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3561885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课中的运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的学科教育存在着很多共同的属性,但是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分支,有体现出其本质的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特性,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儿童音乐;另一方面是指音乐进行教育,由此提示我们既不能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解成纯知识,纯技能,纯艺术性的音乐教育,也不能脱离了音乐艺术本身的特殊规律及儿童心理开展的规律来实施音乐教育,只有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成为在音乐艺术根底之上的、儿童积极参加的音乐实践活动。1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素质教育的

2、重要性,它挖掘和培养人的多种生存必备要素,比方:创造力、自信心 、竞争力等等。如果有了这些能力,就能在漫长的一生中承受得起社会的各种挑战,会使生活更有意义。哪怕将来不从事专业艺术工作,在少儿时接受的艺术训练,也可以培养出很多好的素质,便于从事任何工作。且提高了艺术修养,也将丰富人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奥尔夫教学法的普及性和社会性,同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可以为我们今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启示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对此研究已有许多并取得很大的成就。最早开始于德国,如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已被欧美

3、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还有古尼特.凯特曼著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用奥尔夫乐器进行奏乐教学的建议、奥尔夫教学法等。此外,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奥尔夫教学法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这些研究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提供了一个必要的资料前提。二、国内研究状况: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廖乃雄教授于1980年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到我国。我国有关儿童音乐教育的

4、研究和改革正在努力吸取世界儿童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优点,探索适合儿童成长开展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已很多,如:秦德祥的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芮文元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此外还有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手风琴集体课中的运用、奥尔夫乐器在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富有创造性的音乐课奥尔夫教学法等。这些研究都没有较好的运用到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本文意图通过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优点和教学模式,让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更加完善,使音乐教育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开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完善和指导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运用文献法:在参阅期刊,书籍等文献的根底上了解以往大多数学者、教育工作者对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从而找出研究学者的研究观点和依据;运用自然观察法通过对实习、见习期间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活动的观察来深入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最后,得出一些关于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面的启示。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开展。讨论与分析:传统的音乐教学法单一,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借鉴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和教学模式,并将其与儿童的身心开展规律相结合,总结出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采取的相应策略。使音乐教育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开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使我国学前儿童

6、音乐教育更加完善。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及意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当代德国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首创,后经许多专家继承与开展而形成的音乐教学法。该教学法风行世界50多个国家,其教材学校音乐被译成27种文字。80年代由上海音乐家将其引入我国,在全国各大城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产生的根底奥尔夫于1914年毕业慕尼黑音乐学院,他曾在一些歌剧院担任钢琴伴奏,20年代初他又回到慕尼黑音乐学院专门研究作曲。1925年他与军特合作创办了“军特音乐舞蹈学校,开始了他一系列教学尝试,这种尝试受到了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奥尔夫的五套学校音乐也应运而生。他的五套学校音乐虽然得到了

7、著名教育家凯斯腾贝尔格及合作者普雷斯纳博士、瓦特博士的支持,并方案在柏林小学大规模试验和推广,还于1932年在德国较有影响的朔特出版发出了出版预告,但由于希特勒上台,不但出版方案没有得到实行,连整个实验与推广的方案也随之成了泡影。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的学校音乐才得以出版。奥尔夫的教学方法着重在于帮助儿童建立一种节奏、旋律与和声模式的“词汇,使儿童用它来创造自己的音乐。同时,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能掌握歌唱、演奏从而到达音乐教育的目的。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它以听力训练、节奏训练、律动训练、语言学

8、习、创造性能力培养等为根本内容;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响能力及人格的全面开展。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手段,培养健全人格才是目的。因此,它所致力的音乐,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而是融合音乐、舞蹈、诗歌、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于一体,以到达健全的人格教育。他的内涵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第一是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音乐把“真“善“美的精神传给儿童们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做一个全面开展的人。第二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来学习。奥尔夫设计的教学法是“有教无类的

9、教学法,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美的音乐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他提倡“玩中学 、“做中学 、提倡“元素性音乐,把复杂枯燥的纯理论的乐理知识简单化用一些简单的节奏、固定的音型、易学的乐器演奏技巧,使每个儿童都能很快地学会,并且乐于去学、乐于去做从而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表现能力。第三是从感知入手。奥尔夫教学法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不是采用使学生感到烦厌的纯理论的学习。它采用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元素性的)、以感知入手的教学法。他不是把理论做先导,而是从感知入手,让儿童直接去感知音乐。首先学会“怎样做然后再去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学前儿童教育。可以使儿童在快乐教育中变

10、“要我学为“我要学。第四是讲究即兴性。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参与意识。其重要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因此它选择的教学内容比拟适合儿童的特点,且难度不大,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跟得上教学步调,使孩子们觉得始终只是在做游戏、在跟音乐进行愉快的合作。三奥尔夫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奥尔夫教学法虽然质朴自如,引人入胜,但是它毕竟产生开展于德国的土地上,所以,必须把奥尔夫教学法与我国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尤其是把广阔农村的古老文化与实际结合起来。例如:地方戏剧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在360个剧种里,在5万多个曲目中有着数不胜数的锣鼓,都可作为奥尔夫教学的素材。还有陕北的腰鼓,黄河沿岸的威风鼓,山东的唢呐曲,各地、各民族的民歌,

11、都是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奥尔夫音乐素材,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能以此为根底,将奥尔夫教学法与中国传统风格的音乐相结合,必然会受到农村孩子们的广泛欢送。另外边、老、山、穷地区流传的山歌、童谣、谜语、歌谣等等,也都是很丰富的音乐素材。这对产生于农村这块土地上的音乐,将格外被农民的孩子所接受,所喜爱。因此,农村为奥尔夫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也为实施奥尔夫教学法的工作者找到了肥沃的土地。广阔农村的孩子接受这样的音乐教育,将对我国国民音乐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农村还是奥尔夫教学法最简单、最经济的实验基地。比方,在城市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弹奏电子琴、手风琴、钢琴等,但大多数农村,尤其边、

12、老、山、穷地区的孩子们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因此,用传统方法学习音乐,需要很多的经费,还要配备大批专业音乐教师,而这一切,不是每一个乡村所能具备的。即使具备这些条件,农村孩子要掌握和演奏这类乐器,也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只指望单一的教学来普及与提高农村的音乐教育质量,无论从人力、财力还是孩子们对音乐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来讲都不是容易之事。而奥尔夫教学法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它的教育就地取材,人人皆备,尤其是生动活泼的声势训练,用身体作乐器,不用花钱便可进行长期的音乐训练,这种训练把音乐与身体结合起来,可在几年内都不会重复。同时,通过朗诵、儿歌、谜语、故事、戏剧、童谣、唐诗、宋词等进行节奏训练,可产

13、生奇特的音乐效果,既经济易学,又可弘扬民族文化,一举两得。除此之外农村中在奥尔夫乐器的自制自配诸方面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用上下不同的酒瓶排在一起制成上下不同的音条乐器,音色纯洁,易教易学,制成蛙鸣乐器或刮奏乐器,易拉罐装上沙土可做成沙锤乐器。农村的孩子们敲打着一套自制乐器,一定是心情舒畅,乐在其中。由此可见,在我国广阔的农村开展音乐教学,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和文化素养,奥尔夫教学法是最好的选择。二 、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简单地说,奥尔夫教学法被认为是现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适合儿童的音乐教学法之一。他的教学原理是先让学生通过接触音乐实践使他们真正的喜欢音乐。它是由老师为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在

14、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奥尔夫教学法具有的特点1完整的体系性1奥尔夫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有自己完整的独特的体系。从理论原那么和指导思想到教材、教学法、教师及丰富的和成功的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具备的一个完整体系。从人的音乐天性出发和从音乐最起码、最简单的元素出发,他都讲究完美的艺术性。并且十分强调以音乐的节奏为根底,但又不仅是单纯拍拍打打,对于旋律、和声、配器、曲式等方面他都有严格的要求。以器乐为特色,同时声乐与器乐并重。这都显示了它较完整的体系性。2独特性,“元素性音乐教育是它区别于传统教学法和其它各种国外教学法的独特性。 3灵活性,奥

15、尔夫音乐教学没有教学大纲和分年级的要求,它的根底教材和传统音乐教学不一样,它不要求一首挨一首地进行,而是按音乐语言开展的顺序循序渐进,它的即兴性要求每年的教材不同,即使采用同一教材的两个不同班级的课,也不会出现重复,永远是新鲜的。4开放性,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没有框框、不封闭、不排他,可以把各种教学法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来,所以它必然逐步开展、逐步丰富、而且永远没有终结。所以,从实质上说来,奥尔夫教学体系可以归结为一种教学思想。5艺术性,奥尔夫教材中很简单的四小节儿童歌曲,在艺术上都很经得起推敲,质量要求很高,音准、音色毫不模糊,在和声、乐曲结构、配器等方面都有它自身的艺术准那么。奥尔夫教学体系要

16、求从教师的教学到表演、乐器制作,那怕是最简单的,也必须有艺术价值。2.元素性奥尔夫把他的音乐称之为“元素性的音乐,并自喻为“野生物。在他的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元素性具体表现为:1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根底的元素,不同的歌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训练节奏的训练:从体感入手,把体内的节奏诱发出来。单层次的训练如模仿、问答、节奏补充。多层次的训练如卡农、多声部节奏。2从朗诵开始入手,奥尔夫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如“叫人名;在问了两个音节数不同的孩子名字之后,就让他们互相有节奏地呼唤或分组呼唤,形成多声部呼唤。然后是数韵和简单的儿童诗歌。在此过程中朗诵要素有:旋律性 (汉语四声较西方语言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可以直接用到音乐中);节奏性 (汉语也富有节奏性,单词,词组都可以配乐,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