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3530718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商务楼设计毕业设计论文(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本设计内容为综合商务楼,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810平方米,采用框架结构。本设计在遵循“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的原则下进行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注意使用上和消防上的要求。结构设计按照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截面验算及优化的顺序进行计算,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任务书要求对此结构进行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和初选构件截面尺寸,并计算各层的楼板和次梁的内力并进行配筋,同时还包括计算整栋建筑物的水平地震作用,验算整栋建筑物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分析4轴框架在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用直接分层法分析4轴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及配筋, 还要求

2、根据底层内力进行基础的设计,最后需要用电算对整个结构进行验算。根据建筑结构功能要求,地质条件,荷载大小及性质,抗震设防要求,施工条件及材料供应情况,参照有关设计规范和建议,对结构进行结构体系选择, 该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由板、梁、柱组成的受力体系,梁和柱为刚性连接。其用以承受竖向荷载,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水平荷载一般比较小,竖向荷载对结构设计起控制作用。根据这些原由,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选择框架结构是经济合理的。按照结构设计的一般顺序,先计算板和一般梁,再计算横向框架。横向框架计算按照竖向荷载作用、风荷载作用、地震力作用的顺序进行计算。其中,风和地震荷载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和”D”值计

3、算.根据内力组合结果选择最不利内力进行截面设计。然后进行框架配筋计算。关键词多层 办公楼 框架结构;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6- -目 录摘 要1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1.1 设计资料41.1.1 项目简介41.1.2 设计条件41.1.2.1 自然条件41.1.2.2 设备条件41.1.2.3 建筑层数与层高41.1.2.4 房间组成与面积要求41.2 设计内容51.2.1 建筑部分51.2.2 结构部分51.3 设计参考资料6第2章 建筑设计部分72.1 概述72.2 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及总平面布置72.3 立面设计82.4 剖面设计82.5 垂直交通设计82.6 防

4、火设计82.6.1 消防设计要点92.6.1.1 总平面布局中的消防问题92.6.1.2 防火和防烟分区92.6.2 疏散设计92.6.2.1 疏散距离、疏散时间及道路宽度92.6.3 防烟、排烟102.6.3.1 防烟楼梯及其前室102.6.3.2 建筑的排烟设施102.6.4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112.6.4.1 防火门的级别112.6.4.2 防火门的分类112.6.4.3 防火门的替代112.6.5 电梯井道和机房的一般要求112.6.5.1 井道要求112.6.5.2 机房要求112.7 屋面排水设计11第3章 结构设计部分123.1 工程概况123.2 截面尺寸估算183.3 荷载汇

5、集193.3.1 竖向荷载193.3.1.1 楼面荷载193.3.1.2 屋面荷载203.3.1.3 内墙203.3.1.4 外墙203.3.2 水平地震荷载203.3.2.1 计算各梁柱的线刚度243.3.2.2 计算各柱抗侧移刚度D253.3.2.3 各柱剪力计算253.3.2.4 确定反弯点高度比y263.3.2.5 计算柱端弯矩263.3.2.6 计算梁端弯矩263.3.2.7 计算梁支座剪力及柱轴力263.3.2.8 梁柱弯曲产生的侧移263.3.3 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的计算273.4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323.4.1 各层框架梁上荷载计算333.4.1.1 屋面梁均布荷

6、载计算333.4.1.2 楼面梁均布荷载计算333.4.2 内力计算363.5 内力组合453.6 梁截面设计563.6.1 柱的轴压比和剪跨比的验算693.6.1.1 轴压比验算693.7 标准层板的计算763.7.1 板的内力配筋计算763.8 楼梯计算843.8.1 设计资料843.8.2 梯段板的设计843.8.2.1 荷载计算843.8.2.2 内力计算853.8.2.3 配筋计算853.8.3 平台板计算853.8.3.1 荷载计算853.8.3.2 内力计算863.8.3.3 截面设计863.8.4 平台梁计算873.8.4.1 荷载计算873.8.4.2 内力计算873.8.4

7、.3 截面设计88第4章 基础设计894.1 地基信息894.2 计算内容894.2.1 反力计算894.2.2 地基承载力验算894.2.3 基础冲切承载力验算894.2.4 基础抗剪承载力验算904.3 基础配筋90致 谢91参考文献93第1章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资料1.1.1 项目简介项目名称:综合商务楼项目地点:南方某城市项目简介:本工程是以商务办公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建筑规模:建筑面积4800(设计允许误差5)建筑类别:二类1.1.2 设计条件1.1.2.1 自然条件(1) 地形平坦(2) 地质情况与地耐力见地质资料(3) 抗震设防要求:6度1.1.2.2 设备条件(1) 给、排水,

8、供热,煤气,电力等与城市系统联网(2) 电梯依据设计和防火要求设置1.1.2.3 建筑层数与层高(1) 层数:地上6层,地下1层(2) 首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3.6米1.1.2.4 房间组成与面积要求 小办公室:6间,每间19平方米 大间办公室:6间,每间40平方米 接待室:一间, 40平米; 小会议室:一间,40平米; 大会议室:1间,80平米; 资料室:一间,20平米; 挡案室:一间, 20平米; 男女卫生间:男两个蹲位,两个小便,两个洗面池;女两个蹲位,两个洗面池 清洁间以及公务员室:10平米 地面层(一层):单独设计,设计成整个建筑物的公用服务设施1.2 设计内容1.2.1 建筑

9、部分 总平面图:1:500 地下室平面图:1:100 首层平面图:1:100 二层平面图:1:100 标准层平面图:1:100 顶层平面图:1:100 剖面图:1:100 立面图:1:100 主要节点构造详图:1:20 设计说明书1.2.2 结构部分 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剖面详图:1:100及1:20 结构平面布置图(首层楼板或标准层楼板):1:100或1:200 梁配筋图 柱配筋图 楼梯配筋图:1:50 雨篷配筋图 设计说明书1.3 设计参考资料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4、8、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代办公楼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10、JGJ67-8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第2章 建筑设计部分2.1 概述世界上各个城市都存在着人口众多,用地少的矛盾,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高层建筑在各个大城市的出现,缓和了这一矛盾,而现代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大量集中,为办公人员的集中提供了条件。现代办公楼大都采用大空间开放式办公,办公室之间的分隔采用隔断来满足现代组织更新调整的要求,该建筑具有能满足各种行业的办公要求,具有通用性的特点。2.2 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及总平面布置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出的场地环境,本着充分利用所给场地环境、条件,提高利用率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对市容、市貌的影响,

11、在本工程设计中,力争为办公人员创造一个良好、舒适、安静的工作环境。底层平面设计考虑到其平面交通较为方便的原则,而且有较大的人流的特点,营业厅设置较大的空间,层高也较高。并且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大厅内设置保卫室,同时有接待室接待来宾,并且设置门厅,既防盗、又保暖,在达到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可进行装饰,达到美观的效果。标准层在设计时有两大主要内容,一室办公空间,二是垂直交通系统及各项服务设施,在设计中考虑到办公室的布局能够根据需求经常变换的特点设置大空间的开敞式办公室。其具有的特点有:(1) 布局灵活。(2) 大大提高支援的工作效率。(3) 提高了建筑面积的使用率。(4) 适合高层建筑体系的要求。(5

12、) 有利于消防。(6) 自然照明深度大。其他设计考虑还有:(1) 执行近视工作的雇员应布置在最好的采光区。(2) 重的设备应靠墙、靠柱布置,以避免楼、地面超载。(3) 对于经常接待公众的接待室应布置在出口附近。(4) 主要走道宽度为2.1m,次要走道应在0.9m以上。2.3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既要考虑各部分总的比例关系及建筑整体几个立面的统一,相邻立面间的连接与协调,着重分析立面上墙面的处理,门窗的安排。节奏、韵律和虚实对比是使建筑物立面富有表现力的重要手段。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的选择、配置是使建筑物的立面进一步取得丰富和生动效果的又一方面,本设计以浅灰色为主的立面色调,用相应的色泽表现,给人以清晰

13、明快的感觉。2.4 剖面设计建筑剖面图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个部分的组合关系,是反映建筑物标准的一个方面,和平面的关系较为密切。本设计中,底层层高4.5m,标准层层高3.6m,设备层设置在地下室,电梯与楼梯设置在走廊的中部,方便人流疏散,楼梯间出屋面。2.5 垂直交通设计办公楼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楼梯,对电梯的选用和在建筑中的平面布置,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2.6 防火设计我国高层设计必须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此建筑设计防火类别为二类。2.6.1 消防设计要点2.6.1.1 总平面布局中的消防问题(1) 选址要在交通便捷处,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高层建筑位置应由方便的

14、道路,要求及靠近干道,便于高层建筑中大量人流的集散,又便于消防时的交通组织与疏散。(2) 应设有环形车道,高层建筑中为应设置宽度不小于3.5m的环形车道,可以部分利用交通道路,建筑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总体的消防车道。(3) 高层建筑主体底部常设裙房,鉴于目前我国消防车规格以及有关器械的水平,裙房有碍消防车靠近建筑主体,因此规定,高层建筑主体底部至少有一边或1/3周边长度不能设置裙房。(4) 保持建筑的防火间距,规范规定高层民用建筑主体间的防火间距为13m。2.6.1.2 防火和防烟分区高层建筑的体积大,且有的标准层面积很大,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的单元,组织起向外蔓延,规定了防火分区,即每层防火单元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本建筑为二类,防火分区最大可为1500,本建筑没层设置一个防火分区。2.6.2 疏散设计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还在距离地面很高的高出,将他们全部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是高层防火的重要环节,疏散设计的原则是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时进行判断,同时提供市内任何位置向各个方向疏散的可能性。2.6.2.1 疏散距离、疏散时间及道路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