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51796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广阔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牧区可持续开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近期,自治区开展中心参加了由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组织的调研组,赴xx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xx市等地,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为期12天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及相关建议做一简要概括。 一、根本情况 自治区在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时,考虑到我区草原类型多样、不同草原载畜能力

2、差异大等实际情况,提出并运用了“标准亩作为补贴的根本单位来实施补奖机制,最终确定了各盟市的补奖面积及资金。本次调研盟市的补奖政策落实情况如下: xx市。补奖草原面积25593.49万亩,涉及三旗两区的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21401户,共计62248人。截至2023年4月末,全盟共发放补奖资金47470.641万元,全部采用“一卡通的形式陆续发放到户,占应补奖资金的93.2%;发放户数21186户,占总户数的97%。阿左旗尚有局部牧户身份需进一步确认后发放,其他旗区牧户均已发放完毕。 巴彦淖尔市。2023年,草原补奖面积722023.78万亩,补奖总资金29258.67万元;2023年,

3、草原补奖面积7258.77万亩,补奖总资金26686.5万元。截至2023年4月末,全市共发放补奖资金23901.37万元,占奖补总额的91.58%。只有乌后旗发放率为82.28%,主要原因是1998年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时遗留问题较多,旗委、政府仍在组织专人进行集中汇总,加大遗留问题的排查解决力度,5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 鄂尔多斯市。2023年,落实草原补奖面积为2023068.7万亩,涉及9个旗区、23.64万户、70.97万农牧民,农牧民人均从生态补奖工程获得补贴675元,工程做到了全覆盖。补奖资金4.27亿元,本市配套资金1.28万元,配套工作经费295万元。目前,全市除准旗外,其它旗

4、区均完成了工程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准旗禁牧及草畜平衡补贴到户339.6万元,完成任务的97%;牧草良种补贴到户20230.3万元,占应到户资金的11%。 xx市。落实草原禁牧面积2415.29万亩,牧区承包到户草原全覆盖。同时实行了封顶与保底政策,提高了禁牧补贴标准。2023年自治区下达草原生态补助资金14319.43万元,全市已发放15162.53万元;2023年自治区下达奖补资金1320239万元,截至2023年4月中旬,全市已发放3530.86万元。从以上情况看,补奖机制实施顺利,补奖资金根本到位。 二、实施效果 自治区对这次补奖工作采取了资金、任务、方法、责任“四到盟市的具体安排,要求

5、各盟市根据实际确定本旗县补奖任务和资金。调研组所到盟市、旗区都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采取了更加适合本地区的有利措施,使补奖工作效果明显。 一配套政策更多惠及农牧民 补奖机制实施后,为确保工程区农牧民生产生活安定有序,收入水平稳定提高,局部盟市、旗区在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的根底上,同时制定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如xx市,2023年生态奖补机制全面实施后,进一步提高了草牧场补贴,并通过延伸在住房、生活、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予以补贴,实行了封顶与保底政策。2023年,鄂尔多斯市在国家补贴的根底上共配套资金1.28万元,同时配套工作经费295万元。巴彦淖尔市涉及补奖的旗县加大相关政策衔接力度,如xx县区自筹

6、资金784万元,将所有草畜平衡面积补贴标准由每亩1.185元提高到退牧还草工程禁牧面积的补贴标准,即每亩4.95元;xx县区自筹资金3816万元,将所有草畜平衡面积补贴标准由每亩1.185元提高到奖补机制禁牧面积的补贴标准,即每亩4.74元。配套政策的延伸及扩展,不仅使生态补奖工作稳步推进,而且使牧民得到更多实惠。 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彻底转变牧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牧民群众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设施集约管理转变,牧业经济开展由草原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转变,由单一的牧业经济向复合经济转变。农牧区人口从分散居住的草原到相对集

7、中的园区、城镇或其它条件较好的地方,这种由分散到集中的变化,使牧户的家庭居住条件因此改变,交通通讯、文化卫生及生活设施得到改善。这种变化对牧户来讲,无疑是一次大的思想观念革命,这些转变的支撑点是国家的扶持、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牧民的积极参与,可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目标。 三多数牧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后,通过发放禁牧草原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补贴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牧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根本实现了在贯彻推行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的同时,保证牧民的收入不减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目标。工程区禁牧前草原超载过牧

8、,退化、沙化严重,牧民生产本钱、生活本钱都很高。如xx市以往年景好时,人均可收入5000-6000元,年景差时,收入全部用于购置饲草料还不够。奖补机制的实施,人均享受补贴8149元,可谓“旱涝保收。禁牧区通过劳动力转移转产从事二、三产业增加经济收入,草畜平衡区通过生态牧场等形式开展畜牧业,使工程区大多数牧户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达茂旗在享受奖补政策的禁牧中,又延伸了草场、养老、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生活等9项补贴政策,使牧民生活有了保障,实现了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双赢的局面。再如:xx县区锡尼镇赛台嘎查牧民尔定图一家四口人,经营牧场2023000亩,饲草料基地20230亩;建有标准棚圈400

9、平方米,储草棚200平方米,牲畜头数340头只,近年采取草畜平衡、划区轮牧等措施,既减轻了草场压力又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同时,不断加强棚圈、饲草料基地、围栏等根底设施建设,再加上补奖政策的到位,2023年人均纯收入到达7万元,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023年鄂尔多斯市农牧民退牧进城后,人均年收入到达1.22万元,高于当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47万元水平。 内容总结1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广阔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2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牧区可持续开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3本次调研盟市的补奖政策落实情况如下: xx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