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54401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惠阳区沙田镇中心小学 付丽芬学校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对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的劳动力人来说,单单去提高他的智力素质是不行的。而没有思想品德素质保证,这种智力素质的提高和有效发挥也是要受限的。学校教育的过程,是学生道德理想、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一、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首先, 我认为要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高年级小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

2、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小学生的人格塑成尤为重要。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

3、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二、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我认为教师在这方面要多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去监督每一个学生的言行,学生有时不知道哪

4、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就是知道往往又不会控制自己。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务必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并激起他们产生一种“我想试一试”“做一做”的自我教育愿望。一种方法就是榜样教育,给他们多讲一些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激励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从而培养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再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对比教育教师设计一些如何对待集体、爱护公物、讲卫生、爱劳动等正反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学生判断、回答,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我还及时肯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听到和看到老师、同学们对他的态度和评价。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能明辨是非,主动地接受教育。这样不仅能他们在

5、学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对他们今后思想道德的提高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三、加强家庭德育教育与学校相结合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比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治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四、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各种价值观让青少年无所适从社会大环境下带来很多

6、良莠不齐的东西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金钱至上的庸俗价值观,“包小蜜”等不良社会风气,“炒股,投机”等社会不良行为,让缺乏明辨能力与是非观的少年儿童麻痹眼睛,无所适从。例如:孩子们懂得机遇的可贵,但又不知如何把握好机遇;参与意识在加强,但合作意识在淡化;他们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是个性化的一代,集体的观念淡化。他们往往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希望被关注,希望被宠爱,这些矛盾使从事德育工作者普遍感到学校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相比十分不协调,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可以说现实中的德育工作远远达不到人们和社会对孩子们的期望。为此,必须在教育理念上实现新的转变,改变传统的训诫式,家长式的教育,突破教育的瓶颈,实现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迫在眉睫。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