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53321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迅猛,但建筑业也是高风险的行业,事故发生率高。安全事故的频发,对企业自身造成重大损失,也对行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筑行业面向安全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对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进行各种操作过程的综合,并把处理过程的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使信息管理工作成为有组织的系统的程序。本文从分析建筑业安全现状及管理状况入手,阐述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意义和重要作用,通过有关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理论阐述,结合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用户对

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进一步对每一个功能模块的深化设计。系统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内业资料管理模块、安全教育与培训模块、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模块、安全生产管理模块、机械设备管理模块、安全技术交底、系统管理等八大功能模块。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规划。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 信息化 系统设计目录摘要I1 绪论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11.2 课题研究的现状21.2.1 国外研究现状21.2.

3、2 国内研究现状31.3 存在问题和研究思路方法31.3.1 存在问题3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52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62.1 基本概念62.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理论72.2.1 事故处理72.2.2 安全检查72.2.3 施工现场管理82.2.4 安全教育与培训82.2.5 内业资料管理82.3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理论92.3.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意义92.3.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性92.3.3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功能103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113.1 系统的需求分析113.1.1 传统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3.1.2 系统

4、的功能需求133.2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173.2.1 系统设计目标173.2.2 系统设计原则173.3 系统设计总体结构184 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214.1 数据库建立214.2 系统结构设计224.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234.3.1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设计234.3.2 安全教育与培训模块的设计244.3.3 安全生产管理模块的设计254.3.4 其他模块的设计275 总结与展望285.1 总结285.2 展望28参考文献29致谢30I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自1978年以来,建筑业市场

5、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日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内的建筑业产值增长了超过20倍,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8%增加至7.0%,2005年的建筑业增加值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然而建筑业的不断扩张也带来了建筑安全问题的凸显。在我国,长期以来建筑业就是仅次于矿山采掘业的事故高发行业,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安全事故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大局,更加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国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督,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安全生产方针,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00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2004年

6、实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例表明了无论是国家、行业还是企业,都已经把建筑安全生产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建筑行业之所以是高危行业,是因为作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源种类繁多、构成要素复杂、表现形式多变,建筑企业往往忽视或不能及时应对出现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传统的安全卫生管理模式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不适应;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卫生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落后;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安全卫生方面投入过少;国家对职业安全卫生的监察力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上述诸多问题中,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是根本原因。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要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手段,对作业中出现的人

7、的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加以控制,避免运行过程中的轨迹交叉引发事故,起到预防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因此,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能使我们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识别与评价,更好地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控制策划,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过程的监视与测量。探索适用于我国国情和建筑行业特点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成为改善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重要出路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开展全面的计算机应用, 实在是非常必要。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式下, 选择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已经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生产具有一次性、复杂性、露天高空作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因而

8、导致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所以,针对其特殊性,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推进安全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为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规范企业总部及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行为,按照既定程序执行管理计划;辅助安全管理,向缺乏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经验信息;为企业及项目经理部积累和交流安全管理经验提供信息平台;实现动态安全管理,针对工程当前状态组织安全管理工作。1.2 课题研究的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在发达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美国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安全信息化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施工企业和

9、施工项目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使得建筑业的平均事故率在近年来下降了将近50%2。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些国家主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模拟事故起因、对危险源进行监控、工伤保险的补偿和简单的安全评价等。国外施工安全管理专家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施工安全管理专家系统将计算机领域已经取得的先进成果与工程的安全管理相结合,提高应用专家系统方面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IntelliCorp公司成功开发出了施工安全管理专家系统Howsafe,美国Power UP软件公司开发的施工安全管理专家系统Campbell S. Fitzgerrell,他们利用计算机的特点

10、实现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3。如今网络化、集成化是发展的趋势Construction Inspection Guide和Safety CPM/NET Works是两个较成熟的软件,它们把安全规程、安全措施等内容同具体的施工活动联系起来,功能集中,提供的安全资料较完善,比较适合于安全教育培训,例如,系统根据能够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安全培训的方案,由于他们实现的功能比较单一,所以不适合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研究4。1.2.2 国内研究现状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研究上,我国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建筑工程行业在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面向工业企业的安

11、全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有人研究,如王晶禹等人在系统设计中融入了把事后追踪变为事前预防控制的思想,这些都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借鉴意义5。国内的相关科研机构和软件企业自主或联合的方式开发了一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一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中也带有一些安全管理的功能,这些系统和软件在建设行业中的一定范围内得以应用。如中建一局四公司与清华大学上木系合作开发了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公司范围内使用。也有些建筑软件公司开发了这样的系统,如北京梦龙公司、深圳斯维尔公司。但是这些系统在功能设置上并没有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只发挥了报表作用。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有效的将建

12、设系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系统、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整合,成为全国建筑安全领域最权威的办公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这些创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对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1.3 存在问题和研究思路方法1.3.1 存在问题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工程现场调查资料,发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各大模块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建筑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准确,缺乏主体意识,对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

13、应用重视不足。企业把信息化建设当作是一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工作,企业从领导到职工普遍存在一种思想。他们认为,信息化就是配备几台电脑,能上网,或者建立自己的网页,宣传公司的业绩,用电脑代替手工劳动,通过电脑制作标书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等等,这就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显而易见,这种观念是片面的、错误的,这严重阻碍了工程建筑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而那些处于观望中的企业,鉴于信息化建设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特点,更是逐步放弃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需要一定的周期,并且先期投入较大,企业往往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不是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和以安全管理需要为主导,更不是

14、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不少企业认为花了钱买了软件,请了咨询专家,上了项目,就该等着享受项目的成果,满足项目安全的要求,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工程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这就导致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往往事倍功半。2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发达国家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领域已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规范、整合信息化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才刚刚起步,严重滞后于信息化的实际进程。由于缺乏数据标准,已有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应用,譬如,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需要录入大量的数据资料,有人用“企业信息化是三分技术,

15、七分组织,十二分数据”来形容数据信息的重要性。由于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同软件间尤其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有的还存在文档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公共的基础数据编码不一致,子系统的编码方式也各有不同,同一数据“多处输入、多处使用”,而非“一处输入、多处使用”,导致数据重复输入、数据质量难以有效控制、数据共享和关联程度不够,从而产生了“信息孤岛”。从信息的共享及流畅性来分析,由于各种关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信息主要都记载在纸上,对于上级部门或建设单位只能通过下层的相关报表和临时的检查来了解工程安全状况,不能随时了解工程安全情况,掌握工程安全动态。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缺乏必要的技术队伍。人是工程安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建设、应用、维护信息系统的人,取决于人的素质,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队伍。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总体上仍处于中低水平,缺乏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来引领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因此,企业必须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维护管理及扩展工作。但在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中,都缺乏这样的人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人才的缺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就阻碍了信息化在管理过程中的顺利推进。4没有实现动态管理。国内的一些软件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