没有注释,我是不能看懂,也会和学生一样乱读一气。那么,我要立足于课文字词句的讲解吗?去网上查看资料。教案真不少,课件有幸也找到三个,至于其他的课文资料洋洋洒洒,抱着“

1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认认真真的看了近一个小时。零零总总汇集了一些资料,有了一些突发的灵感,最终备成了以上的教学设计。印象中,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我也“随波逐流”,在导入部分集中介绍屈原、离骚、楚辞。稍微变了点花样,通过三副挽联引出“屈原”,品味其“悲壮、悲叹”,为后面的课堂基调做了铺垫。结合朗读来介绍“楚词”,而不是在课前单独介绍,依托文本来理解楚词的形式特点。离骚的阅读障碍较多,如果穷究字词意思,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字词以及琐碎的语法上,那么容易上成语法课或其他。课文的注释十分丰富,学生借助注释,对文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困难。所以

12、,我不从古文知识点的角度讲解,以理解课文为主,穿插字词讲解,在对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感悟文字的内涵。为理解屈原形象,设计了逐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一是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此问题简单,对全诗进行梳理,学生容易概括,对屈原的形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的三副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屈原的个性特点。最后,抛出颇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在论辩中,去充分感受屈原的自我意识,对真理的执着,对正义、理想的坚守。顺理成章点出,这是一首悲壮的“殉道者之歌”。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未在课堂上实践之前,我的设想是

13、近似于“空中楼阁”。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时,看似不错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却会“频频触礁”,完全不是预想的结局。实战之后,发现以下问题:1、时间紧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2、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力不从心。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3、对于学生肤浅的理解,竟有语塞之感,当下之反应是提醒他将其往原定的解释上靠拢。似乎,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环节。其实,也就可以顺着学生思路,改变教学思路。4、画面的过多呈现反而使文本成了点缀,本末倒置。原本应是用图片来张扬文字的魅力,却变成是简单的为图片找文字解说。如何将图片的直观与诗歌的“言外之意”结合?5、在授课的思路方面还算比较清晰,但是在阶段与阶段的连接出就显得不够流畅。一直对板书有点吝啬,课堂上只写了可怜的四个字,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因自己字的欠缺,总懒得写板书吧。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有了“困”,才有了我们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学后有所思,教后有所感,相信下次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