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54866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审题方法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在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审题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作文的得分就比较低。我们在审题时,要在找准题目中好的关键词句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写什么”。因为在应试作文是确定“写什么”远比确定“怎么写”要重要的多。“写什么”一指题目要求写什么。二指根据题目要求,“我”可以写什么。我们在审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 审清题目的限制。要仔细阅读题目以及相关的话题、材料、写作要求、提示语等,作文的限制就在这些“部件”中有所体现。一般包括:字数(600字以上)、文体、话题、保密性(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人称、数量、时间、空间、中心等。审题训练

2、 说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作文题目有哪些限制?这道题限制了写作对象:事这道题限制了写作数量:一件事这道题限制了取材范围:我身边的事这道题限制了文章中心:趣事这道题限制了文章体裁:记叙文还必须继续思考第六个更重要的问题哦: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情,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戏剧性。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同是叙述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趣事这两个文题的写作重点是不同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写作重点是突出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把这件事“有意义”的地方描写出来,而一件难

3、忘的趣事的写作重点是所叙之事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它有趣,要把趣之所在描绘出来,以突出其难忘。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2、审清题目的重点:捕捉、推敲题眼。题眼:就是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 a.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 b.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形容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暑假里的一天,题眼是“暑假里”,限制了所写事件的大的时间范围。 c.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审题训练 1: 他(她)真美的题眼是 是“美”,我们在写作

4、时必须抓住“美”,写出体现“美的”事件或细节,明确“美”在文中的含义,揭示“美”的本质。审题训练 2:战胜自卑的题眼是 是“战胜”,写作时就必须交代是什么使主人公“战胜”的,“战胜”的过程如何,在“战胜”的过程中获得怎样的感受。审题训练3:不寻常的考试的题眼是 是“不寻常”,说明这个“考试”是与众不同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考试,也可以指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考验,因此要选好写作的对象和材料。审题训练4:师生之间的题眼是 这个题目不应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而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审题训练5:他也是我的老师的题眼是 题眼

5、是“也”这个虚词。“也”字说明“他”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学校里给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而是指在生活中或社会上给自己教诲、技能、处世的道理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选准对象,然后重点写出“他”不是老师,却像老师一样教育了我。3、领会题目的隐含意义。审题训练1:在阳光下成长的题眼是“在阳光下”。写作前就必须思考这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很显然,这里的“阳光”不是指自然界中的阳光,而是指像阳光一样使人感受到温暖的人或事等。在思考“阳光”如何是主人公成长,在成长中“阳光”给予了什么。这样写文章时才会紧扣题目,立意深远。审题训练2:我的梦这个题目关键在于对“梦”的理解。如果只是把“梦”理解为睡觉时做的梦,就很容

6、易写成一篇想象文章。其实,这里的“梦”还指“梦想”、“理想”。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立意更深,选材范围更广。4、围绕题意,找准写作的空间。审题训练1:掌声响起来这个题目可以写什么?“掌声”在何时何地响起?是谁给谁“掌声”?“掌声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掌声”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内容。审题训练2:释迦牟尼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回答不出,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入大海试试。”根据这则材料,请以“一滴水与大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联系生活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就像“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一样。“一滴水”在“大海”中

7、永不枯竭,那么一个个个体也只有融入到集体、社会、国家之中,才会永存。有了这样的思考,写作文就不会感到太难了。审题方法 (1)推敲法。就是逐字逐句推敲题目规定的范围和要求。有些题目在时间、空间、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或说明事理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要通过推敲,准确地把握。以命题我了解的一个人为例,该题是要求写人的文章,抓住“了解”“一个”等词,我们应当明白该文要求写“我”熟悉的、了解的人,不能写偶遇的人,而且在写作时必须突出描写“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又如暑假趣事,要求我们写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必须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 (2)引申法。有时我们碰到一些文题含义比较深刻,除了本义之外,还包

8、含着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等。如明灯一题,该题并不是要求我们来写一盏灯,而是要我们写出具有明灯一样作用的人,即能在别人遇到挫折时给人指引道路、排除困难的人。根据这个意义,我们在选材时就要努力回忆在自己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谁帮了你,或者谁用他美好的品行指引你成长的道路,这样选材就合题了,而且中心也容易阐明。 (3)比较法。所谓比较法就是找几个与要写的作文题相似的或容易相混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准确地理解题意。如: 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好老师 教师,辛勤的“园丁”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三个题目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要求写老师的,但它们又各自有自己的特点。第一题是要求写刚入学时的启蒙老师。第二题要求

9、写在所有老师中你认为好的一位老师。第三题要求突出“辛勤”二字,这位所要描写的老师应当是一位辛勤的、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爱着学生的老师。 (4)补充法。有的作文题只给我们一个词或是词组、短句,它的意思并不完整,限制的条件也少,选择的余地很大,所以可以采用前拓后补的办法,使题目范围变窄,题意更具体。如在放学路上午后等文题,只限制了时间、地点等,至于什么人、干什么都没有明确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补充成(我)在放学路上(帮人推车)我在午后(给交警送水)等,这样文题变得具体明确,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5)自问法。就是拿到作文题,对题目设计几个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审清题意。如: 这个命题属于哪一类作文

10、? 写作的对象是什么? 中心思想是什么? 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以第几人称来写? 强化演练 1、比较下面作文题目,说说每组作文题目之间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第一组题目:我的好朋友 我的朋友 我最要好的朋友 第二组题目: 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一个爱护公物的人 2认真分析下面的一组题目,说说它们的写作对象都应该是谁。 我的妈妈我和妈妈/妈妈关心我我爱妈妈 3读下面的文题,在认为是“写人”的文题后画上“”。 我的小机器人/她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我们的好老师这件事真让人难忘/我的一个小邻居一件小事教育了我同桌给市长伯伯的一封信 4读下面的文题,在认为是

11、“写事”的文题后面画上“”。 A、我们村的好村长 B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趣事 C、说我长大了 D记一次有趣的自学讨论 E、街头见闻 F我的邻居 G我和我的小伙伴 H我喜爱的一种动物 5指出下列作文题目的体裁。 记一个三好学生( )扫墓记( )集市见闻( ) 春雨( )一枚心爱的邮票( )在家干点活该不该( ) 老猫和小猫( )工夫不负有心人鲁班学艺)读后感( ) 6阅读下面这份作文材料: 爸爸是体育教练,负责训练各区小学生中的田径尖子。一天下午,大雨倾盆而下,爸爸照样准时去体育场,一直到晚上八点多钟才回来,原来今天只来了一个学生,训练后,因路滑难走,爸爸把他送回了家。 要求:阅读后,结合材料的内

12、容判断一下,下面的三个“中心思想”哪一个是正确的(在正确的后面划“”)。 A表现“爸爸”守纪律,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B“爸爸”关心运动员。 C、表现了“爸爸”废寝忘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7分析记童年时代最难忘的一件事:其基本内容为: ; 重点为 ;文体为 。 8深深的母爱一题,此题的写作对象是 ;写作的重点应落在 上。因此,能否抓住最能反映母亲“深爱”的题材是写此文成败的关键。 半命题作文审题指导及训练(一)半命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命前半题:如我的梦想;命后半题:如告别;命中间部分:如给的一封信;命首尾部分:如,别再让我。(二)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策略补题前先要准确把握已给命题文字中的概念。如“

13、曾经错过的”要把握写作范围和重点词语的意思,错过即没有好好珍惜的事物。所补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所补词语要亮出文学色彩或哲理色彩。例如:那一抹晚霞触动了我的心灵、我美丽,因为我有伤痕等。(三)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个性化,是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半命题作文获得高分,固然像其它形式的作文考题一样,取决于考生的作文是否有多个“亮点”,是否张扬了个性,而拟一个切旨、切体,又求真、求趣的“亮丽”标题是十分重要的。拟标题,是考生遗词造句、概括能力等语文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要补出富有创意的标题,必须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必须多方位、多角度“出击

14、”。常见的有如下几种补题技法: 具体事物拟题法。这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可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当我面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此外,像我好想早点结束这堂课、我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寻找爱的猪等,均为具体事物拟题法。 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是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当我面对的时候为例,可以当我面对虚荣的时候为题,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可以当我面对她的唠叨的时候为题,叙写自己对母爱的独特感受。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