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47363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筠连县第三中学 冯礼堂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成形式,它是相对个体而言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能否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教师的教学决策与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 一.合作学习的实践的几个方面 1、 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

2、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案例2要用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底3个。如果一个盒身和2个底盖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能否把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盒身,一部做底盖,使做成的盒身和盒底盖正好配套? 请你设计一种分法。如果不允许剪开白卡纸,能不能找到符合题

3、意的分法?如果允许剪开一张白卡纸,怎样才能既符合题意有能最充分地利用白卡纸? 2、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其次,明确小

4、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案例3老师给孩子们一个任务:从一张彩色纸中剪出一个正访形。小明剪完后,遮掩检验它:他比较了边的长度,发现4条边是相等的,小明就判定他完成了这个任务,着种检验可信赖吗? 小宾用另一种方法检验:他量的不时边,而是对角线,发现对角线是相等的,小宾就人为他正确地剪出了正方形。这对吗? 小英剪完后,比较了对角线互相分成的4条线段,发现它们都是相等的,小兵就认为它们都是相等的。

5、按照小英的意见,这说明剪出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你们的意见怎样? 你们认为应该如何检验,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 尽管合作学习已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践中运用。但是综观课堂实践过程,合作学习方式在操作层面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来自老题指导方面的,有些甚至是很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6、,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只把它当成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在课堂上过一会儿用一次,(有人听课更甚),以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热烈。这样的合作学习实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是一种典型的无效学习。 2.教师提出问题不当,难易无度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提出问题,而是根据自己主观想象,不加思考,随意提出问题。这样问题太容易,没有讨论价值,答案是书中现成的,俯拾即是。讨论的问题太难,又使学生不着边际,结论胡诌八扯,耽误了学生的時間,将低了学生的讨论兴趣。 3.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合作学习時間,达不到应有的讨论效果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以程度,

7、应和所给的计划時間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時間,反之则少给点時間。这样即保证讨论的有效性,又不至于浪费時間。但在课堂实践中往往又不是做得很好,多数情况是讨论時間给不够,使学生显得匆忙、零乱,来不及形成较完整的答案,就又被老师打住进行其它内容。之所以这样做,从主观讲,还是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害怕学生的讨论话题超出了教材内容而难以把握评判。从客观讲,主要是怕耽误教学時間。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还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 摸索。4.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搞好合作学习有几个重要因素,即成员间相互信任、有效沟通和相互间对讨论同一问题的共同责任等。也就

8、是说,好的合作小组,应该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共同的合作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够互相信任、积极配和去完成共同任务。但我们的学生实际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往往是按座位就近搭配分组,很多老师还很注重好、中、差搭配结合,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往往就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依赖、主从的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帅,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即使发言,不是语无伦次就是不着边际,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肯定最差的。 5.重复不变的讨论形式和人员分工,将低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有意注意

9、時間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的時間过长、次数过多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这是一种很间单的常识。但在我们的课堂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有很多合作学习小组甚至一学期都不改变形式,加上班额过大,教师难以全面顾及,使有的合作讨论就完全失去意义,个别同学将讨论变成了玩耍、嬉戏。 三.改进建议 通过对以上课堂实践问题的了解分析,我们找到了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也就找到了改进办法。我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要搞好课堂合作学习教师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改进工作: 1.认真学习和理解课改的新理念 从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是因为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最根本还是教师对新理念的深入

10、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教学的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看到学生的在这种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没有认识到这时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过程,这时候学生发展规律、教学发展规律的根本后劲。 2.在课堂教育中不断地时间、总结、反患 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时间的结合,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些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想尽快地进入状态,就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发扬光大。从我们试验区的实际情况看,这方面做得好的老师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3.增强学生观,以自己学生的客观实际为时间前提 中国人口众多,

11、地大物博,南北有差距,东西不同俗。就同一地区,也是山川有别、城乡存异。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建立在符合自己的学生特点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知道教学一定要符合自己学生实际,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生搬硬套。表现在课堂上,要求教师提出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从成功教育的思想特点出发,就是要掌握好学生知识的起点,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中的成功喜悦,培养成功心理意识。 4.合作讨论时机的选择,应是学生对课堂出现的问题不由得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时 前面已讨论了提出合作讨论问题过易、过难的弊端,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注重这个问题,善于抓住恰当的讨论时机。当有学生提出此问题时,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后,没有

12、结果,学生表现出很想知道答案但无法解决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在这种情景下讨论,效果很好。 目前,在上还存在着只安排讨论但不重视讨论结果的问题,或者不把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科学的小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这种学习形式素然无味,而因此降低学习兴趣。实际上这种合作讨论结果的运用,就是对老师整理、归纳、发现问题的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总结,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教师要根据合作讨论的重点,了解讨论结果,特别是要从中发现那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价。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实在没时间,应在课下抽查或检查,以保证对学生情况的最基本了解,从而有效地指导教学。 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