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李发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53977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讲座(李发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讲座(李发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讲座(李发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讲座(李发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讲座(李发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讲座(李发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课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专题讲座定边三中 李发亮一、问题产生的背景近几年新课改的“星星之火”在我国点燃,特别是到了2010年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以学生素质教育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领路人”、“伴侣”-教师,就必须从传统的“授业解惑”中跳出来,就必须适时转化自己的角色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教育的探究者”“传道者”。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潮流。基于上述,在学校发展和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校本研修作为一个崭新的亮点,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恰当的突破口,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大的背景下

2、,我市展开了校本研修工作。二、研究设想(一)研究对象中学语文课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二)研究目的希望能够找出成功课堂的“一般范式”,促进我县语文课堂教学的成长,进而促进我县新课改的健康前行和不断深化。(三)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课堂教学的一般性指导理论和范式。2.实践研究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制定出数个导学案,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地发现和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和升华。3.个案研究方法:找到成功的和失败的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进行共性研究,力图找出“初中语文课堂”的一般成功范式,然后进行概括总结固化。三、研究过程为了顺利、高效的完成校本研修

3、任务,本人要把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三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8月)、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和总结阶段(2014年3月-4月)。在准备阶段(2013年8月),我主要是制定研究方案和收集有关资料,为以后的研究划定“蓝图”,储备信息。在此阶段我特别注意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理论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方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以及“建构主义 、问题教学法、有意义学习理论”等 。在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我主要任务是收集劣质的和优秀的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进行共性研究;研究“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由是观之“比较”在做学问过

4、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特意收集了七、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范例6份(失败导学案和成功导学案各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力图找出成功语文课堂的“一般范式”为大家之将来参考。通过比较我发现成功语文课堂必须满足以下几点:第一、正确处理课标、课本、学生和导学案的关系。第二、遵循“民主化原则、活动性原则、问题化原则、层次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创新性原则、”等。第三、准确把握“问题化与习题集”的区分度。第四、方法一定要从知识的学习中引出,同时又有利于知识的学习。方法要“因地制宜”,更要“因势利便”不能僵化。第五、层次化要兼顾知识难易,也要兼顾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还要兼顾知识脉络。将“自学能力的培养”渗

5、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近年来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理念在各科均有应用和深入的研究。所以如何把“自学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也成为我的首选。所谓“自学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培养”就是:“把一课的知识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每一个维度的有效完成都分成“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完成、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巩固”四个步骤进行”。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孩子的素质。让孩子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俗话说:“先做人,后做学问”。作为一个教育者“传道”要比“授业,解惑”更重要,因此如果能把这一成熟而又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那么一堂成功的教学

6、就有了灵魂。在总结阶段(2014年3月-4月)我主要是对相关的资料精心整理,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论文,完成结题工作。四、预期成果(一)认识成果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是对教师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全面考察。一个成功的或者说经典的语文课教学最最基本的原则是“三个吃透”即吃透课标,吃透课本,吃透学生。(二)操作技术成果从环节上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要具备以下环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温故知新、新课学习(新课学习主要有这么几个环节:自主学习、导学释疑、巩固提升、拓展延伸以及课外链接五个环节)、课后反思(分为教后反思和学后反思两个方面)六个环节。从内容上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必须把一课的知识

7、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以及问题化等等。从结果上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思路或者说方案;一个成功导学案必须是学生课后复习的路线图。(三)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本人业务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五、存在问题与建议(一)存在问题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本人觉得在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1.如何高效的设置“问题”。即在问题精简化的前提下又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不断地探索,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2.将“自学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一理念和导学案的有机融合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不断地实践。(二)建议基于导学案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所以如何在环节与内容之间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是我们继续研究此课题的着力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