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486557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佛教文化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迷信。也可以说它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哲理,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许许多多的信众,有的法师学者更是将佛教在当今社会誉为佛陀教育。 经常会有人问道,你信佛吗。每当有人这么问我,我都会反问一句,何为佛呢。不错,何为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既然我们学习佛,我想首先我们就要去了解所谓的“佛”。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就

2、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那么在让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的一生,他是如何悟道成佛的呢。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贵族王子。然而他却放弃了世间的权利,财富。种种去追求世间的真理。他苦行过,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修行, 然而却依然没有体悟到世间的真理。最后他来到了一棵树下盘坐。用心反思,体会,感悟。 最后他悟道成佛。他成佛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也就是上面提过的,“一切众生皆

3、具如来智慧德相。皆由烦恼,执着而不能证得”大家可想而知道,佛主也并不是真理的创造者,他也是通过了自然生活的磨练 ,最后反观内心,去体会,感悟而发现了大自然的真理。所以他说我们本来都是佛,就是因为心中的颠倒 执着而障碍了我们的清净佛性。所以我们只要慢慢放下心中的迷惑执着心中清净了。我们就是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然而却迷信了。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仁爱,你即是佛.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

4、我们身边。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遇到什么挫折烦恼不要去逃避,而是要坦然的去面对。活出你自己,随顺自然万事随缘。 我在这里做个比喻,我们大家都知道跑步比赛。首先会有终点.在就是每个人参赛的运动员。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慢,不管快与慢,只要坚持,不放弃,不管终点在艰难,在远,也

5、会到达终点吧。所以说只要我们一心向善,不放弃,坚持着我们心中的向往,我想不管多久,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达到我们理想中的高度和境界。我们要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来,放下烦恼,放下执着。即使现在做不到,总有一天也会慢慢做到,就好比我们从小上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工人叔叔们盖楼房,我们上楼走台阶,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循序渐进的,。要相信自己。我们要有信心。还有最重要的要快乐 有的人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啊,不错,不过我们在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去做,那么哪怕是目标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我们不去迈出那一步,而是选择逃避,放弃。我想我们永远也不能到达吧。所以我想对大家说,不用去管他多简单多复

6、杂,不用去想那么多,踏实的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好好的生活。虽然我们一下子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的去做,去落实。这就是佛教中最为广布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大多数人学习佛教文化的心得体会。 现在社会风气很不好,人人都追求名利。金钱。道德的字眼早已经在多大数人们心里遗忘了,而却都是利益。那么在这个社会中生存,要怎么样才能做好自己呢。我想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要灵活变通,圆融无滞。这样才能融入到社会当中,但融入社会,不等于被社会所染着,我们形式上变通但是内心依然要保持自己的本心。一定要铭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也可以说是佛教在当今社会的生活观的体现。我们学习佛教文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生活中运用我们所感悟到的东西,要学以致用,这样才不枉费学习中国佛教文化。 最后学习佛教文化中一个最值得我们领悟的道理是放下才能得到,只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哲理,学会了可以受益终生。正如生活中男女恋爱分手,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要忘记某某人。为什么要去忘记呢。我想不可能去忘了谁。因为你越是想要忘记,其实越是沉浸在其中。而应该是从心底慢慢的放下,不去执着这样才能轻松,快乐。正如六祖慧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我学习中国佛教文化的感悟与心得。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