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话教学的呈现方式及实施策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4575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对话教学的呈现方式及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对话教学的呈现方式及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对话教学的呈现方式及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对话教学的呈现方式及实施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对话教学的呈现方式及实施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对话教学的表现方式及实施策略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话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注重的热点之一。实践说明,对话教学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教学形式。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实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1可见其强大的生命力。而新课改的历史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提倡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达方式。”1师生对话,互动交流历史对话教学中,师生作为特殊的对话者展开互动交流,即使有年龄差别,但师生之间的对话具有人格精神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特点。正如肖

2、川先生所言“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注重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3因而,从知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仅仅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没有高低之分。从情的角度看,师生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与尊重。变成“话题”、“谈资”、“焦点”。例如“鸦片战争”一节中,师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对话:(1)鸦片战争为何单独爆发在中国? (2)中国人为什么要输入鸦片? (3)清政府战败原因你认为是什么? (4)中国人民为何主动反抗西方列强侵略?说明什么问题? (5)你如何对

3、待林则徐的行为? (6)西方列强为什么要多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呢?这样,师生在相互启发中完成对话,师生得到共同提升,也促动了学生主体的自我构建与发展。2生生对话,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换思想,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为一种“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4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关系。在当前盛行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选择探究内容,确定探究的方法,安排并实施探究计划。在共同探究的活动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互帮互助,共同

4、参与提升。每个学生均有大量且均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使得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交流沟通、演讲与口才等技能。生生对话主要表现为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三种形式,它“不是一种专门的科目,而是一种渗透于一切教学项目中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态度和素养”5,只有这样的态度和素养,生生对话才会产生实质的效果,课堂教学会充满活力。3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教学文本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产物,从教师的教学活动角度梳理,大致有四种类型6:(1)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制作的、现成的文本,如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学科课程标准、视听资料等;(2)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文本。如教案;(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文本;(4

5、)教学告一段落后师生产生的文本,如教学记录、学生作业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情感去体验和建构文本意义世界的过程。在此,文本不再被看作一堆僵化的材料,而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一个活生生的“你”。文本与学生之间不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一种感受与理解,欣赏与体验。在对话活动中,师生的视界持续与文本的视界交流,持续生成、扩大和丰富,最终达到不同视界的融合。4自我对话,反思重建李冲锋先生曾说“只有当对话成为反思性对话时,对话才真正具有它的深刻意义”。自己与自己对话是一种高级形式。自我对话是人的内向交流,是人的自我思考、自我反省、自我安慰

6、、自我陶醉等心理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自我重构。在历史对话教学中,历史教师要求与自己对话:我是否尊重了学生?我的教学是否适宜?我是否很好地阐释了历史课程内容?我是否很好地理解历史教育规律?是否让学生发现历史之美?是否学会了发现历史知识问题?是否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是否顺应了新课程理念?是否让学生树立了国际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时代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学生也常自我反思对话:通过历史学习,我学到了哪些历史知识与技能?我能够解释历史现象吗?我真正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了吗?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我和他们的看法不同?我的观点有哪些需要进一步修订?我该用何种方法去探究?在今后的

7、历史学习中,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等。师生正是在这样持续的自我反思中构建并形成新型关系,并使自己持续走向完善,走向深刻。二、历史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历史对话教学要想顺利实施需要教学双方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点,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培植起对话意识,使对话成为自我建构的一种内在需要。1重构对话型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因为受传统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决定,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假设遵循这种教学原则,对话教学是无法实行的,对话教学需求的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7在历史对话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心灵沟通,是双方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是双方

8、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关系。“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有,而代之以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同时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这里没有谁教谁,只有从头到尾在相互地教”。8所以,历史教师一要能够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鼓励、倡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二要肯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出的一切结论,因为这些结论的得出过程及其结论本身,都是从某一个或几个侧面反映出学生不同的学习品质,而不但仅对历史学科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掌握; 三要肯定和赞扬

9、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探索、创新、发现行为和活动。2创设对话情境,营造对话气氛实施历史对话教学,要创设恰当的对话情境,为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文本对话营造一种气氛,为学生提供契机。而创设对话情境的关键是设计师生共同的话题,能够引领对话的展开。但要考虑:(1)话题的设计要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争论交流中迸发思想的火花,假设教师设计的话题学生不能参与问题探究,也不愿参与或不参与思考就能交流回答,那么话题就失去作用。同时,教师设计话题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接受水平和理解基础,难易控制在学生“最近发展区”。(2)话题要符合学生认知,贴近实际情况,适合学生求新、求异、求

10、奇的心理,能激发并维持交流问题、探究兴趣与激情。(3)话题应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留有极大的扩展空间,尽量避免使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来回答话题,多采用诸如“假设”,“那么”,“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认为理应怎样解决?”“你认为怎样评价?”“你认为值得改进的是什么?”“你还有无看法?”“假设你是”等话题。3坚持多样化的评价原则,促动学生自主建构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动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4提倡历史新课程

11、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增加了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但在实际历史教学中不尽如人意,我们应该在评价标准上,允很多种观点的融合与共存;在评价手段上,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世界上并不存有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谁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独特个体,在历史教学的评价中,要坚持多样性、发展性、情感性、过程性的评价原则。历史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

12、尊重学生的人格,用弹性评价尺度,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肯定与赞赏,展示自己的水平与才华;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细微变化,注重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社会化水准等方面特征;要从过度注重结果转向对学生过程的注重,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探究学习习惯与治学精神,引导学生求“知”求“法”,“学会”“会学”;要彻底改变以单纯的分数为评价标准的观点,让评价有人情味,有信任感,有期待值。我们相信当“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体验”9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参与课堂,形成交流互动,对话教学实质也才能够表达出来,使历史教学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学科的知识成果不再是教与学的终点,而应该是人的发展的起点”。10“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但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在于实行历史对话”,11让学生“成为能够理解历史的真正主人”。12惟有转变教育教学观点,真正领悟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尝试历史对话教学由理想走向现实,我相信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的历史教学才会“给国民以自信力”(赵亚夫教授语),历史教学才会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