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49763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资中县龙江镇中心学校 李平晖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综合。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各种心理因素,主要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等。它在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各种智力和能力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它能够促进学习活动的发展,使学习活动坚持下去,并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也能够弥补人的智力上的某些弱点。 数学科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使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在教

2、育中只有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学好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有些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教育的一大误区。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家庭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家庭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很关键,据有关幼儿工作者的观察,孩子在3岁以前是否接受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开发和今后健全人格的形成。在3岁前形成的“不良模式”以后是很难改变的。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心理学认为,心

3、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往往在孩提时代。所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时间观念等习惯,避免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意识。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培养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要以自己良好的意志力、性格等做好孩子的表率,去影响孩子,在孩子的心目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们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提高孩子们以后的探究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积极主动与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也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二、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校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最关键的一环,在平常

4、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只有既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培养,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作好学生的心理辅导由于小学生的各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还没有定型,往往容易发生变化,因而需要教师们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已形成的良好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还需要多加强化,对于小学生产生的一些不利因素,就要加以纠正。如小学生的意志力较差,容易受到失败的打击,那么作为教师就应作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抗挫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数学作

5、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而要学好这门科学,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这里的“良好的情绪”即为“强烈的学习愿望”,也就是我们所谈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渴望求知,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是学习效果的保证。兴趣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由以前传统教学下的被动学习转向新课改下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6、不如乐之者。”可以这样说,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只有具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探求知识,研究规律,把握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3、重视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个性的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社会,对劳动,对人,对已,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

7、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4、重视学生坚强意志力的培养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意志力是学生成才的柱石,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三十年后发现智力与成就之间,不完全相关,智商高的不一定就有成就。从800名男性中,成就最大的占20,没有成就的占20,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主要差异在个性意志方面。因为意志的认识的动力,意志使认识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使人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并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培养了个人坚强的意志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才会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总之,教育不能重智力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学生非智力因素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