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46901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双庙小学 史定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班班通,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班班通”来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吸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

2、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我做了一个课前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尽管学生每天都会无数次的看到钟表,但由于年龄关系能正确认识钟表的学生却极少,于是我决定利用电脑课件让学生学习,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清楚的看到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何变化、走了几时,这时再让学生说时和分的关系。学生就很容易地知道了1时=60分,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到的结论。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或听人告诉才知道的,使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

3、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实际,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多年教学,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数学的抽象性,使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到底怎么解决这种困惑,怎样使小学生形象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用,使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吗?利用多媒体把数学知识同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发挥现实生活中可触可见、真实、形象的优势,化解抽象概念。小

4、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掌握书本中的知识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采用情境的引入,让学生一起走进超市,并伴以节奏轻快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音乐结束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我们买东西需要什么?”学生很快回答:“钱”。这时,屏幕上出现“人民币”。通过多媒体展现的模拟情境,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接着出现一些标有售价的商品,让学生根据己有的人民币去购买,说出有几种购买方式,学生

5、在设计购买方式时既巩固了人民币,又将抽象的人民币的应用具体化,像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班班通,有利于同学们对图形的认识。 “班班通”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象,又能随着图象的展示作简要的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

6、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分部,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两个端点向左、右分别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再让学生到电子板上画一画,进一步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理解。四、运用“班班通”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运用班班通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

7、不足,传统的板书,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板书浪费时间的内容,教学时用电子笔在电子板上可以直接书写并能保存在电子板上。这样不需要写了擦,擦了写,浪费了大量时间。同时让学生将小组总结的结果以小组长的形式在电子板上进行展示,学生进行总结性的评比,这样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巩固,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班班通”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革命,因为它始终调动着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利用班班通进行小学数学的合作探究教学,有助于营造一种创新

8、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多渠道地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小数的认识”的教学中,用投影仪把教材中的主题图投影到电子板上,让学生自己去购买物品,搜集生活中的有关小数,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确小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且在充分的研讨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总而言之利用班班通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无疑是给传统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运用现代班班通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发挥班班通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