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2.1 谁沉谁浮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春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2.1 谁沉谁浮 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春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1 谁沉谁浮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3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学期第一学期课题谁沉谁浮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 8 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物体放在水中出现沉、浮现象。知道漂浮的物体漂浮能力有强弱区分。2。科学探究漂浮的物体,它们在水面上部的体积与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不同,做出假设:水面上体积大的(相对就是水面下体积小的)漂浮能力强。实验方案设计:采用同样形状和体积的不同材料的物体,比较它们液面上下的体积。实施实验方案,对具体材料构成的物体进行判断.通过这个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建立假设、采
2、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对假设验证的数据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等系列能力.3。科学态度、STSE知道实验是证明假设是否成立的重要方法,实事求是,用数据支撑观点。教学重点:知道物体放在水中出现沉、浮现象.知道漂浮的物体漂浮能力有强弱区分。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建立假设、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对假设验证的数据应用于解释和预测等系列能力。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1观察不同物体的沉与浮活动2比较它们的漂浮能力1.教师谈话引人:“物体放人水中,有的沉有的浮。现在有这样一些物体(出示图片),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板书课题,同时进入新课学习.1.猜想物体
3、是沉还是浮。(1)出示图片(或实物):梨子、苹果、松木块、蜡烛、塑料尺、小石块、回形针。(2)猜一猜,下列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3)学生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的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中.2。试一试物体是沉还是浮。(1)实验前,教师组织学生明确判断沉浮的标准-水槽中的水必须到合适的高度(至少能完全淹没所有的物体),将某个物体缓慢按入水中后再松开,稳定后,触底不动的为沉,上浮致漂浮的为浮。(2)试一试,根据实验结果,将物体学浮情况分类,并将实验的情况记录在活动手册中。3。小结:物体放人水中,出现两种情况,即有的沉、有的浮。4。引发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浮起来的物体-浮起来的物体中,谁的漂浮能力更
4、强?(1)学生思考、讨论时给予引导和提示,促使学生关注到:怎样判断漂浮能力-看露出水面的部分的多少。当物体的材料、形状、体积大小各不相同时,去比较其漂浮能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从而导入下一活动的教学:比较不同材料(相同形状、相同体积)的漂浮能力。1。初步设计.(1)明确比较对象:漂浮的物体(2)明确比较方法:漂浮能力强弱是物体在水面上部的体积与浸没在水中体积的比较;水面上体积大的(相对就是水面下体积小的)漂浮能力强。我们实验只看物体在水面上的高度,这样要选择确定能够浮起来的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材料.(3)确定比较的问题: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材料,谁的漂浮能力更强?教材中呈现的材料分别是松木板、泡沫塑
5、料板、白色聚丙烯塑料板(纯DD板),2。案例示范,完善设计。(1)说一说你的想法?用手往水里按,试试自己的感受别用手按,用这些完全一样的回形针(2)参照教科书,完善设计。我们的问题: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谁的漂浮能力更强?我们的猜想: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更强。需要的器材:松木板、泡沫板、塑料板三种材料,水槽,水,回形针或垫圈(重物),镊子。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分别在三种不同的材料上添加重物。不改变的因素:三种材料的形状和体积、水量、重物的规格及添加方法要一样.要改变的因素:材料本身。实验的步骤: 1.往水槽里倒入适量的清水,待水面静止后,放入松 木板,待其漂浮状态稳定后,用镊子夹取重物轻轻加在松 木板上面的中间位置,逐次添加,看它最多能承载多少重物而不沉。2.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比较另外两种材料.3.开展实验,记录数据。(1)提醒学生规范操作:用镊子夹取重物,轻轻放置,注意平衡,避免倾覆。(2)提醒学生做好数据记录。4。收集数据,统计交流。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