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成像原理详解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50170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机成像原理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相机成像原理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相机成像原理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相机成像原理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相机成像原理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机成像原理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机成像原理详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机成像原理详解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 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 永久性的影像(百度百科)。当一束与凸透镜的主轴平行的光穿过凸透镜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 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理论上只有处于镜头焦点距离的景物是成像清晰的,而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 聚焦和扩散,成像变的模糊,成像点形成一个扩大的圆:弥散圆 (circle of confusion),而人眼的分辨能力有限,只有当弥散圆直径大到一定程度,我们 才感觉到模糊

2、,比如图 1 的草地看起来中间一段都是清晰的,通俗的说,这 段“看起来清晰”的距离就是景深(Depth of Field)。图 1 草地上看起来清晰的一段距离就是“景深”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称为焦深,对应在 被拍摄点处即为景深,换言之,被摄物体前后景深距离内,呈现在成像平面(传 统相机的感光元件是胶卷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一般是CCD、CMOS传感器) 上的影像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小孔成像模型示意图如图 2 所示。影响景深的因素有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光圈是相机镜头中可以改 变中间孔大小的机械装置,如图 4 所示。其对于相机成像主要有两方面的

3、作 用:控制进光量和景深。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如图 3 所示。全开光囲景深允许弥说圆直径6i收缩光圈允许探竝圆直径6图 3 光圈对景深的影响图 4 相机光圈示意图控制其他条件不变,三者对景深的影响总结如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适合做背景虚化效果,如人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 大。焦距对景深也有影响,通常焦距越大,景深越小,如长焦镜头的景深比较小, 而广角镜头的景深都比较大。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变焦:就是改变镜头(光学中心)到底片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像距。只有改变 像距,才能改变拍摄的视角,也就是通常说的把被摄体拉近或推远。因此变焦 时可以看到镜头伸长或缩

4、小。对焦:对焦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让不同远近的物体,聚焦到底片上形成清晰 的影像。镜头焦距的改变,是通过镜头内部镜片的变动来实现,其光学中心到 底片的距离不变,因此镜头不会伸长或缩短。在计算机视觉应用中,由于拍摄景深的限制,对空间中不同物距景物清晰采样 前需要进行对焦操作,而对焦过程将稍微改变镜头到成像平面的距离,使得相 机内参发生变化1。之前说光圈可以控制进光量,快门也可以,光圈从空间上限制进光面积来控制 进光量,而快门则是从曝光时间上来控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快门挡在镜头 或底片前,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成像时快门打开一段时间再关闭,完成成像, 这个快门打开的时间就是快门时间,通常以 1/N 秒为单位。快门除了可以控制 进光量从而影响照片曝光,还可以制造一些特别的拍照效果,快门时间太长会 导致图像太亮,即过曝;快门时间太短会导致图像太暗,即欠曝。对 SLAM 应用来讲,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曝光时间尽量短是一件好事,可以减少 rolling shutter 造成的“果冻效应”和传感器因时间不同步带来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