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354793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南宁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30分)1. (4分) 根据语境和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衢州,一幅古朴的画,一部线装的书。斑驳的青砖黛瓦,诉说着岁月的cng sng _风雨;苍健的老城古迹,见证着历史的bihunlh_ 。当我们再次回眸,那些闪烁的千古烟云,依然溢彩流芳,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AjiBj)_2. (8分) (2018八上宁波月考)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填上正确的字。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n_,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b_覆它

2、,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yn_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bn_。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3. (12分) 按要求填空。 (1) 独怜幽草涧边生,_。(韦应物滁州西涧) (2) 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 晓雾将歇,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 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 (6) 杜甫春望一诗中,“_,_”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 在美

3、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_,_”的田园美景。(饮酒其五)4. (6分) (2018八上天台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略无阙处:_夕日欲颓:_猛浪若奔:_鸢飞戾天者:_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63分)5. (2分) (2017威海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春秋;“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中庸。B .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C . 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司马光,北宋史学家,编有纪传

4、体通史资治通鉴。D . 契诃夫与莫泊桑均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们与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6. (5分) (2018七下嘉兴月考)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B .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篆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C . 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歌德的短篇小说,他的代表作有小东西星期 一故事集,文章的主人公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郞士。D . 要写出人物的精神,要注意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借助对比、 衬托、正面

5、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晴式的概括。(2) 下面三幅图是名著骆驼祥子中的插图,请将对应的选项写在相应位置。A祥子成亲B雨中拉车C买羊肉包D大兵抢车甲:_;乙:_丙:_(3) 有人说,虎妞可憎;有人说,虎妞可怜。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7.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江 南 岸陈志宏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绵绵诗意,把岸这一稚拙的江南风物,深深地烙进人们的心里。江南文人王安石对“绿”字的斟酌,历来为人颂扬。无心插柳的闲来之笔,不经意间,把江南岸的美名四下里传播了开来。江南水沛。有水便有岸,诗曰:“淇则有岸。”有岸之水,清泠映

6、天,人来人往,心生留恋意;无岸约束,水就成了灾患,驱人逃离,害人不浅。江南水美,岸功不可没。或宽或窄的一段,或绿或黄的一圈,或曲或直的一条,江南岸从水边延展开来,将碧绿的柔波,暖暖且软软地拥揽于怀。水的柔情意,衬出江南岸的大胸襟。造字先生把“伟”字和“岸”并连一起,便有羡人的高度,耀人的宽度,以及神奇且美妙的深度。唯美江南岸,绿意盎然,草树轻摇,轻轻浅浅的一线是画家明丽线条的起点,如水雾中沉睡着的五彩梦,又好似记忆中散发着怡人芬芳的黑白片断。江南岸与水密不可分。水,失魂地飘游,它的名字是汽、雾、霜、雨、冰和雪。游子思归恋家,水漂流在外,大地是它永远的故乡。流水无情,大地有意。大地宽厚的胸怀,接

7、纳回到故里的水。自涓滴始,水在大地上欢蹦乱跳,在江南岸的护送下,累积成流,它的身影在塘溪沼潭里妖娆,在江河湖海里娇媚。因水而生,依水而活,江南岸唯以依绿染翠相报。绿,是江南岸迎风飘展的经幡,由内而外,净明通透。水草是少不了的普通饰品,生在岸上,倒挂在水里,有坚贞的骨血,更具水样柔性的肌肤。岸边的树,杨柳居多,乌桕、苦楝、白杨、皂角和合欢也不少见。树的挺拔,映衬岸的魁伟;树的风姿,增添岸的厚实。秋冬时节,水瘦下去,江南岸在风中展露嶙峋惨白的骨肉,那是水一点一滴侵蚀的结果。你进三尺,我退一米,江南岸看淡荣辱,自是不会患得患失。岸绿岸黄暗自春。秋冬时节的岸,不畏水的耻笑,春夏之季,不惧水的冲刷,坦然

8、接受水的捧杀与棒杀。江南岸为水而生,以水为美,和水交缠到白头,不论春秋冬夏,永远不离不弃。多情亦是大丈夫,江南岸超越世俗眼中的魁伟,柔情万种,极尽缠绵意。亲水江南人爱恋江南岸。农夫荷锄扛耙,牵一头走得四平八稳的水牛来岸边饮水;女子步履轻盈,提篮衣物去岸边浣纱;孩子脱得赤溜精光从岸上一跃而入水,过了好半天才浮出水面,惊飞一群鸭;渔夫和船家驾一叶扁舟在水里穿梭,水上的日子,绵长而味足。生在江南,对于岸,心有千千结。家里有块田在北港(本地的俗称,即向北流去的河)岸边,年年崩岸,都要毁掉一部分水稻。父亲望着塌陷入水的岸,欲哭无泪,扶锄垒起一条新的田塍。我站在父亲身边,无限伤感地望着坍下去的岸,说:“怎

9、么会这样?”父亲向着河水冲着风说:“去的只管去吧,留下的总要珍惜。”就是这条岸,在我青春岁月,引爆对远方的渴望。1993年正月初三,我从此岸出发,朝着离家的方向,走向远方。过河上的一座桥,来到彼岸,沿岸向家的方向折回。披着朝阳去,眼看夕阳西下了,却找不到回家的岸。原来,我踏上了此岸彼岸之外的第三条岸。多年后,我读到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河的第三条岸:主人公选择了自己所要的船上生活,却遭致了生存的困境和众人的嘲讽。我回想当年的轻狂,不禁莞尔。河的第三条岸,到底是什么?是污浊的世界,还是无忧的天堂?是无法摆脱的不幸,还是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关于岸的寓意,延伸开来,有无穷的可能。

10、江南岸带给我视觉美感,以及实实在在的益处后,经由罗萨先生开化,引领我进入自由的思想之境,让我在形而上的王国快乐飞奔。念念江南,亲亲我那梦中的江南岸。(1)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段画线句进行赏析。(2) 文章以“江南岸”为题,却多处写水,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3) 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原来,我踏上了此岸彼岸之外的第三条岸”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江南岸”具有哪些特质?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8. (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生物发光的奥秘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来

11、,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微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下,生物发光可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质的材料经强光照射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生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去节省能量,因此主

12、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发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1885年,社堡伊斯在实验室里提取出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了。我们知道,化学发光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低而后者能级很高。一般地说,在激发态时分子有很高并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态,当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时,我们就看到了生物发光,如果我们企图使一个物体发光,我们只需要给它足够的能量使它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就行了。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

13、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ATP(三清腺酸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生氧化反应,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制是这种模式。不适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荧光素则换成了光蛋白,如常见发光水母的绿荧光蛋白,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来。(1) 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知道生物发光的原理了?请谈谈你的了解。(2) 第段中使用了和说明方法。请就其中一种结合句子谈谈它的作用。(3) “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

14、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这句话中,划线词“绝大多数”能否删去?请作分析。9. (19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名之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