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保障安居应攻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3466828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4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保障安居应攻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保障安居应攻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保障安居应攻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保障安居应攻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ww.jingjia.org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保障安居应攻坚前行2013国家公务考试临近,京佳编辑特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供广大考生备考所需。提前预祝考生取得优异成绩!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自2008年年底以来,我国保障房建设大规模启动,其受惠人群之多、推进速度之快让人赞叹;与此同时,其面临的困难也十分巨大。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迎难而上,坚定前行,使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也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四大问题】 拓宽渠道缓解资金难题资金是保障房建设的“血脉”。虽然国

2、家加大了财政投入,仅2011年中央财政就分批下达了1522亿元补助资金,但相对于全年近1.3万亿元的总投资来说,缺口仍然巨大。为此,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为缓解保障房建设资金难题趟新路。一是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创新。当前在金融改革的催动下,追求低风险且暂时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不少都将目标“瞄”向了各地的保障房建设:2011年以来,全国社保基金已先后通过信托贷款方式,投资保障房超过160亿元;前不久,保险公司也已获准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并得到了保监会等部门的鼓励。二是追加地方财政投入。2011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近1.3万亿元,中央财政补贴陆续到位后,各级地方政府也在预算中增

3、加保障房建设资金。如北京市2011年在安排专项财政资金131亿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市财政一次性注资100亿元。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如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租房,规定对社会资本投资建成的公租房,可由政府长期租赁并向供应对象转租,也可采取“公商搭配”办法,即对投资建设公租房的,政府允许其建设一部分商品住宅,获得合理收益。四是争取银行贷款支持。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非营利性的融资平台,按照商业模式,争取银行贷款支持。如江西省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后,向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贷款130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

4、建设。2012年,江西继续利用银团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规模达110亿元。 多措并举保障土地供给资金之外,建设用地的足量获取至关重要。为确保保障房按计划开工建设,各地政府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如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明确供地规模、供地时序,在全年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加快保障房项目选址地块的征地拆迁整理和供地审批等,保障土地供给。2008年至2012年间,天津保障房建设供地达1988公顷,为同期计划的186%。广东省深圳、珠海、惠州、中山、河源等市都储备了优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为“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山东省住建厅厅长杨焕彩介绍说,为争取明年保障房建设计划下达后立即开工

5、建设,全省各地从现在起,已经按照“按需申报,自下而上”的原则确定2013年建设计划和项目。计划项目尽早预选地块,开展立项、规划工作,履行用地报批手续;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则提前开展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工作。建设用地供给往往涉及房屋的征收拆迁,而这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地充分考虑被拆迁户的诉求,创新供地方式,给足拆迁政策,努力让保障房工程早惠民、多惠民。部分城市采取“先建后拆”模式。即由政府出资、出地和组织,预先建房用于拆迁安置,使征迁变得更顺利。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孔庆勋说,目前全市“先建后拆”总规模已达700多万平方米,这种模式既免除了居民临迁之苦,又有效防范了由资

6、金链断裂等引起的回迁房盖不完群众长期不能入住的风险,受到百姓欢迎。一些地方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搬迁。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说,上海自2002年启动建设动迁安置房,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价格,定向供应旧城区改造和市区重大动迁工作涉及的群众,使数十万家庭受益,也为包括保障房在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创造了条件。 创新方式筹集保障房源面对保障房建设周期长、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各地还创新方式,多方筹集保障房房源。早在2007年,北京市就发文明确,三环外的不在政府土地储备控制区域内的普通商品房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两限房。2011年,青海、湖南、河北等省也相继发文,要求此后挂牌

7、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都必须按照5%以上不等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例如湖南省规定,凡是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5%以上配建保障性住房,其中,配建廉租住房不小于2%、公共租赁房不小于3%。对于未按规定实施配建或者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迟缓的,不发给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河北省更是明确规定,商品住房用地新上项目,必须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0%以上强制配建保障性住房。此外,一些地方还通过购买,快速筹集保障房房源。如浙江义乌收购了522套住房作为首批推出的公租房房源,一批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体因此短时间内解决了住房难题。江苏常州市近年来采取“六管齐下”的方式筹集保障性房源,包括集中新建、分散配建、定向代建、批量收购、零星收购和园区自建六个方面。这一系列“组合拳”,使得常州市保障性住房迅速增加,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许多保障对象的住房难题。在上海,到“十二五”末公租房总规模要达到1500万平方米,覆盖约100万常住人口。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将通过新建、改建、配建、收储、转化五大渠道,研究制定土地、税收优惠等政策,大力筹措房源。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建住宅约1.3亿平方米,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将占新建住房总套数的六成。第 39 页 共 4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