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52684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应用题解法归类五13时钟问题【含义】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相类比。【数量关系】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解题思路和方法】变通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例1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解钟面的一周分为60格,分针每分钟走一格,每小时走60格;时针每小时走5格,每分钟走5/601/12格。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11/12格。4点整,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20格。所以分针追上时针的

2、时间为20(11/12)22(分)答:再经过22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例2四点和五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解钟面上有60格,它的1/4是15格,因而两针成直角的时候相差15格(包括分针在时针的前或后15格两种情况)。四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54)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后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5415)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前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5415)格。再根据1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格就可以求出二针成直角的时间。(5415)(11/12)6(分)(5415)(11/12)38(分)答:4点06分及4点38分时两针成直角。例3六点与七点之间什

3、么时候时针与分针重合?解六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56)格,分针要与时针重合,就得追上时针。这实际上是一个追及问题。(56)(11/12)33(分)答:6点33分的时候分针与时针重合。14盈亏问题【含义】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求人数或物品数,这类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数量关系】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分配差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解题思路和方法】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例1给幼儿园

4、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人分3个就余11个;若每人分4个就少1个。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解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盈亏)分配差”的数量关系:(1)有小朋友多少人?(111)(43)12(人)(2)有多少个苹果?3121147(个)答:有小朋友12人,有47个苹果。例2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260米,修完全长就得延长8天;如果每天修300米,修完全长仍得延长4天。这条路全长多少米?解题中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就相当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的数量关系,可以得知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为(26083004)(300260)22(天)这条路全长为300(224)78

5、00(米)答:这条路全长7800米。例3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坐40人,就余下30人;如果每辆车坐45人,就刚好坐完。问有多少车?多少人?解本题中的车辆数就相当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于是就有(1)有多少车?(300)(4540)6(辆)(2)有多少人?40630270(人)答:有6辆车,有270人。15工程问题【含义】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数量关系】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

6、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解题思路和方法】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例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解题中的“一项工程”是工作总量,由于没有给出这项工程的具体数量,因此,把此项工程看作单位“1”。由于甲队独做需10天完成,那么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乙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两队合做,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7、1/101/15)。由此可以列出算式:1(1/101/15)11/66(天)答:两队合做需要6天完成。例2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解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每小时完成1/6,乙每小时完成1/8,甲比乙每小时多完成(1/61/8),二人合做时每小时完成(1/61/8)。因为二人合做需要1(1/61/8)小时,这个时间内,甲比乙多做24个零件,所以(1)每小时甲比乙多做多少零件?241(1/61/8)7(个)(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7(1/61/8)168(个)答:这批零件共有168个。解二上面这道题还可以用另一种

8、方法计算: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的工作量之比为1/61/843由此可知,甲比乙多完成总工作量的43/431/7所以,这批零件共有241/7168(个)例3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解必须先求出各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如果能把效率用整数表示,就会给计算带来方便,因此,我们设总工作量为12、10、和15的某一公倍数,例如最小公倍数60,则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601256010660154因此余下的工作量由乙丙合做还需要(6052)(64)5(小时)答:还需要5小时才能完成。例4一个水池,底

9、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满,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解注(排)水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往水池注水或从水池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水的流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就是工作效率。要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即要使2小时内的进水量与排水量之差刚好是一池水。为此需要知道进水管、排水管的工作效率及总工作量(一池水)。只要设某一个量为单位1,其余两个量便可由条件推出。我们设每个同样的进水管每小时注水量为1,则4个进水管5小时注水量为(145),2个进水管15小时注水量为(1215),从而可知每小时的排水量为(1215145)(155)1即一个排水管与每个进水管的工作效率相同。由此可知一池水的总工作量为1451515又因为在2小时内,每个进水管的注水量为12,所以,2小时内注满一池水至少需要多少个进水管?(1512)(12)8.59(个)答:至少需要9个进水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