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49380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设计目的-二、设计要求-三、总体设计-1.直流电机调速原理 -2.直流电机调速设计方案-3.总体设计框图-四、各部分电路设计1.各种元器件- 80C51单片机简介- 晶振- D/A转换器-2.时钟电路-3.8位D/A转换芯片0832及其接口-4.按钮控制电路-五、整体电路图1.元件清单-2.调试与仿真-3.仿真的具体实现-六、设计总结1、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设计体会-3、 对设计的建议-七、参考文献-一、 设计目的 (1) 研究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 (2) 学会数模转换器的使用与连接二、 设计要求 通过改变输入来调节D/A输出,进而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具体的就是

2、通过改变开关的输入,然后通过80C51单片机中存储的程序的控制作用。三、 总体设计 直流电机调速原理 根据KVL方程:电机转速n=(Ua-IaRa)/Ca,其中,对于极对数p,匝数为N,电枢支路数为a的电机来说:电机常数Ca=pN/60a,意味着电机确定后,该值是不变的。而在Ua-IaRa中,由于Ra仅为绕组电阻,导致IaRa非常小,所以Ua-IaRa约等于Ua。由此可见我们改变电枢电压时,转速n即可随之改变。图3-1所示电枢电压为a,电枢电流为,电枢电阻为,电机常数Ca,励磁磁通量是。所以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与施加于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大小有关。本系统用DAC0832控制输出到直流电动机的电压的方法

3、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直流电机调速方案下面作为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的方案做比较: 方案一:通过控制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压调速(即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案),对于小容量的电机,当要求转速不太精确的情况下,采用控制直流电机的电枢输入电压或电流是一种十分方便而竞经济的方法,输入电压(电流)容易控制而又容易得到,所以采用本方案。 方案二:通过控制直流电机的激磁大小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此方案需要能调节激磁的直流电机,电路的气他部分则相同,然而对于这类电机,价格相对较贵,较之方案一则显得不那么经济,况直流电机调速本身是一种相对较小的系统,所以本方案较之方案一相对复杂且不经济。方案三:即将方案而二和三结合起来,此方案相

4、对来说则更为复杂和不经济,因此选择方案一。 具体地说本设计采用STC89C51做为主要芯片,输入汇编语言程序,采用DAC0832作为数模转换芯片,输出直流电机所需的电压,通过控制直流电机的输入电压来控制它的转速。 总体设计框图如下所示80C51DAC0832 转换器80C51时钟电路运算放大器按钮控制 电路直流电动 机 四 各部分电路设计 1 各种元器件 80C51单片机简介 80C51单片机是把那些作为控制应用所必需的基本内容都集成在一个尺寸有限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如果按功能划分,它由如下功能部件组成,即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并行I/O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及特殊功能

5、寄存器。它们都是通过片内单一总线连接而成,其基本结构依旧是CPU加上外围芯片的传统结构模式。但对各种功能部件的控制是采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集中控制方式。 (1) 80C51单片机的构成 a微处理器该单片机中有一个8位的微处理器,与通用的微处理器基本相同,同样包括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只是增加了面向控制的处理功能,不仅可处理数据,还可以进行位变量的处理。 b数据存储器 片内为128个字节,片外最多可外扩至64k字节,用来存储程序在运行期间的工作变量、运算的中间结果、数据暂存和缓冲、标志位等,所以称为数据存储器。 c程序存储器 由于受集成度限制,片内只读存储器一般容量较小,如果片内的只读存储器的

6、容量不够,则需用扩展片外的只读存储器,片外最多可外扩至64k字节。 d中断系统 具有5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权。 e定时器/计数器 片内有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 具有四种工作方式。 f串行口由1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具有四种工作方式。可用来进行串行通讯,扩展并行I/O口,甚至与多个单片机相连构成多机系统,从而使单片机的功能更强且应用更广。g P1、P2、P3、P4口为4个并行8位I/O口。80C51的四个I/O口在使用上的分工和特点 P0口: 可作通用I/O口用,也可作地址/数据线用。作通用I/O口用时,输出级为开漏极电路,在驱动外部电路时应接上拉电阻;在接有外部存储器时,P0口作地址/数据

7、线用,先输出低8位地址到外部地址锁存器,后输人指令代码或输人/输出数据。 Pl口: 是一个8位准双向口,作通用I/O口用。 P2口: 是一个8位准双向口,作通用I/O口用。当外部接有存储器时,可用于输出高8位地址。 P3口: 是一个多功能端口。其基本功能仍然是通用I/O口,使用时与Pl、P2口类似。其第二功能则是串行口,外部中断线,定时器/计数器的输入及外部数据存储器的选通信号等。 h特殊功能寄存器共有21个,用于对片内的个功能的部件进行管理、控制、监视。实际上是一些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RAM区。由上可见,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具有功能部件种类全,功能强等特点。 8

8、0C51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设计80C51是片内有ROM/EPROM的单片机,因此,这种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用80C51单片机构成最小应用系统时,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如图3.1 80C51单片机最小系统所示。由于集成度的限制,最小应用系统只能用作一些小型的控制单元。 其应用特点:(1) 有可供用户使用的大量I/O口线。(2) 内部存储器容量有限。(3) 应用系统开发具有特殊性。 (2)80C51的时钟电路 80C51虽然有内部振荡电路,但要形成时钟,必须外部附加电路。80C51单片机的时钟产生方法有两种。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利用芯片内

9、部的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的振荡电路便产生自激振荡。XTAL1:接外部石英晶体的一端,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当采用外部时钟时,对于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地;对于CHMOS单片机,该引脚作为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端。XTAL2:接外部石英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它是片内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当采用外部时钟时,对于HMOS单片机,该引脚作为外部振荡信号的输入端;对于CHMOS单片机,该引脚悬空不接。本设计采用最常用的内部时钟方式,即用外接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振荡晶体可在1.2MHZ到12MHZ之间

10、选择。电容值无严格要求,但电容取值对振荡频率输出的稳定性、大小、振荡电路起振速度有少许影响,CX1、CX2可在20pF到100pF之间取值,但在60pF到70pF时振荡器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所以本设计中,振荡晶体选择6MHZ,电容选择65pF.在设计印刷电路板时,晶体和电容应尽可能靠近单片机芯片安装,以减少寄生电容,更好的保证振荡器稳定和可靠地工作。为了提高温度稳定性,应采用NPO电容。(3)复位电路 80C51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电来实现的。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就以实现自动上电复位。 晶振 晶振的作用和原理 :每个单片机系统

11、里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用一种能把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晶体在共振的状态下工作,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单频振荡。在通常工作条件下,普通的晶振频率绝对精度可达百万分之五十。高级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还可以由外加电压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频率,称为压控振荡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讯系统的基频和射频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过电子调整频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 下面就具体的介绍一下晶振的作用以及原理,晶振一般采用如图1a的电容三端式(考毕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