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355930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测试题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图1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2、 D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

3、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112题: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图2是某地区的地

4、形图,回答15118题:130E图2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7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读图3“珠江三

5、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924题:1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图3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2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

6、航运里程较短22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23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2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

7、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527题:25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26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27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城市化 B全球化 C本地化 D工业化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阶段中国大陆、越南等地香港、台湾地区阶段欧美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29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价格

8、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二、综合题(4大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7分)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右下图所示:(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1分)A、干旱 B、降水稀少(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2分)(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4分)32案例分析:(共6分)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

9、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右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3分)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导致“前店后厂”格局逐渐改变。 。(3分)33读右图,回答问题:(共10分)(1)该区正以 、 、 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分)(2)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分)(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2分)(4)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

10、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分)34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7分)(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