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343376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坐井观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文章虽然短小,却极富感染力,足以激发学生足以激发学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成为见多识广的人”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时间2课时写字安排在第二课时,这里主要说第一课时所采用的教法。【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本课是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针对二年级孩子的这一特点,我有

2、效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用以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以达到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主动学习的目的。【设计理念:】以孩子为主体,重视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得知识,在求知中获得趣味,在实现孩子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孩子的一种生命体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运用词语。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3、观目标:有积累词语的兴趣;体会青蛙傲慢的语气。从而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要看得长远。【教学方法】以孩子为主体,重视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得知识,在求知中获得趣味,在实现孩子主体与文本客体的对话过程中,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孩子的一种生命体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今天,动物朋友来我们班做客啦!同学们看看是谁?(教师出示青蛙 小鸟图片)想知道他们一见面都说了些什么吗?请看动画片坐井观天2、板书课题、解题、现在你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吗?“坐井观天”呢?是谁坐井

4、观天?3、出示井的简笔画,介绍:井的底部叫井底,井的上部叫井口,井口的边缘叫“井沿”。 谁能把青蛙和小鸟贴到正确的位置?教师简介:一只青蛙坐在井底,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4、师: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件什么事呢?(它们在争论“天有多大”这件事。)二、自由读课文,用画出青蛙的话,有画出小鸟的话三、 指导朗读,读中理解课文1、大屏幕出示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青蛙:你从哪儿来呀?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谁来读青蛙的话?注意末尾的问号应该读什么语气。小鸟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小鸟的话?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师:一百多里,那可是五万多米呀,如果

5、让你们不停地走,也要走上一天一夜呢!你怎样读这句话,让人一听就知道很远呢?师:小鸟飞了那么远的路,他都飞过哪里,看到过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仔细观察,练习用“小鸟飞过哪里,看到什么”说话。出示课件:小鸟飞过高山 、大海、田野、城市、公园。师: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看到了那么多事物,真是一只见多识广的小鸟啊!(板书:见多识广)小鸟见多识广,青蛙相信他的话吗?请看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2、大屏幕出示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同桌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注意末尾不同的标点,它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表演读。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自以为是小鸟认为天有多

6、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比较句子的语气。大屏幕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自读,想一想意思一样吗?既然都一样,作者为什么用上一句而不用下一句。上一句好再哪里?带着感情大声读一读。学生回答:下一句更能表现出青蛙骄傲自满的样子。带着这种感情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动作表演读。指名动作表演读。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课文。3、大屏幕出示第三次对话。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思考: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他们的笑容一样吗?想法一样吗?指名分角色表演读。现场采访刚才表演读的几组同学:小青蛙,你笑着跟小鸟说话的时候,心里是指名想

7、的?你听了它的话心里是什么感觉?师:千万别生气,让谁生活在井里都会说出和青蛙一样的话来,不信你也倒井里去看一看吧!把这当一口井(把书卷成筒),把看到的告诉大家。同学们都做这个实验看一看。师:是啊,通过这个纸筒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很小很小,放下纸筒我们得视野就会变得很大和大,这就是井底之蛙的真实感受。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同学们,你们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说一说。5、教师总结成语意思。四、朗读课文,来感受一下小鸟的见多识广和青蛙的自以为是。指名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读作者的话。老师读作者的话,同学分两组分别读青蛙和小鸟的话。五、续编故事,发展想象1、最后,这只井底之蛙被小鸟说

8、服了吗?课文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这就要求聪明的你们动脑筋思考,看看谁能想出最精彩最与众不同的答案来。先动脑筋想一想,想好了小组内交流。2、有把握了把自己的结局告诉大家。六、角色表演,情感定位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六、抒发感情,升华情感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两个小动物。一个是自以为是的青蛙,一个是见多识广的小鸟,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2怎样才能成为见多识广的小鸟?3、教师小结:是啊,只要同学们向小鸟一样,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人。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小鸟 无边无际青蛙 只有井口那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