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54737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膀胱全切并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 童振振 铉甲香 湖北武警总队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并正位可控性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 对36例行该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发生切口感染一例,经过精心护理及治疗,切口愈合好,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 全膀胱切除并正位可控性肠代膀胱术应加强心理护理,注重肠道准备及术后病情监测、各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防治、新膀胱功能训练。【关键词】膀胱全切; 正位,可控, 代膀胱; 围手术期; 护理正位可控性乙状结肠代膀胱术膀胱容量大、内压低、可控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解除了膀胱全切病人术后终身佩带尿袋的痛

2、苦,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工作,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2007年9月至2021年6月,我科行膀胱全切除并正位可控肠代膀胱术36例。通过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后,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病人全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 4370 岁,平均 57 岁,全身状况差,均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是复发性或浸润性膀胱癌者。2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 病人及家属对手术认知缺乏,同时对手术及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不能理解,病人缺乏平安感。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明确详细的答复,稳定情绪。同时告知病人术后对饮食,体位的要求,各种引流管的留置

3、的必要,及可能出现的切口痛和其他不适,都应当解释清楚,增加平安感,为尽快手术及术后顺利康复创造条件。肠道准备 术中因结肠去管化,肠粘膜暴露时间长,同时肠道中残留的粪便细菌可增加伤口感染机率,影响整个手术的效果。因此,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尤其重要。术前1周开始口服氟哌酸及甲硝唑,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并注意补充维生素。术前5天开始进少渣饮食,术前3天开始吃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前2天改良全流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为主,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前3天开始每晚用肥皂水灌肠1次,于术前晚及术晨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以到达排除粪便清洁肠道的目的。术晨留置胃管,予胃肠减压。 术前健康教育手术后病人因切口疼痛或担忧切

4、口裂开而不愿咳嗽、咳痰,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咳嗽和咳痰的重要性,并教会如何正确咳嗽和咳痰的方法。于前2周停止吸烟。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应指导床上充分练习。详细介绍术前有关检查及肠道准备的意义 ,让病人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并配合手术。 2.2术后护理2.2.1严密观察病情 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时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常规,及时补充血容量,加强术后营养支持。拔除胃管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食少量高营养、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渐进无渣半流质饮食到普通饮食。定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注意切口渗出情况,观察渗出液的性质、量及颜色,及时更换无菌敷料。使用抗生

5、素,预防伤口感染。2.2.2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保持左右输尿管支架管、耻骨后引流管、胃肠减压管三腔导尿管引流通畅。妥善固定于床旁,防止引流管脱落、受压、扭曲、阻塞,并注明各引流管名称 ,正确识别。同时了解各管道放置的部位、目的 ,严密观察和记录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及性质,并详细记录,及时倒空。定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 操作,以防逆行感染。左右两侧输尿管导管护理 输尿管支架用于引流双侧肾盂尿 ,防止因吻合口水肿致尿液引流不畅而漏尿,有利于新膀胱修复及切口愈合因此,必须保持导管畅通,防止牵拉致过早脱管引起吻合口水肿和狭窄而使上尿路梗阻。应分别记录引流量 ,以了解管道引流是否通畅及双侧肾脏功能情况

6、。当管道引流不畅时,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低压小剂量冲洗,每次5-10ml。于术后14天拔管。三腔气囊尿管护理 留置气囊尿管的目的使新膀胱中尿液及时引流出来,保持膀胱空虚利于切口愈合,同时可根据引流出尿液,肠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了解切口渗血情况,及时调整冲洗速度和冲洗液,防止血凝块及粘液堵塞尿管,如果尿管被粘液堵塞 ,膀胱内压增高 ,可出现漏尿和尿瘘形成,发现血尿、粘液积聚成团堵塞尿管 ,应立即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膀胱,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 ,冲洗量每次不超过50 ml100 ml,反复冲洗,将新膀胱内所有剩余内容物冲出。同时,减少尿管接头开放,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位置,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外口护理,2次

7、/d,以减少分泌物或逆行感染。耻骨后引流管 用于引流切口渗出和积液,定时挤压到达有效引流,如引流管中有尿液流出,考虑尿漏。胃肠减压管 因术中需截取局部结肠 ,为预防术后腹胀及便于肠管修复而放置,肠功能恢复即拔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鼓励并指导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为防止肺部并发症,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同时加强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柔软、舒适、整洁,早期定时协助翻身,鼓励床上活动。置胃管期间每日予口腔护理。胃管拔除后,恢复正常刷牙习惯。本组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予开放伤口,放置引流条充分引流。保持耻骨后引流管持续通畅,定时挤压。贝复济喷切口每日一次,每次0.5ml,促进细胞再生。每日用红外线照射2次,

8、减轻静脉淤血,促进局部炎症消退,加快创面愈合。敷料有渗液或渗血时,及时更换,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换药物品,减少人为污染的时机,正确及时处理换药后敷料。涂氧化锌软膏保护周围皮肤。及时取样送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给药,防止菌群失调和耐力菌株的产生,认真遵医嘱按时给药,严格执行间隔时间。康复护理 拔尿管后指导病人多饮水,定时排尿,每23小时排尿1次,以防尿液积聚,造成新膀胱肠管过度膨胀。同时教病人收缩腹肌,憋气用力靠腹压排尿(用双手保护腹股沟区,防止斜疝发生)。鼓励病人作提肛运动增强外括约肌功能的锻炼,以便及早恢复新膀胱的可控力。3小结正位可控性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

9、式,具有保持正常生活习惯和原位排尿的特点,患者易于接受,但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术前除做好肠道准备和健康教育外,重点放在病人的心理护理方面。术后护理重点放在引流管的护理上, 同时积极预防感染、出血漏尿及其他并发症,做好患者自我护理指导,这些方面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4参考文献1杨玉环 1 例全膀胱切除经脐造瘘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的护理 护理研究2001 年10 月第15 卷第5 期 2吴剑辉 黄慧嫦 郭秀泉 黄丽源 周芳坚 膀胱全切肠道原位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护理研究 2002 年 1 月第 16 卷第 1 期 3杜祥英陆惠莲王爱华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杂志,2000年,157418-4194姚茶花 ,刘美兰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实用临床医学 2004 年第 5 卷第 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