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55950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白云致友汽车配件交易中心雨水径流控制一、雨水径流量计算建设前本项目占地面积47798m2,下垫面主要为碎石路面、土路面和公共绿地。碎石路面占地面积12000m2,土路面占地面积17198m2,绿地占地面积18600m2。表1 建设前下垫面面积统计下垫面归类下垫面种类计算取值建设前面积S(m2)可渗透路面碎石路面0.4012000可渗透路面非铺砌的土路面0.2917198绿地绿地0.1518600合计47798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12000x0.40+17198x0.29+18600x0.15】/47798=0.263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总公式: =357.5L/s.

2、ha=0.357 L/s.m21).设计重现期:P=5a2).设计降雨历时:t=20min3).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263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为Q(jsq),建设前没有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因此Qd(jsq)=0Q(jsq)= Qs(jsq)-Qd(jsq)=0.263x47798x0.357=4490L/s式中:Q(jsq)建设前雨水径流量(L/s);Qs(jsq)建设前雨水设计流量(L/s);Qd(jsq)建设前雨水径流措施径流削减总量(L/s)。建设后下垫面主要为透水地面、绿地和不透水地面。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面积8184m2,绿地占地面积18600m2,硬屋面硬化面积950

3、0m2,非渗透车道路面7000m2。建设后透水地面面积共23300m2,非渗透硬化面积16500m2。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为57%,大于40%。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雨水径流系数取0.30,绿地取0.15,硬屋面、非渗透车道路面取0.90。表2 建设后下垫面面积统计下垫面归类下垫面种类计算取值建设后面积S(m2)非渗透路面硬屋面、非渗透车道路面面0.9016500可渗透路面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0.308184绿地公共绿地0.1518600合计43284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16500x0.90+8184x0.3+18600x0.15】/ 43284=0.

4、464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总公式: =357.5L/s.ha=0.357 L/s.m21).设计重现期:P=5a2).设计降雨历时:t=15min3).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0.464建设后雨水径流量为Q(jsq),建设后未采取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前Qd(jsh)=0,故Q(jsh)= Qs(jsh)-Qd(jsh)=0.464x43284x0.357=7174L/s式中:Q(jsh)建设后雨水径流量(L/s);Qs(jsh)建设后雨水设计流量(L/s);Qd(jsh)建设后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径流削减总量(L/s)。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建设后雨水径流不应超过建设前雨水径流,即

5、: Q(jsh)Q(jsq)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得出:1、Q(jsh)-Q(jsq)=7174-4490=2684L/s ,说明建项目建设后未采取雨水径流控制措施前雨水径流量大于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不满足相关文件要求,至少2684L/s的雨水量应采取径流控制措施。 2、项目建设后的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为57%,大于40%,满足相关文件要求。3、采取雨水径流控制措施,于首层室外停车场下面设置一座有效容积800m3雨水调蓄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项目技术:本项目为新建商业,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对应设计雨量为43.0mm。本项目场地绿化和空地面积所占比

6、例大,故径流控制为场地内控制。 W控制雨水量:调蓄回收利用雨量:800m。在地块南边地下设置蓄水收集雨水,蓄水池占地400,深2m。W渗透滞蓄雨量总计10.4m:渗透滞蓄雨量计算:(渗透率(m);综合安全系数,一般取0.50.8;土壤渗透系数(m/s);水力坡度,一般取1;有效渗透面积(m2);渗透时间(s),当计算调蓄时应12h,渗透池、渗透井可72h,其他24h。)经计算:W绿地=7m;W透水铺砖=3.4 m; W控制雨水量=W调蓄回收利用雨量+W入渗雨量=810.4mb. W场地总雨水量地块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各类汇水面的雨量径流系数;各类汇水面的面积(m2);汇

7、水面积(m2)其中: =43284 m2=(绿地面积0.15+透水铺砖地面面积0.3+非渗透路面0.9)= 20083.8 m2综合雨量径流系数=0.464径流总量计算:(径流总量(m);雨量综合径流系数;设计降雨量(mm);F汇水面积(hm2)本项目设计降雨量为48 mm,径流总量:W=100.464484.33=964m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A:A=W 控制雨量/W径流总量=810.4/964=84.1%本项目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4.1%,满足不低于70%,不高于85%的要求。二、 雨水调蓄设施本项目硬化面积16000m2,大于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方法规定的10000m2硬

8、化面积,应设置雨水调蓄池。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等规范,拟在本项目南边首层停车场处建一座埋地式雨水调蓄水池,有效容积为800m3。1.概述(1) 工程建设目的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雨水收集、处理工程。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对雨水径流控制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案。根据项目地形地貌的特点,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初步弃流处理,达到雨水径流控制的目的。(2)依据及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主要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9、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年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4) 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19-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补充水源水质(GB/T 18922-2002)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DB4426-2001)(5)工程设计要考虑多种偶然情况,例如降雨量过大时的溢流防洪,此外也须制订用电安全、防火防震

10、等安全措施。2.工程概况(1)本工程位于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茅山村广清高速公路东侧,块项目性质为商业市场用地,用于兴建汽车配件城及其附属建筑。地块紧邻广清高速公路,南面为江石路,东面为规划道路,西面为18.6米绿化带。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3284.3 m2,建筑面积26800 m2。用地内现状场地地形平坦,呈现由北边逐渐向南面降低的情况,本项目首层绝对标高为9.500。(2) 气侯特征广州所处纬度较低,属南副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长夏短冬的气候特点。以气候寒暖的具体指标的气候学季节划分,广州市约70%的年份有短暂的冬季。以有冬季的年份统计春、秋、冬三季,长期的资料统计夏季,可得出广州市各季的

11、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广州市各季降雨量、降雨天数统计表月份降雨量/mm降雨天数1月43.252月64.873月85.3104月181.9125月283.6146月257.7157月227.6128月220.6139月172.41010月79.3511月42.1412月23.53总降雨量1682广州的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多为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偏东南风,高温多雨;其余季节多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4)雨水资源广州地处我国南方,坐落于珠江口,降水充沛,雨水资源丰富。由广州市多年平均(1971-2000)降雨量及其年内分布情况表(表23)可以看出,广州多年平均

12、年降雨量接近2000mm,但是月平均降雨量大于150mm的只有49月共6个月。这6个月的降雨量达1654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而自10月到来年3月的6个月,总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的16%。广州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6天,最多的年份184天,最少的年份也有109天。小雨占总降水日数的69%,中雨占15%,大雨占10%,暴雨以上降水日数年平均约9天。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一样,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平均降水日数为97天,以79月为最多(51天),第四季度最少,平均只有20天。由此可见,广州市雨水资源的特点是资源总量丰富,但年内分配不均匀。雨水总收集面面积为43284m2,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取0.46

13、4,广州地区设计日降雨量取51.8mm;弃流量为3mm,一次降雨雨水径流总量约为:W=0.464x43284x(51.8-3)/1000=980m结合降雨量设计钢筋混凝土调蓄水池一座,设置室外停车场下,容积为800m3。本次设计采用重力型弃流装置实现雨水的初期弃流,每次降雨可实现60m的初期雨水弃流量。3.雨水调蓄池流程图4.工艺特征集水面的径流雨水经常表现出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混浊,随着降雨的持续,冲刷效应过后,径流雨水的水质将明显提高。对于收集利用系统,在雨水收集时弃流掉初期污染严重的径流雨水,可以节约投资,减少运行费用。对于收集排放系统,弃流初期雨水可消除面源

14、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1) 初期径流弃流量应按照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COD、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屋面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本项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弃流总量约为60m。 (2) 初期雨水弃流井采用PE成品井,雨水调蓄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5.系统控制(1)雨水调蓄排放系统设置如下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2) 本雨水调蓄排放设施运行采用自动控制,特殊情况下同时采用手动控制。6.雨水径流控制率本项目收集雨水面积约43284m2,全年降雨量1682mm年降雨径流量:=43284*1682/1000*0.9*0.9*0.85=50125m,每年累计可收集雨水量可达到50125m,用于绿化和道路冲洗水量全年用水量11160m3(见下表)。用水部位用水定额单位用水规模年用水天数平均日用水量年用水量/m3商 业6L/m2d2700036016256700餐 饮20L/座位次37003607426640绿化、道路冲洗2L/m2d1860030037.211160未预见水按10%计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