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535990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示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示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示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示儿教学设计示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祭字。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3、入情入境,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好诗。(大屏幕出示:示儿) 2。朗读指导 (1)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 (教师点评) (3)齐读古诗 (古

2、诗不仅要读准、读响亮,而且还要读出韵味) (4)学生“/”画节奏读 (5)(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读这首诗了) 教师范读,学生再齐读。 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 有谁了解陆游?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谁知道“示儿”的意思?(示儿:给儿子们看) 过渡:陆游要儿子看什么?自学古诗二、自读古诗。 1.学生自学古诗,出示学习要求。 2.(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3。汇报交流,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1)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引导,同时指导朗读。 元:同“原” ,本来但:只。 九州同:祖国统一。

3、诗句: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动悲伤(2).本来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可宋朝当权者昏庸无能,金兵入侵,宋军节节败退,陆游一心想杀敌报国,他激情高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何等的壮怀激烈!但像陆游、岳飞这等有才之人却遭排挤,祖国大好江山落入金兵之手,你明白了陆游的“悲”从何而来了吗?学生:我知道诗人悲伤祖国没有统一, 陆游悲伤大好江山落入了金兵之手, 诗人悲伤不见九洲同(板书:悲伤不见九洲同)(3).教师:陆游悲呀,悲伤祖国没有统一,在他生命垂危时都不忘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大屏幕出示诗句)这句你读懂了什么?王师:朝廷的军队。中

4、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指导学习生字“祭”乃翁:你的父亲. 诗句:朝廷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先时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他最牵挂的是祖国的统一,最渴望平定中原)教师:对,他多么渴望能有北定中原日。(板书:渴望北定中原日)(4)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板书:爱国之情)教师: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是祖国的统一,明知“死后万事空”却还是坚信“王师”能“北定中原。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又是何等的悲愤!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指名读 教师: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只

5、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却只嘱咐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孩子们,读指名读、齐读 有谁能试着背诵这首诗?(学生背诵)三课外延伸。 (1).教师: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课件展示)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2)。教师:同学们,由于南宋当权者的昏庸,使得国破家亡,要想国富民强,我们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来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3).配乐朗读.四、作业布置1.默写示儿。 (课堂完成)2.积累陆游的古诗。(课外积累)五、板书设计 悲伤-不见九州同 爱国之情 渴望北定中原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