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类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生物1.6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53911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类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生物1.6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选类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生物1.6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类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生物1.6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类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八年级生物1.6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导学案总第12课时1.6芽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课时)授课人: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 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2、 概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学前准备】准备木本植物茎【预习导航】1、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_,所产生的木质部的细胞个体_,细胞壁_,颜色_。到了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_,所产生的木质部的细胞个体_,细胞壁_,颜色_。因此,在上一年的_材与下一年的_材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界限。2、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由于茎的_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新的_,向内形成新的_。3、顶端优势是指 生长旺盛时,

2、的生长会受到抑制的现象。4、顶芽和侧芽的调整:利用顶端优势原理,对作物、果树等进行 、 或 。【课堂活动】1、 校园里的杨树能逐年加粗,可为什么农田里的棉花、玉米却不能呢?2、 爷爷在院里给番茄“打顶”,明明想帮爷爷干活,把旁边小杨树的“树头”也折断了,爷爷批评了明明,你能解释爷爷批评明明的原因吗?【达标检测】1、“树怕伤皮,不怕空心”,原因是什么?( )A. 树皮里有导管 B. 树皮里有筛管C. 木质部里有导管 D. 木质部里有筛管2、木本植物的茎比较坚硬,其原因是( )。A. 木纤维无弹性,很坚硬,有很强的支持作用B. 木纤维有弹性,很柔软,有很强的支持作用C. 韧皮纤维有弹性,很柔软,有

3、很强的支持作用D. 韧皮纤维无弹性,很坚硬,有很强的支持作用3、木本植物茎的韧皮部主要含有( )。A. 导管和筛管 B. 导管和木纤维C. 筛管和韧皮纤维 D. 形成层和髓4、夏秋季节,木本植物茎中形成层向内分裂出的细胞可形成( )。A. 髓 B. 韧皮部 C. 木质部 D. 春材5、茎的本质部主要包括( )。 A. 导管和木纤维 B. 导管和筛管C. 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D. 筛管和木纤维6、种植番茄时,常摘掉枝条的顶芽,其原因是( )。A. 防止生长过快 B. 促进叶的生长C. 防止长得过高 D. 促使多生侧枝7、双子叶植物的茎的木质部比韧皮部发达的原因是( )。A. 木质部细胞生长快 B.

4、 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的细胞多C. 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多 D. 韧皮部形成后,不再产生新细胞8、杨树的茎可逐年加粗,是与茎的( )有关A. 树皮 B. 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木质部9、茎输导有机物的机构是(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A. 髓 B. 导管 C. 筛管 D. 树皮10、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折断,这是因为( )。A. 木质部发达 B. 韧皮部发达 C. 树皮较厚 D. 韧皮纤维多11、对果树每年都剪去过密、过长和细弱的枝条,其主要目的是( )。A. 使果树向高处生长 B. 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健壮的枝条C. 减少枝条,降低蒸腾作用 D. 促进

5、枝条分叉,增加产量12、种植用材林时,为了使主干长得笔直高大,侧枝长得少,应采取的措施是( )。A. 保护侧枝和侧芽 B. 摘除主干的顶芽C. 保护主干的顶芽 D. 保护侧枝的顶芽13、 棉农要想多产棉,其主要方法是( )。A. 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 顶芽、侧芽均摘除C. 摘除侧芽,保留顶芽 D. 顶芽、侧芽均保留14、某一千年古槐已经空心,但依然枝繁叶茂,请根据茎的结构分析并回答:(1)古槐空心是指茎的 和 没有了.(2)空心的古槐依然活着,是因为 完好,有机物的运输线路没断,且茎中还存留着一部分 ,内有导管,可运输水和无机盐。15、右图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据图回答问题:(1)右图中的1叫做_。它的内侧部分是_部。(2)右图中的2叫做_,它能够使茎_。(3)右图中的3叫做_部,具有_作用和_作用。(4)右图中的4叫做_,具有_的作用。【学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