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3521069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生活用电”第一节“家庭电路”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设计南京市第29中学 丁玉祥 210029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结构与知识的分析“家庭电路”是初中物理 第二册第十章第一节内容。本节介绍了有关“家庭电路”的基本常识以及有关“生活用电”的基础知识。本章节是前面六章电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些知识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学生生存”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讲授家庭电路的组成、分析家庭电路中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安全用电的一些常识时,都要用到前面学到的导体、绝缘体、电路、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等方面的知识。在讲授本节时,既要注意讲得实际有用,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章以

2、前所学的电学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知识内容上看,本节介绍了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教材首先运用学生已有的串、并联电路知识,根据家庭电路的特点,指出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是并联接入电路,然后给出家庭电路图和各组成部分的实物,介绍了什么是零线火线,使学生认识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再分别介绍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但没有涉及这些设备的安装、维修等具体细节。关于电能表只说明了其作用和规格,它的读数方法已在第九章中做了介绍,保险丝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很密切,对起原理教材做了说明,但没有进一步讲述保险丝的规格和选用方法,这就降低了教材的难度,适合初中

3、学生的年龄特点。至于电路中的电流为什么有时会过大,留待下一节中分析,鉴于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普遍使用,教材还详细的说明了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作用,以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这既符合生活的实际需要,又为后面讲述安全用电知识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2、学生分析:现阶段学生对生活中的电现象并不陌生,已初步具有基本的电路知识,对生活用电有一些朦胧的肤浅的感性认识,同时对一些生活用电方式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看法。但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形象思维较强。学生对自然、社会与技术的关注程度较高,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对未知的知识的进行探究。另外,学生对“生活用电”有许多感

4、性的认识与生活基础,有助于学生对家庭电路知识的进一步的学习和化解知识的学习难度,同时,本节涉及的陈述性知识较程序性知识多,因此,对学生的逻辑运算能力要求并不高,这也是有利于学生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一个实际因素,但本节注重对一些电路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理解,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3、教学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与电器的连接方法, 电能表、保险丝插座的作用,连接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4、教学难点: 保险丝的原理及作用5、重点难点突破与设计: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认知目标:认识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和接线方法,知道家庭电路的电压。知道电能表、保险丝的作用、原理及安装方法。知道插座和家

5、用电器接地的作用。知道测电笔的作用、构造及使用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咨询和上网查询资料获取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初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社会交往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通过学生自制“家庭电路模拟电路板”的项目设计和电路安装,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分析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设计与动手实践能力。3、思想方法与人文因素:本课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展开,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访问、咨询和借助网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合作交流,质疑问难,问题解决与成果评价,从而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在活动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与快乐。 创设一种宽松、民主

6、、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4、学法指导:以“生活用电”为生活背景,采取“电在你家中”主题活动方式,通过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过程与方法。三、本节的创新设计通过本次“家庭电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试图使课题小组的全体同学获取了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这种研究性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课本为核心。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路的功能、要求不断变化以及电路元件更新换代。现有课本的知识不能满足学习需要,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实际,既完善了教材,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二是本次

7、“家庭电路”课题实践,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的开放性。本次活动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设计和选择的研究题目是开放的;小组成员的组合是自由开放的;研究计划是在全课题小组共同讨论后形成和确定的;小组的活动形式、活动地点、时间安排是各不相同且是开放性的学生的研究范围是开放的;课题的成果形式和评价是多样化的。三是培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多项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培养了学生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意志力,本次课题有些方案设计有些脱离实际,或选题过大导致研究难以继续,有些课题组外出访问计划不充分,或调查时出现障碍和碰到冷遇场面,以及工作缺乏周密的计划而出现不必要的混乱;增强了学生走向社会与人交往的信心,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交

8、流的基本技巧;初步了解科学研究一般过程,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快乐;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三、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主题研究的活动设计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主观体验,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初步培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初步体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同时,注意学科的多方位渗透,关心科技新成就。力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生活中物理问题,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生

9、活即物理”;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凸现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日趋显现的重要地位,强化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学习方式之间的整合。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将引导他们结合课本上物理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掌握获取、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将物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渗透的学习兴趣,改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既让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与组织者,又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实践者与探索者。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自调查实践与研究活动设计,来培养学生物理创新意识和实践研究能力。五、教学方法 调查法,讲授法,

10、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经验总结法。六、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1、活动设计思路 本次“家庭电路”课外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与掌握电学“焦耳定律”及“电功率”等电学知识后的应用,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眼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性学习同时,能有效地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方式的研究。“家庭电路”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通过学生自主选定课题,独立开展探究性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落实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旨在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的机会。这样的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有利

11、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课前活动环节: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提纲(如课题活动分步提纲),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下,成立各子课题研究小组,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选择适合各自课题的学习方式和科学探究研究方法进行实践和研究。让学生在调查、访问与上网查询信息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对家庭电路的基本认识,其中包括家庭电路的组成,各元件的作用的知识。通过开展学生动手实践活动设计与自制“家庭电路模拟电路板”,从设计电路和选材到器材的安装都由学生在家长的参与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动手实践,强化对所

12、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2、教学活动实施步骤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在以“家庭电路”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力求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学生独立尝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因此,本次“家庭电路”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家庭中“生活用电”情况为主要知识背景,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三个方面价值取向,突出了活动操作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为此,我们把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步实施。(1)、创设问题情景阶段本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任务,成立学生学习研究小组。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先由教师开设了“

13、生活中电工知识”,“触电事故的发生与防止”专题讲座,再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建邺区“绒庄小区”进行生活用电情况的参观、访问与调查。参观访问时,个别小组同学还特地设计了访问提纲等,另外,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把实践活动与知识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设计了以“电在你家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调查提纲,提纲见附录。(2)、实践活动阶段各课题小组在确定好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后,各小组进行了研究活动的独立实施。本活动阶段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每一项活动过程做详细规范的记录,学生可以向指导老师咨询、征求意见和寻求帮助,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指导。 抓好课题小组课题选题与小组组织成立,

14、即前期指导工作。 督促学生作好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 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小组活动情况和纠正问题与偏差。 组织好研究活动的答辩与总结工作。在进行“家庭电路电线布线与安全设计”专题研究时,将结合家庭生活用电实际情况,让学生调查各家庭用电情况和电线布线状况,模拟三种电路布线设计,并比较其优缺点,即一种是电路以明线布线,未安装保险盒;二是为防止电流过大安装保险盒的明线布线;三是为了家庭美观以暗线布线并用保险装置。学生通过比较、设计与安装三个活动环节的实践,亲身体验家庭电路的安装方法,在实践中了解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如何进行螺丝固定?如何进行断线线头的连接与焊接,以及最新的有关电路知识,丰富了学生

15、课外电工知识,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生活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了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的活动情景中主动收集、加工处理与生活用电有关的信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生活用电”的问题探究,并以调查访问的方式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以及对“家庭电路”的关注和科学探究精神。(3)、表达和交流的阶段对“家庭电路”课题小组的研究成果的表达和总结,要求学生在个人小结和小组总结基础上,将各人参与“生活用电”调查与电路板制作的体会、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其中学生制作“家庭电路”模拟电路板设计说明书就有

16、78份。另外,课题小组成果表现形式采用了文字、模型、图片等多种综合形式。研究成果在班级内部交流,同学们相互取长补短,小组交流后,经小组完善而形成最终成果。而课题小组成果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多样化,除了接受指导教师要求撰写的“生活用电”课外实践调查报告以外,还通过开辩论会,讨论了“家庭电路的安装需注意什么”、“如何合理设计家庭电路”等问题,另外,课题小组为了配合本次活动,有些课题小组特别制作了本次活动实践成果图片小报,并办了一期“生活中电学知识”墙报,有些同学利用他们的美术专长和较好的文学功底,利用同学上交文字资料编辑了一期“家庭电路”课外学习汇编。在整理合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体同学发表。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采取了“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了活动的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师作为活动主持人分别以各自班级为单位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