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两课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345269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两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两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两课时)人教版第三册 第11课 【教材分析】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年月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课文我们成功了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课文中文字给予的抽象、空洞的印象,至于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场面为什么会那么热闹,他们可能难以理

2、解。【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法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评价激励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奥运会、申奥的资料。2、制作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了解奥运知识(1)出示五星红旗,这

3、是我们的国旗。(2)出示奥林匹克旗帜,同学们认识这面旗吗?(奥林匹克旗帜)读好词语“奥林匹克旗帜”,认读生字“克”(3)你们奥运会的知识了解多少?(指名说)2、导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赛事,一个能够举办奥运会是多么令人骄傲和自豪的事。2001年,我们终于申办奥运会成功。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播放申奥成功视频,学生说体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我们成功了(板书课题)齐读,读出自豪和骄傲。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2、学习生字词(1)出示词语认读。(

4、2)在朗读重点词句中进一步指导认读生字。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 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 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 “我们爱北京!” “祖国万岁!”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3)出示生字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四、 引导观察,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拥、抱、扬”,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相同点是什么?指名说说。如,“拥、抱、扬”三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泪、洋”二字。引导学生描红。2、“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练习“京”和“互”3、“匹”字的笔顺是:

5、横、撇、竖弯钩、竖折;强调“泪”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所以右边是“目”,不是“日”。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字。5、展示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评出“小小书法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过程:一、指导朗读,理解内容。1、指名朗读,评议读的情况,在评议中课件出示下列句子指导朗读。(1)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2)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3)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引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2、出示课件,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出示句子,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3、自由读课文,在小组内比赛,评出小组内的“朗读能手”。4、选出各小组代表在班内参加比赛,评出班内“朗读能手”。5、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二、再读课文,质疑问难。同桌互相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读懂?对还没有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