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3417186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临床研究 2018/12/24 摘要: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手术治疗的 255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其切口感染情况,设为感染组(30 例)与未感染组(225例),同时选择 30 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抽取感染组感染后 1、3 d 的空腹静脉血,观察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与非感染组患者进行比较;将感染组患者分为深部感染(12 例)与浅部感染(18例),比较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感染组患者感染 1、3 d 的血清 TNF-、hs-CRP、IL-6、IL-8 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

2、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深部感染患者 1、3 d 的血清 TNF-、hs-CRP、IL-6、IL-8 水平显著高于浅部感染者(P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切口感染;炎症因子;高敏 C 反应蛋白;白介素切口感染是脊柱骨折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轻者可导致切口愈合延迟,住院时间增加,严重者病原菌入侵脊髓可发生重度深部感染,甚至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感染性骨缺损、骨髓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1。本文主要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以期为此类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4-02-2018-0

3、2 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55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术后住院期间切口感染情况,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年龄 1860 岁;经MRI、X 线、CT 明确位 T8-L4胸腰段脊椎爆裂性或压缩性骨折;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术前无感染性疾病或相关感染指征。排除标准:合并骨折节段严重外伤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胸腰段脊椎肿瘤、结核、感染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者。依据术后切口感染与否,将 255 例分为感染组(30 例)与未感染组(225 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配对的 30 例正常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感染组中,男18 例,女 12 例,年龄 18 60 岁,平均(39.43 4.99)岁;

4、非感染组中,男 144 例,女 81 例,年龄 1956 岁,平均(40.485.87)岁;对照组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1956 岁,平均(39.874.67)岁。三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1)深部引流或手术切口引流液致病菌培养阳性;(2)穿刺或深部切口有脓液流出;(3)切口自然裂开或人为打开存在脓性分泌物,体温38;(4)切口周围局部按压痛,经影像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深部切口脓肿证据;(5)临床医师诊断为切口感染。满足 5 条之一者,即可确诊为切口感染。1.3 研究方法抽取感染组感染后 1、3 d

5、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 TNF-、hs-CRP、IL-6、IL-8 水平,并记录非感染组患者同时期 3 d 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将感染组患者分为深部感染(12例)与浅部感染(18 例),比较各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检测方法:将静脉血保存于抗凝试管中,3000 r/min 离心 15 min,分离上层血清并保存于-80 恒温冰箱人 TNF-、hs-CRP、IL-6、IL-8ELISA 试剂盒购自美国 R&D 公司,上述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1.4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2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正负标准差

6、“x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 t 检验,各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以 P2 结果2.1 三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感染组患者感染 1d、3d 血清 TNF-、hs-CRP、IL-6、IL-8 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注:与感染 1 d 比较,* P0.05),其原因在于 TNF-、IL-6、IL-8 在发生感染后存在一个持续性升高的过程,在进行感染治疗的早期仍可能存在持续的高表达情况 10。而 hs-CRP 属于超早期敏感性急时相蛋白,其在感染、创伤、炎症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便可急剧上升达到峰值,其表达水平随炎症病情改善情

7、况呈敏感性变化,因此在感染后 3 d 其水平得到明显的降低11。而深部感染者 1 d、3 d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浅部感染患者(P参考文献:1 阴彦斌, 栾彦军. 前后入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比较J. 创伤外科杂志, 2017, 19(5):330-3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J. 现代实用医学, 2003, 81(7):460-465.4 施向春. 老年急性脊椎骨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3, 33(7):637-640.5 吴云刚, 王忠仁, 李志强,等. 脊柱外科手术术后伤口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J. 脊柱外科杂志, 2016, 14(5):292-296.12 蔡培强, 邵玉凯, 蔡培素. 脊柱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骨科, 2017, 8(3):200-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