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3543756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环境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环境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环境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环境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环境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环境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学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 筑 环 境 学教 案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环境学教案主题页章节题目第一章:绪 论课 型课堂教学教学目的与内容1.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内容、作用、地位、研究方法;2. 使学生了解课程所涉科学领域的现状;3. 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及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教学实施手段和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2. 布置学生注意课外观测一些常见的室外气候现象,为下章学习时的课堂讨论作准备。重点课程的基本结构、内容、作用、地位难点无推荐参考书1. 金招芬 朱颖心编.建筑环境学.建工版;2. 柳孝图等. 人与物理环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教学后记建筑环境学教案主题页章节题目第二章

2、:建筑外环境课 型课堂教学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建筑外环境,特别是室外气候的特征,外环境对内环境的影响等。教学内容: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2. 太阳辐射3. 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4. 室外气候5.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教学实施手段和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2. 对照日常生活的常见室外气候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理解常见的室外气候现象的基本原理。重点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我国气候分区难点当地平均太阳时、世界时、时区标准时、赤纬等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推荐参考书1. 金招芬 朱颖心编.建筑环境学.建工版;2. 英D.A.麦金太尔著.龙谁定译. 室内气候.上海

3、科技出版社出版。教学后记建筑环境学教案主题页章节题目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课 型课堂教学实 验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科学认识与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室内空气环境,了解室内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掌握消除室内污染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教学内容:1. 空气污染的指标和来源;2. 空气污染物种类及其所造成的污染;3. 换气量和换气次数;4. 通风与气流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教学实施手段和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2. 实验印证;3. 让部分学生参与相关教师的相关课题研究。重点污染物的来源与控制难点1. 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2. 污染物的产排特性。推荐参考书1. 金招芬 朱颖心编.建筑环境

4、学.建工版;2. 孙一坚等. 工业通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3. 胡平放等.大型商场室内环境舒适性主观评价结果分析.通风除尘.1998.17(2):3641;4. P.O.范格.21世纪的室内空气品质:追求优异.暖通空调.2000,30(3):3235;5. Jan Sundell,“What we Know,and Dont Know About Sick Building Syndrome”,ASHRAE Journal,june 1994,P5257;教学后记建筑环境学教案主题页章节题目第四章: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课 型课堂教学小型科研实践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了

5、解室内热湿环境与室外等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冷、热负荷形成的原理,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教学内容:1. 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2.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3. 以其它形式进入室内的热量和湿量4. 冷负荷和热负荷5. 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教学实施手段和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2. 学生分组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作相关小型课题研究;3. 课堂讨论。重点1.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2. 得热量、负荷间的联系与区别;3. 典型负荷计算的基本方法。难点1. 热湿传递过程的物理数学描述;2. 得热量、负荷间的关系;3. 负荷计算原理。推荐参考书1. 金招芬 朱颖心编.建筑环境学.建工版;2. 彦启森

6、赵庆珠.建筑热过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 刘加平. 建筑物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4. ASHRAE Handbook(SI),Fundamantal,1997。教学后记建筑环境学教案主题页章节题目第五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课 型课堂教学小型科研实践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对热湿环境的生理及心理反应,明白各种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进而认识到人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或客观反应,应该是我们建筑环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内容:1. 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2.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3. 描述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4. 其它热湿环

7、境的物理量度。教学实施手段和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2. 学生分组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作相关小型课题研究;3. 课堂讨论。重点人体对静、动态热环境的反应难点各热湿环境物理量度的联系与区别推荐参考书1. 金招芬 朱颖心编.建筑环境学.建工版;2. ASHRAE Handbook(SI),Fundamantal,1997。3. 赵荣义.关于“热舒适”的讨论.暖通空调.2000年6月,第30卷,第3期;4. 胡平放等.大型商场室内环境舒适性主观评价结果分析.通风除尘.1998.17(2):3641;5. 孙庆伟 李东亮主编.人体生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柳孝图等. 人与物理环境.北京

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教学后记建筑环境学教案主题页章节题目第六章:建筑光环境课 型课堂教学实 验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起必要的光学概念,理解舒适光环境的构成要素,了解控制或改善光环境的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1. 光的性质与量度2. 视觉与光环境3. 天然采光4. 人工照明教学实施手段和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2. 对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3. 利用实验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重点视觉与光环境、天然采光难点物理亮度与主观亮度的理解与区别推荐参考书1. 金招芬 朱颖心编.建筑环境学.建工版;2. 詹庆旋.建筑光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

9、刘加平. 建筑物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4. 柳孝图等. 人与物理环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教学后记建筑环境学教案主题页章节题目第七章:建筑声环境课 型课堂教学实 验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起必要的声学概念,理解舒适声环境的构成要素,了解控制或改善声环境的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1. 声音的量度与声环境的描述2. 人体对声音环境的反应原理3. 环境噪声控制途径4.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实施手段和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2. 对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3. 利用实验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重点噪声的概念、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频谱的概念、噪声控制基本原理推荐参考书1. 金招芬 朱颖心编.建筑环境学.建工版;2. 李家华.环境噪声控制.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3. 郑长聚等.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 Doelle L L.建筑环境声学.吴伟中,叶恒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教学后记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