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新理念展现新课堂.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50108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显新理念展现新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凸显新理念展现新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凸显新理念展现新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凸显新理念展现新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显新理念展现新课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情境 凸显新理念 展现新课堂 工作单位:襄阳市保康县马桥小学 作 者:涂苗苗 张红玲 联系电话:13329863616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在状态,急于灌注知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是一种沉重负担。”而往往上课伊始,学生状态纷繁复杂,有的心有准备,有的心无准备,有的情绪高昂,有的心灰意懒,如何在数学材料上让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全身心迈进数学学习的“门坎”,归根到底还是要创设一种“先声夺人”的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形成良好心理倾向,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引起学生的

2、新奇,疑惑感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本人在“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实验教学法中感悟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能力的形成、主动探究的方法提炼都得依托有价值的情境。只有创设有效的情境,学生的情感体验才会丰富、深刻,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心灵才会振憾。也只有这样触动了心灵的学习才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潜能,才能培养出杰出的主动性、自主性、学习性、发展性人才。那么何谓有价值情境?我认为有现实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情境就是有价值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去感知,去理解,就能很好的促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心理倾向并主动去学。从而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性创设适宜的情境,在静态知识信息中设计一些有效

3、情境,可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未遂,口欲言而无能”的状态,从而产生探索欲望。 “情境”从何而来,主要来源于知识本身。数学知识的特点,决定了“情境”创设的局限性,但我们能从教态、语言、表情方面去营造轻松情境,从设疑、图画、音乐等教学手段方面去创设思考情境,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来,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从实验开展以来,我根据数学内容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以下几种情境创设:认知矛盾情境-现实生活情境-趣味故事情境-猜测性情境-挑战性情境。 在教学计算时,往往创设认知矛盾、猜测、挑战性情境。应用题教学则采取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几何知识教学一般创设“趣味、故事、猜测性情境”。每一个内容的

4、教学几乎都是几种情境相互融合,而不是孤立运用。通过前期实践我发现:矛盾情境能使学生兴趣高涨,神经兴奋,有种急于探索的欲望。在尝试教学新教材二年级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我的体会特深。学生已经会熟练做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我让学生笔算56-14,他们把法则背的滚瓜烂熟,算理说的头头是道,正确率达到了100%。当我把题目改为56-18,学生沉默了,然后疾呼起来“老师你出错了,6减8不够减”我摇摇头让他们再仔细看看,难道五十多个减十几个不够减?一会儿,教室沸腾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的欢呼声一声高过一声。经过尝试、验证、再尝试几次认知矛盾冲突,学生对“退位”有了从“标”到“本”

5、的理解。认知矛盾情境创设确实使学生的兴趣陡增,探索欲望强烈,新知学的极其轻松。这主要突出表现在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产生矛盾,从而设置思考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思考情境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用卡片出示几组题目要求学生迅速口算,对于前几道能整除,便于口算的题目,学生纷纷抢答。当学生还沉浸在心理上的满足之时,我突然出示一道“334”,学生哑然,一直举着的一双双小手慢慢放了下来,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老师,趁学生疑难困惑之际,提出“334”不能除尽应怎样来表示它的商泥?又怎么去求这类题目的商呢?利用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思考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

6、的强烈兴趣。在教学应用题时,往往创设现实情境,它会使学生觉得数学亲切、自然、有趣、心理放松、思维活跃。例如: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我将书中内容改为学生熟悉的事例(帮兄弟俩解决电费)创设一种有现实意义的情境。“一个院子里住着兄弟俩,合用一个电表,本月共付元,这里边元如何去分摊呢?这个开放性有现实意义的生活问题情境,激发了他们想象和探索的欲望。有人说弟弟付1/3,哥哥付2/3,有人说各付1/2,还有人说轮流付,有人争论应按实际用量分配来付钱。我并没有急于得出结论,在尊重学生建议和肯定学生想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这元怎么分最公平?经过讨论思考、合作交流得出按一定的比例分配交费最公平。通过这种生活情境把比

7、例应用题孕育其中,学生觉得亲切,学得主动积极,而且思维特活跃,抽象的知识在有“数学味”的情境中具体化、形象化,重难点不攻自破。教学中我创设的趣味情境就更多了,我常常把某个规律、性质编成故事,让他们听故事的同时想故事的奥秘。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讲述一个神算小胖的故事,他在很短时间内得出.2:及/:/的比值。同学们都好奇问我小胖为什么算的这么快,我故吊胃口的说:“我怎么知道?你们猜不出这里面的秘密吗?你们一定会超过小胖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动起脑筋来。自觉合作、讨论,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至今还记忆犹新。这种趣味情境,在教学中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不可轻视的作用。至于挑战性情境,则挑起学生内心的那种不愿服输我最行的炫耀思想,往往火花就在情境中擦亮奇迹就在这种情境中发生。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在加上教师精心创设的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怎能不使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参与呢?!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促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