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354625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今年全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有关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教科研水平,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育科研出成果、出经验,推动全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为全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服务。二、工作目标1坚持“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立足构建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发展,从实效上力争有所突破。2完善教科研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出台历下区教育科研工作评估细则。3实施“草根式”教研,实行“问题征集、课题招标、菜单式研究、龙头课题攻关、现场结题、成果推介”的方法,首先评选全区“10条

2、最有价值的问题”,“100条有价值的问题”。4开展重大龙头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培育典型,开展培育十大龙头课题并启动研究工作。5培养一批科研骨干、科研基地,积极创建教育教学特色。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完善教科研工作机制,规范运作行为。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要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成果共享”的轨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工作机制。一是要落实问题研究负责人制度,加大对问题研究的协理力度。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各单位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和研究团队,制定实施方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证和支持。 二是要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对问题研究的支撑力度。加强学习和培训,选准突破口,发挥优势。适时聘请有关

3、领导和专家给予指导、培训,充分挖掘各自的优势,建立工作推动机制,有力地推动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要建立过程调控机制,加大对问题研究的推动力度。教育局要每两月召开一次有关教科研负责同志参加的调度会,分别汇报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及时发现问题,制定解决的措施。 四是要健全工作的推动机制,推广对重大问题研究的工作经验。各单位都要层层召开动员会议,出台相应的评价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设立专门奖励基金,大张旗鼓地对具有重大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予以重奖。五是要设立“论坛交流机制”,开展重大问题研究论坛活动。按不同类别、不同主题进行系列论坛活动,发挥论坛的培训功能。本学年重点

4、围绕“构建高效课堂”和“教师专业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开展论坛。设计并开展了以“有效教学管理策略”为主题的业务校长论坛、以学“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习惯养成等”为主题的初中小学校长论坛、以“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主题的高中校长论坛等不同类别的论坛。通过论坛,校长们互通有无,交流各自的经验做法,集体研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我们今后应该在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上狠下功夫。在指导思想上,力避“假、大、空”的教育研究,增强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选题上,基于问题研究,立足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问题,去破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实施“草根式”教研,加

5、强过程管理,实施“现场”结题;在突破口上,实施重大问题攻关研究,确定全区的“龙头”课题,培养一批教育科学研究骨干和科研基地。立项:问题征集课题招标龙头课题。重大问题研究。分学段各学科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结题:现场结题培养一批教育科学研究骨干和科研基地。形成特色历下二中、高都科普、付庄小学“语文阅读”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开展教科研工作现场结题过程管理基本思路坚持“科研主攻课题”“教研科研一体化”,坚持为教育决策服务、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学质量服务,坚持“问题即课题、研究即成长”, 提高教干教师理论素质,扎实开展重点课题协作研究,强化精细化管理,培育名校名师,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总体目标过程管理的

6、有效性,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学校发展的均衡性,科研品牌的前沿性,整体工作“保位争先”。主要措施一、以培训学习为抓手,引领科研人员成长深入贯彻落实历下区中小学“建设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倡议科研人员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要强化教科室主任、课题主持人与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与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读书制度,配备图书资料,采取集体与自学相结合、外出与校内相结合、同伴交流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课题研讨为载体,以行为跟进为方式,制定培训方案,积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把培训与教研科研活动结合起来,高标准,快节奏,不间断,在全区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走内涵发展之路,促进科研人员

7、的成长与发展。科研人员要深入一线,开公开课,做报告,搞培训,深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真正成为一名研究者、指导者、引领者。区教科室将利用寒暑期组织教育科研工作培训学习班,并对各级各类课题负责人进行教科研方法测试,成绩将纳入学校综合评估之中。本学年将举行区级以上课题主持人的专题培训活动。二、以科研协作体为平台,提升科研的实效性“科研主攻课题”是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应坚持的方向。本年度要重点抓好 “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新道德实验与研究”、“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实验与研究” 、“探究体验”等省市重点课题。要进一步发挥科研协作体的优势,充分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定期举行研讨会,相

8、互交流,资源共享,集体攻关,共同打造我区的科研品牌。各学校一方面要确立龙头课题,深入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小课题研究,继续坚持“科研教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将课题研究与日常的教学教研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课堂化、课题研究问题化,真正解决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务,提升科研的实效性。三、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规范课题研究工作继续坚持课题滚动立项制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制度、课题变更研究项目审批制度、课题档案分层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评估与奖励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教科研成果申报制度,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把科研工作的过程监控落到实处。课题组要按学期制定研

9、究阶段性计划,撰写阶段小结,做好课题研讨记录,注意实验过程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实验前测、问卷调查材料、学生的原始作业作品、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论文等),并将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四、以培育名校名师为突破,提升教育科研质量校长的科研意识、科研素质、科研决策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决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成效。各学校校长要带头投身教科研,要把科研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之中,把科研工作作为创建学校特色的突破口,注意成果的提炼与推广,注重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的嫁接转移,加强对课题研究的宣传,努力打造名校名师。各学校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突出抓好青年教师和名师的培养。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

10、典型带动作用,实现聚合批人,带动批人,培养一批人,提高一批人,推出批人的目标,形成我区的专家型教师群体,提升全区的教育科研质量。教育科研有成效:破解重大疑难问题第二,教研科研工作思路明晰,各有侧重,整体联动,成果突出。小学在深化“小组合作均分制”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小组多元合作均分制”教改实验,突出体现区域性、多元化、均分制三大特点,即深化小组合作内容,扩大合作领域,拓宽“小组合作均分”的应用领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单一的课堂学习到各项学习常规、实践活动、习惯养成和学生自我管理等多元领域扩展,将单一的“有效教学法”上升到“有效教学管理策略”的高度,实现由课堂学习的合作向多元合作的迈进,

11、在全市小学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热潮,各学校的改革实效也比较突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小组多元合作均分制”获2007年潍坊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方法燎原奖”一等奖,一批教改先进教师得到锻炼,形成了点面结合、深层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三制”学用结合活动是落实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联动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学、初中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中,分别召开了主题语文、生活数学、应用英语推进会议,先进学校分别作经验介绍,教研室对“三三制”学用结合活动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主题语文工程率先在小学各年级全面实施,在潍坊市主题学习经验交流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反响很好。小学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学校的学用

12、结合工程进行了全面的专题调研测试,测试的内容和形式活泼多样,如英语测试口语、数学撰写学用日记、语文重点调查课内外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等,对进一步推动学用结合工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采取四步走的战略。首先,加强学习。学习方式是理论学习和外出参观相结合,通过学习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转变了广大干部教师的理念,统一了思想。第二,组织发动。外出学习之后,迅速召开了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会议,部署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关事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普通高中开展“加强教学设计,打造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意见。第三,举行观摩活动。对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组织评委打分,其成绩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第四,构建模式。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的基础上,分学科探索形成教学模式和学案编写模式,举行了教学设计大赛、各学科学案展评活动。涌现了一些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