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3504230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检讨的方式看校本教研浅谈近阶段我的校本教研思考最近在qq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从现在看过去,会看见无知;从宽容看是非,会看见解脱;从接受看命运,会看见踏实;从平凡看生活,会看见快乐;从检讨看内心,会看见成长;从随缘看事物,会看见自在;从善念看他人,会看见慈悲;从乐观看未来,会看见希望;从反省看自己,会看见转机;从知足看人生,会看见珍惜。”这是人生的感悟,也是做事的哲理,因此很是触动我的心灵。就像做任何事都得有一个切入点,我就从“检讨”一词谈谈近段时间我的校本教研思考。 一、检讨自身,看校本教研的引领1.校本教研不仅需要一个完备的制度约束,更需要一个精神榜样的引领。校本教研是学校有特色、可持续发

2、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校本教研也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研究制度和形式。因此规范、有效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然要求。而这种必然要求不仅需要一个完备的制度约束,更需要一个精神榜样的引领。这种引领,便是教研员的职责。学期初学习市教研室陈中杰科长的小学教研员职责的ppt,内心很受触动。一所学校的教研水平如何,不仅体现在教师身上,更体现在教研员的引领方面。引领、指导和管理,这是每个教研员不可推卸的职责。教研效果的好坏、教研质量的高低,都与教研员的引领息息相关。

3、这不仅需要业务能力,更需要亲和力和协调力。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校本教研的进行要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生,更是教师。作为一名现时期的教师,只要走进学校,他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育人,繁琐的杂务牵扯了教师更多的精力。在学生安全重于泰山、阳光体育、道德教育如火如荼、各项检查蜂拥云集的情况下,校本教研其实已经被挤到了一个犄角旮旯。如何在这种拥塞的空间中喘息呢?校本教研应该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更多的关注人性化研讨。比如教研的时间、教研活动的方式等等。 二、回顾本校,看校本教研的实效1. 从实际出发的教研,虽然稚拙,但饱含新意。检讨自己是一种成长。从本学期的教研情况来看,本人主要抓住了

4、以下三点进行,虽然自感稚拙,但仍认为有了些许的改变。其一,整体规划,分组进行。开学初定好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征集好教研组问题研讨和单元备课以及本学期研究主题。在指导中心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利用一学期的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分级落实。比如课例研讨,比如作文指导,比如读书交流。其二,研训一体,分层进行。教研和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二法门。本学期的研训分专业技能、教育理论、文化素养三个层次。通过交教师各类课堂研究、课件收集、教师读书征文和教学反思评选、学科素养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其三,全员参与,分段进行。教师校本教研的最终体现是学生。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学期分年级段进行了

5、学生古诗背诵、故事大王评选、班级读书交流、班级诗歌朗诵、学生特色作业评选等多样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教师一同成长。2. 未经规划的校本教研,终究达不到完美的结局。 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学期末感觉到沉甸甸的收获。但在极端功利大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终究过于仓促和不够有底气。她的完美结局还需要今后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同伴审视,看校本教研的多样1. 校本教研分析表格本学期借“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集体活动”的春风,受益于陈中杰科长的深谋远虑,在qq群里学习了七个县区100份语文教研员伙伴的课例点评和校本教研案例。现简单做分析如下:活动内容所占比例活动多样性 活动程序严密性 活动范围活动扩展度课例

6、研讨5940352030校本内容开发1510252020教师业务培训1410152520学生活动开展1240253530 2.多样活动背后的思考 通过表格不难看出,各县区、学校校本特色教研虽然在教研活动内容方面有不同的尝试,但仅就活动的多样性、活动程序的严密性、活动范围和活动扩展度方面还有待加强。虽然材料整理的有精有糙、活动呈现的有多有少,但仅就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指向来看,很多教研活动趋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很少有结合校本实际进行的且组织比较深入和效果比较明显的。总体来说,个性化的少,特色鲜明的少,虽然有很多亮点可以借鉴,但缺乏校本研训的长远规划和螺旋上升。 四、踏歌前行,展校本教研的宏图1. 圆桌

7、式论坛,让教研接近地气 教研活动的最终指向是学生,但最后承担却是教师。因此,根据本校实际进行学期初教研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往时教研活动的观察和教师调查,进行学期初教研活动圆桌论坛。把集体研讨和个体体验相结合,与老师们一起规划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让教研接地气进行,合心意进行,相信实效性会更加明显。2. 精华化设计,让教研成螺旋式向纵深发展 根据当前的形式,教研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少而精,深而透。由广找水到深掘井。结合专家引领,做好活动的前测和后续,进一步挖掘多元化教研模式,实现根据一个主题深挖一点、带动一片的效果。3. 参与式研训,让教师有表达的欲望 世界咖啡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交流的方式。美国

8、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 看图能够记住30%; 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 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而参与式培训让教师研训由被动到主动,恰恰验证了这种效果。4. 科学性检测,让每粒果实都饱满 教师培训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解决的。但在每次活动之后帮老师们规定一个节点,进行科学性检测,让老师们在每次活动中都能有所触动和提升,针对每次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估是十分有用和有必要的。让每一粒果实都饱满,让每一位教师都充满自信,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生机勃勃而蓬勃发展。 总之,校本教研是一条漫长曲折的路,充满艰辛而又魅力无边。既然选择,我必会尽力而为。踏歌前行中,相信汗水会催开美丽的花朵,心灵会孕育参天的大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